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龙里县

增加 28,100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龙里</big> ''' |- | File:龙里.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5b0…”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龙里</big> '''
|-
| [[File:龙里.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05/f442f9689a0e460096f6160cbdef1938.jpe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oMmLkElbkTkKIMkrELjb8TkKIMkbELjbgQmLkEkL8TkKIKmrELjbkImUHpGz2IOzXejb0Ew%20dByOsG0OV%2FzPsGwOVFmTbxFE4ElKJ6wu981qR7zOMTEl%20OKjbxHUwElKJ6wu9DxqR6wu981qR7zOM%3D_1150836936&query=%E9%BE%99%E9%87%8C%E5%8E%BF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龙里县

龙里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部,东邻贵定县、 福泉县,南接惠水县,西面与北面紧邻贵阳市,是贵阳市的东大门和黔南州的北大门<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9%BE%99%E9%87%8C%E5%8E%BF%E9%9A%B6%E5%B1%9E%E4%BA%8E%E8%B4%B5%E5%B7%9E%E7%9C%81%E9%BB%94%E5%8D%97%E5%B8%83%E4%BE%9D%E6%97%8F%E8%8B%97%E6%97%8F%E8%87%AA%E6%B2%BB%E5%B7%9E%EF%BC%8C%E4%BD%8D%E4%BA%8E%E8%B4%B5%E5%B7%9E%E7%9C%81%E4%B8%AD%E9%83%A8%EF%BC%8C%E4%B8%9C%E9%82%BB%E8%B4%B5%E5%AE%9A%E5%8E%BF%E3%80%81%20%E7%A6%8F%E6%B3%89%E5%8E%BF%EF%BC%8C%E5%8D%97%E6%8E%A5%E6%83%A0%E6%B0%B4%E5%8E%BF%EF%BC%8C%E8%A5%BF%E9%9D%A2%E4%B8%8E%E5%8C%97%E9%9D%A2%E7%B4%A7%E9%82%BB%E8%B4%B5%E9%98%B3%E5%B8%82%EF%BC%8C%E6%98%AF%E8%B4%B5%E9%98%B3%E5%B8%82%E7%9A%84%E4%B8%9C%E5%A4%A7%E9%97%A8%E5%92%8C%E9%BB%94%E5%8D%97%E5%B7%9E%E7%9A%84%E5%8C%97%E5%A4%A7%E9%97%A8&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龙里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部,东邻贵定县、 福泉县,南接惠水县,西面与北面紧邻贵阳市,是贵阳市的东大门和黔南州的北大门],www.laojiacn.com/l... - 2021-3-11 - </ref> 。

龙里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2017年末户籍总人口23.69万人,辖5个镇1个街道81个村(社区),拥有猴子沟、龙架山森林公园和冠山等景点,

先后获得中国刺梨之乡、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中国[[物流]]实验基地、中国最美健康养生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9%BE%99%E9%87%8C%E5%8E%BF%E5%B1%9E%E4%BA%9A%E7%83%AD%E5%B8%A6%E5%AD%A3%E9%A3%8E%E6%B9%BF%E6%B6%A6%E6%B0%94%E5%80%99%EF%BC%8C%E6%80%BB%E9%9D%A2%E7%A7%AF1521%E5%B9%B3%E6%96%B9%E5%85%AC%E9%87%8C%EF%BC%8C2017%E5%B9%B4%E6%9C%AB%E6%88%B7%E7%B1%8D%E6%80%BB%E4%BA%BA%E5%8F%A323.69%E4%B8%87%E4%BA%BA%EF%BC%8C%E8%BE%965%E4%B8%AA%E9%95%871%E4%B8%AA%E8%A1%97%E9%81%9381%E4%B8%AA%E6%9D%91%EF%BC%88%E7%A4%BE%E5%8C%BA%EF%BC%89%EF%BC%8C%E6%8B%A5%E6%9C%89%E7%8C%B4%E5%AD%90%E6%B2%9F%E3%80%81%E9%BE%99%E6%9E%B6%E5%B1%B1%E6%A3%AE%E6%9E%97%E5%85%AC%E5%9B%AD%E5%92%8C%E5%86%A0%E5%B1%B1%E7%AD%89%E6%99%AF%E7%82%B9%EF%BC%8C++%E5%85%88%E5%90%8E%E8%8E%B7%E5%BE%97%E4%B8%AD%E5%9B%BD%E5%88%BA%E6%A2%A8%E4%B9%8B%E4%B9%A1%E3%80%81%E5%9B%BD%E5%AE%B6%E5%BE%AA%E7%8E%AF%E7%BB%8F%E6%B5%8E%E7%A4%BA%E8%8C%83%E5%8E%BF%E3%80%81%E4%B8%AD%E5%9B%BD%E7%89%A9%E6%B5%81%E5%AE%9E%E9%AA%8C%E5%9F%BA%E5%9C%B0%E3%80%81%E4%B8%AD%E5%9B%BD%E6%9C%80%E7%BE%8E%E5%81%A5%E5%BA%B7%E5%85%BB%E7%94%9F%E6%97%85%E6%B8%B8%E5%90%8D%E5%8E%BF%E7%AD%89%E8%8D%A3%E8%AA%89%E7%A7%B0%E5%8F%B7&_ast=1616810950&_asf=www.sogou.com&w=01029901&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duppid=1&cid=&s_from=result_up 龙里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2017年末户籍总人口23.69万人,辖5个镇1个街道81个村(社区),拥有猴子沟、龙架山森林公园和冠山等景点,

先后获得中国刺梨之乡、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中国物流实验基地、中国最美健康养生[[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www.laojiacn.com/l... - 2021-3-11 </ref> 。

2018年10月,龙里县脱贫摘帽。

快速导航
关系表
中文名
龙里县
外文名
Longli Xian
地区生产总值
89.44亿元(2017年)
下辖地区
龙山镇、谷脚镇、洗马镇
电话区号
0854
著名景点
龙架山森林公园、冠山
面积
1521平方公里
行政区类别
贵州省
国家/地区
中国西南
政府驻地
龙山镇
邮政编码
522730
地理位置
贵州省中部
展开


1基本概要
2人口
3经济
综合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4民族风情
5地理概况
气候
地形地貌
6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7交通通讯
8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医疗卫生
文化事业
劳动就业
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
9本地商品
10旅游景点

==基本概要==

龙里县

龙里,以龙之故里而得名,位于黔中腹地,属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阳东大门,黔南北大门,是省会贵阳东出口的第一站。全县居住有汉、布依、苗等21个民

族。全县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5万公顷,辖6镇8乡,共159个村8个社区。主要矿藏有原煤、硫铁矿、铝土矿、高岭土等,森林覆盖率达53.55%。境内有210

国道、贵新高等级公路、湘黔和黔桂铁路及株六铁路复线穿越东西。县城距贵阳市中心约28公里,距贵阳国际机场约23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县人民政府驻地龙山镇,县城面积6平方公里,是全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正在建设中的面向省会贵阳市的生态园林卫星城,是贵州苗医药原材料种植、生产加工、

批发、医疗、文化与科研的中心,是贵州省新兴的苗医药产业经济带的龙头。

龙里的建置,史书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旧唐书》载:贞观三年(629),置庄州,领新安等7县。新安县治所在今龙里县城东16公里的三元镇新安堡。《新唐书》载:

贞观三年(629),“蛮州,县一:巴江。”巴江县治所在今巴江乡老巴江村,距县城北70公里。

宋代,新安县降为羁縻县。嘉泰元年(1201),巴江县由蛮州总管府都总管宋永高自改为平蛮郡(后称白马军),徙治所于小谷龙。

元代,新安县改书定远府。废巴江县,以其地属顺元路。至元二十年(1283),置龙里州,隶大龙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龙里县城。领龙里县,治所在县城南50里

(六广乡境内)。大德元年(1372),废龙里州,改置平伐等处长官司。废龙里县,改置龙里等寨长官所,隶管番民总管府。

明代,新安县废。洪武初置龙里驿站,洪武五年(1372),改置龙里等寨长官所为龙里长官司,隶贵州宣慰使司。十九年(1386),置龙里军民指挥使司,隶贵州都

司。二十三年(1390),置龙里卫,筑城,属贵州都指挥司。二十九年(1396),升为军民指挥使司。

清顺治年间,置巴江卫。康熙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671年12月31日),改龙里卫为龙里县,属贵阳府。自此,龙里县相沿至今不变。二十一年(1682),裁撤巴江卫,

改置巴香里,隶贵阳府。

民国初,属贵阳府。二年(1913),属黔中道。民国九年(1920),废道,龙里县由省政府直属。二十四年(1935),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二十六年(1937),改由省

府直辖。

1949年,隶属贵阳专区。1952年,改属贵定专区,1956年,划归安顺专区。1958年,改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与贵定合并为贵定县。1961年8月,恢复龙里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制至今未变。

2002年3月20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龙里县猫场镇更名为醒狮镇。镇人民政府驻醒狮村,所辖行政区域为原猫场镇行政区域。

==人口==

2017年末户籍总人口23.69万人。

==经济==
综合


龙里县
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9.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0.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5.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3.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9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55504元,同比增长12.9%。

===第一产业===
2017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0.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14.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林业总产值完成0.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牧业总产值完成4.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渔业总产值完成0.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11.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

2017年,全县农业增加值完成7.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粮食种植面积14315公顷,比上年增加29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70654吨,比上面同期下降0.3%。

2017年,全县畜牧业增加值完成2.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猪牛羊禽肉总产量9044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5%;禽蛋产量875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2%。年末生猪存栏69945头,比上年末增长2.0%;牛存栏30436头,比上年末下降5.1%;羊存栏7658头,比上年末增长27.0%。全县生猪出栏94935头,比上年增长3.5%;牛出栏5770头,比上年增长8.2%;羊出栏12415只,比上年增长1.9%。

2017年,全县林业增加值完成0.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渔业增加值完成0.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完成0.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

2017年,全县森林面积9.28万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2.34%。森林覆盖率61.17%。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65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3.5%。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08千公顷。

===第二产业====
2017年,工业增加值完成44.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年末全县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40家,完成总产值211.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其中:轻工业完成96.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42.9%;重工业完成114.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

2017年,全县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3.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1.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实现利润总额10.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主要工业行业中,造纸和纸制品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加工和木、竹、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3.8%、18.7%、52.3%、8.21%、9.8%、4.3%和38.9%。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6.7%。

2017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1.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9个,完成建筑业产值25.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5%。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9.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8%;房屋竣工面积36.4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34.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6.1%。商品房销售面积131.95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60.0%。商品房销售额62.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8%。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3%,其中:工业投资39.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

财政金融

201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2.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6%;教育支出5.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1%;医疗卫生支出2.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节能环保支出1.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农林水事务支出4.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住房保障支出1.7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5%。

2017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1.73亿元,比年初增加绝对额33.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1.42亿元,比年初增加绝对额15.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0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1.56亿元,比年初增加绝对额24.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6%。

商业贸易

201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1%。消费品零售按城乡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消费品零售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6.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零售业完成10.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住宿业完成0.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3%;餐饮业完成1.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9%。

招商引资、对外贸易

2017年,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243.26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引进省外3000万元以上资金105.00亿元,同比下降29.1%。

2017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239万美元,同比增长2.6%,其中:出口贸易总额239万美元,同比增长2.6%。

旅游

2017年,全县旅游总收入34.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9%,接待游客100.5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2%。

==民族风情==

龙里县
龙里县境内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跳月、杀鱼节、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苗族四月八、各民族端午节游百病等。民族民间文化深厚,民风民俗纯朴,民族舞蹈婀娜多姿,民族服饰绚丽多彩。[2]

==地理概况==
气候
龙里县
龙里县
龙里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8℃,极端最低气温一6℃,最高气温32C最冷月均温4.6℃,最热月均温23.6℃;降水丰沛,年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夏季;热量充足,年日照时数1160小时左右,无霜期283天。温和舒适,阳光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龙里气候的主要特征。

地形地貌
龙里县地处苗岭山脉中段,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与珠江流域红河水系的支流分水岭地区,属黔中南缘。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隆起。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相互交错,自然景观百态千姿。

==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县内有河流、溪涧102条,大多自西向东流入贵定县境,主要有北缘的清水江、南明河,中部的三元河,南部的湾滩河。河流年径流总量在8.5亿立方米左右。

土地资源
龙里县
龙里县
全县土地总面积228.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6.7万亩,林地105.2万亩,牧草地82万亩(其中连片草地在300亩以上的有97片,面积达44.7万亩),水域面积1.36万亩。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石灰土、草甸土、水稻土。县内植被在低海拔地区为常绿阔叶林,在石灰岩地区多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现有森林以次生的栎林、马尾松林、杉木林为主,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3.9%。

矿产资源
县内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硫铁、赤铁、褐铁、重晶石、高岭土、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硅、钾等。

==交通通讯==

龙里县
交通运输:龙里县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县城距离省会贵阳市区30公里,距龙洞堡国际机场25公里。贵新高等级公路、210国道和湘黔、黔桂、株六电气化铁路复线经县城横贯县境东西,320国道从境南部穿越。县内有6个火车站,3个货运场,年储运量50万吨,一个年储运量为200万吨的大型货运场正在兴建。县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共500公里,有5条公路进出贵阳市,方便快捷。

2017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463.1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7.91公里。公路货运量115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6%;货物周转量378023万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10.7%。旅客发送量210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0.7%;旅客周转量120136万人/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10.7%。

通讯:全县各乡镇、各工业园区、各旅游景区、休闲度假村和过境公路,均已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宽带国际互联网、无线市话、电话会议等电信业务,种类齐全,畅通无阻;全球通、本地通、无线上网、移动梦网、手机杂志、语音信箱、彩信收发等移动通信业务,灵活多样,服务优质;特快专递、特快送汇、邮政礼仪、邮政物流、邮政储蓄、电子汇兑等服务,方便快捷,讲求信誉。

2017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0.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邮政业务总收入0.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7.2%。电信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10.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龙里县
2017年,全县各类学校81所(公办63所),其中:幼儿园46所(公办29所),完全小学25所,初级中学8所(公办7所),高级中学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园)学生数43273人,其中:幼儿园(班)9537人,小学18496人,初中7762人,高级中学在校学生数365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数3827人。全县专任教师2824人,其中:幼儿园532人,小学1266人,初级中学605人,高级中学专任教师223人,九年一贯制学校专任教师10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专任教师3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15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9.1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6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89.24%。

本地所含学校,高中:龙里中学。初中:龙里民族完全中学、洗马中学、卫华民中、谷脚中学、摆省中学、湾寨中学、羊场中学、醒狮中学、巴江中学、草原中学。职业中学:铭洋中学,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

医疗卫生
2017年,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77个,其中:医院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153张,其中:医院731张,乡镇卫生院292张。卫生技术人员1021人,其中:执业医师285人,注册护士390人。

文化事业
2017年,全县拥有图书馆1个,图书藏量4.71万册;电影院1座;县广播电视台1个,数字电视覆盖人口21.47万人;广播覆盖人口23.3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1%。

劳动就业
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405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0%;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33人,比上年同期下降3.7%,城镇登记失业率2.8%。

人民生活
2017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74元,净增27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825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407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1元,净增96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520元。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2442元。

社会保障
2017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405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9.1%;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0760人,比上期同期增长0.3%;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19.2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0.9%;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0.80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12.4%,其中:城镇0.06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34.6%。

==本地商品==

煤、硫铁、赤铁、褐铁、重晶石、高岭土、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硅、牲畜。

==旅游景点==

龙里县
龙架山森林公园:2006年全国新增的3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公园总面积6079公顷,距龙里县城2公里。公园地处苗岭山脉中段,山峦连绵起伏,林木繁茂葱郁,河水清澈透明,山泉冰凉甘冽,园内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被游人称为“天然氧吧”。公园内有“贵州高原濒危植物繁育中心”、“贵州省中亚热带珍稀植物园”、“天保工程龙里林场示范苗圃”,有以龙山梨和猕猴桃为主的观光果园。园内森林覆盖率为88%,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35种,二级保护树种71种,省级特有保护树种54种;常见的野生动物有22种(其中国家一级1种,国家二级21种)。

猴子沟景区:地处龙山镇和草原乡境内,含马格诺吉大草原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总面积40余万平方公里。马格诺吉大草原由五里坪、亮山坪、谷鸟坪、王寨坪等组成,总面积9万余亩,其中千亩以上草坪9个,最大的草坪是亮山坪,面积有1.2万亩。这里拥有美丽的草原自然风光,古朴的蒙古族风情以及独特的生活方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宜人的避暑气候,既有一望无际、空阔幽深的壮阔美,也有风吹草底见牛羊的动态美,又有蓝天白云、绿草入茵、牧人策马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猴子沟风景名胜区,为自然峡谷风光,分布在草坪之间,古时因野生猕猴多,且山上峰多形似猴类,故名猴子沟。总面积为36平方公里,包括国翁、宝合冲、纸厂、鬼洞等多条峡谷。峡谷内有500余种木本植物,覆盖率高达100%,除部分原生林外,多为次生林。野生动物几十种,有猕猴、林獐,风光秀丽又神秘莫测。

茶香刺梨:龙里由其所处的经纬度而形成了良好的气候条件,更由于少受破坏的自然环境,使其适合种植号称“维C之王”的刺梨。龙里县谷脚镇、哪嗙乡、醒狮镇、洗马镇、巴江乡等乡镇陆续种植了上万亩的刺梨。谷脚镇茶香村人工种植并规范管理的7000亩刺梨,是目前贵州集中连片最大的人工种植刺梨生产地。以茶香为中心人工种植的刺梨,盛开的花朵比野生刺梨花更加红艳不俗、鲜美夺目,连片长达10余里,是目前全省连片最长的人工培植刺梨好花生长的地方,成为美丽诱人的“刺梨花走廊”。花开时节,周边山寨喜爱刺梨花的布依族群众总会邀约到这里赏花,感受“好花红”的韵味,常常会唱出长久难停的山歌声回荡在山中。

【人文景观】    巴江平坡苗族农民画:苗族同胞在沿袭传承蜡染、刺绣的基础上进行的农民画创作,平坡村苗族农民画作品富于装饰性,具有浓郁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色彩,于稚拙中透出灵秀,于质朴中表现出热情奔放的审美效果;因其历史悠久、色彩绚丽、想象大胆、造型夸张,被美术界誉为东方的“毕加索”、“马谛斯”。在数百人的绘画队伍中,有不识字老妇,也有教师、学生,多为女性,最大的90多岁,小的7、8岁。她们一手拿锄头、镰刀,一手拿画笔,每当农闲她们聚集在一起“画山、画水、画自己,画天、画地、画生活”;把她们的生活劳作、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融入画中,展现她们熟悉而幸福的生活场景。  2011年,平坡近百名苗族女同胞自发组织起来,集体创作了90米长卷《锦绣苗乡》向党的生日献礼。有人说《锦绣苗乡》是新时代苗族同胞的一部《诗经》,有人说它是少数民族的《清明上河图》,更有人说它是少数民族绘画史上的“吉尼斯”……它无疑是苗族艺术史上的奇迹,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草原苗族同胞跳月:龙里县草原乡城兴村及相邻村寨的苗族同胞自古沿袭的一项重要节庆活动。每年正月初六至正月十二,草原乡及周边乡镇的苗族同胞身着传统节日盛装依序在草原乡前进村、幸福村、高峰村,最后齐聚城兴村跳月场举行跳月活动,以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该活动历史悠久、风情浓郁、场面壮观,已被载入《中华现代节庆大辞典》和“2012中国欢乐健康游·贵州96项主题节庆活动”之一的,每年春节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看、参与,同时也吸引着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镜头。  摆省果里洞棺葬:位于龙里县摆省乡果里村梅洞,为高20多米,宽50余米,长两公里多的巨大洞穴,洞内有序摆放着四百来具该村吴、唐、张等五姓苗族家族列祖列宗的棺材。据村里老人介绍,最后放进去的一具棺材距今已有百年之久。洞内有宽敞平坦的大厅,洞口有自然形成的石门和石窗,洞口至今还保留着人工砌成的掩体石墙,墙上有了望孔、射孔、垛口,是古代苗族同胞们抵御入侵者的军事设施。在每年的三月三、六月六,苗族同胞都要在洞外举行庄重的杀牛祭祖仪式,在宽敞的洞内大厅举行别具一格的跳洞,村寨的建筑至今还保留着古朴、浓郁的苗族风格。据权威专家考证:果里洞葬俨然就是一个生态苗族博物馆,该洞葬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推出之时,将震撼中外。

龙里被命名为“中国刺梨之乡”。

2012年9月,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龙里县为“中国刺梨之乡”,同年,“龙里刺梨”先后通过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委的“刺梨无公害产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随后,贵州省刺梨学会在龙里成立。现有3万余亩已开始挂果,2万亩已进入盛果期,平均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年产刺梨鲜果1500万公斤,产值达7000余万元。

  三元镇渔洞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2012年11月,龙里县三元镇渔洞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行文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在不断巩固原有平安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领导小组、妇女组织等各类组织建设,狠抓法制宣传教育,落实村民自治,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筑牢平安创建,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贵州龙架山森林公园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2012年9月,贵州省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该公园珍稀植物众多,现已引种培育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5种,桫椤、鹅掌楸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71种,贵州省级保护植物和特有树种54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植物物种基因库。积极开展生态科普、生态道德、生态法制、生态审美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走进龙里

龙里县位于黔中腹地,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贵阳市的东大门和黔南州的北大门。据《贵州图经新志》记载,龙里取境内龙架山之龙,乡里之里,而得“龙里”之名。县人民政府驻龙山镇,辖6镇8乡,共159个村10个社区。全县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点1775米,最低点770米。县城海拔1080米。世居汉族、布依族和苗族等,2012年末总人口224266人,其中,少数民族91754人,非农业人口33319人。人口出生率为10.90‰,自然增长率3.34‰,符合政策生育率95.61%。[2]

参考资料:
1.
又有8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中国政府网 2018-10-17 [引用日期2018-10-17]
2.
走进龙里

==视频==
===《龙里》MV===
{{#iDisplay:d0517vshhwo|640|380|qq}}
===贵州龙里悬崖上的龙吐水 有10多吨重 号称世界最大水龙头===
{{#iDisplay:t3004qw1s58|640|380|qq}}
==信息来源==
30,7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