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历克塞一世

移除 1,33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Infobox monarch|- |title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拜占庭皇帝列表center|  '''<big>阿历克塞一世</big> ''' | 罗马人的皇帝与独裁者]]- |image <center><img src= https://t11.baidu.com/it/u=4272109003,1969993432&fm=173&app=25&f=JPEG?w=600&h=376&s=FA186E8F56C15CECC21C59740300C078|caption =阿莱克修斯一世的肖像,来自一个希腊手抄本|succession =[[拜占庭帝国]]皇帝|reign =1081年4月1日<ref namewidth="Alexiad, 2.10250">"Alexiad", 2.10</refcenter>{{snd}}1118年8月15日|coronation =1081年4月5日<ref name="Alexiad, 3small>[https://baijiahao.2">"Alexiad", 3baidu.2com/s?id=1597255497552223853&wfr=spider&for=pc 来自 百家号 的图片]</refsmall> |predecessor =[[尼基弗鲁斯三世]]- |successor style=[[约翰二世 (拜占庭)"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约翰二世]] |spouse ={{tsl|en|Irene Doukaina|伊琳娜·杜卡伊娜}}- |issue align=[[安娜·科穆宁娜]]<br />玛利亚·科穆宁娜<br />[[约翰二世 (拜占庭)light| 约翰二世]]<br />安德洛尼卡·科穆宁<br />{{tsl|en|Eudokia Komnene (daughter of Alexios I)|欧多齐娅·科穆宁娜}}<br />[[狄奥多拉·科穆宁娜]]<br />[[伊萨克·科穆宁 (  中文名: 修斯 一世 之子)|伊萨克·科穆宁]]<br />曼努埃尔·科穆宁<br />佐伊·科穆宁娜|name =阿莱克修斯一世<br>Α 外文名Ἀ λέξιος Α'  Κομνηνός([[希腊语]]), |father =Alexios I Komnenos([[ 约翰 英语]]) 别名:阿历克塞一世 ·科穆宁 (禁卫军教导军团)|约翰·  国籍:东罗马帝国 科穆宁王朝 民   族:[[希腊]]|mother ={{tsl|en|Anna Dalassena|安娜·达拉瑟娜}}|birth_date =1048年或1056 出生日期:约1048 |birth_place =|death_date =1118 逝世日期:1118 年8月15日 (70岁或62岁)|death_place = 主要成就:复兴[[拜占庭帝国]] 出生地:[[ 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 信   仰:[[东正教]] 在位时间1081年4月1日-1118年8月15日|place of burial =}}
'''阿莱克修斯一世'''([[希腊语]]:{{lang|el|Αλέξιος Α' Κομνηνός}},{{bd|1048年<ref name="Norwich 1995, p. 4">Norwich 1995, p. 4</ref>或1056年||1118年|8月15日|catIdx=A阿}})作为[[拜占庭皇帝]],尽管他不是第一位科穆宁皇帝,但他是实际上的[[科穆宁王朝]]的开创者,因为他统治期间其家族真正达到了[[拜占庭帝国]]的权力巅峰。阿莱克修斯率兵废黜尼基弗鲁斯三世而恢复了科穆宁家族由于[[伊萨克一世]]退位而中断的统治,从而继承了一个崩溃的帝国并面对着帝国与[[小亚细亚]]的[[突厥人]]和[[巴尔干半岛]]以西的[[诺曼人]]的持续战争。阿莱克修斯成功阻止了帝国的衰弱并复兴了军队,最终他与他后代的成就被称作“科穆宁中兴”。同时,他向西方求援以反击突厥人得举动也成为了引发[[十字军东征]]的缘由之一。
皇后玛利亚通过她的表妹伊琳娜与伊萨克的联姻使这个两家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ref name="Finlay 1854, p. 59" />所以科穆宁兄弟可以以拜访家人作为借口见到皇后。此外他们又秘密试图让皇后承认阿莱克修斯作为她的义子,尽管她只比阿莱克修斯大五岁。<ref name="Norwich 1995, p. 5">Norwich 1995, p. 5</ref>但玛利亚的宦官与“阿兰朋友”在伊萨克·科穆宁的策动下成功将皇后说服了。阿莱克修斯的皇后养子身份可能是通过安娜转告皇后委婉的言语得到的承认。<ref name="Garland 2007"/>这使得阿莱克修斯与君士坦丁成为了互相依靠的兄弟,并且伊萨克与阿莱克修斯也宣誓保卫君士坦丁继承皇位的权利。<ref>"Alexiad", 2,1,4–6, 2.3.2–3,2.3.4; cf. Bryennius 4.2, who dates the adoption to early in the reign of Botaneiates</ref>通过秘密地把内部信息传递给科穆宁兄弟,玛利亚成为了科穆宁家族无价的忠实盟友。<ref>"Alexiad", 2.3.4,2.4.5</ref>
[[File:Seal of Alexios Komnenos as Grand Domestic of the West.jpg|thumb|250px|印有把阿莱克修斯一世称为“{{tsl|en|Domestic of the Schools|西方军大将军}}”的钱币]]
随着罗姆苏丹苏莱曼在比提尼亚大肆劫掠,罗伯特·吉斯卡尔在南意大利集结军队即将入侵,尼基弗鲁斯三世让阿莱克修斯与伊萨克到皇宫商讨对策。尽管在与玛利亚秘密联合之后,皇帝身边的一些对科穆宁兄弟二人怀有敌意的人仍对二人造成了不小的威胁,他们在兄弟二人进出皇宫期间多次计划暗杀二人,他们依靠在宫中的眼线通报才得以多次逃过劫难。尼基弗鲁斯要求阿莱克修斯前往安纳托利亚抵御罗姆苏丹的威胁。一些人也借此向皇帝进言,认为阿莱克修斯有篡夺帝位的念头故以抵御突厥人为借口而计划把军队驻扎在首都附近。尼基弗鲁斯对他们的怀疑也逐渐增加,便再次要求阿莱克修斯进皇宫以询问,阿莱克修斯则把指控他的人驳斥的哑口无言。在多次经历险境期间,体会到皇帝及其身边人如此地猜忌自身,阿莱克修斯与伊萨克逐渐产生了推翻皇帝尼基弗鲁斯三世及他身边的人以彻底除去针对二人的威胁,并夺回本属于科穆宁家族的皇位的想法。阿莱克修斯与伊萨克于1081年2月15日秘密离开君士坦丁堡前往[[乔尔卢]]{{Cref|a}}以受命对抗苏莱曼为名集结军队。<ref>Norwich 1995, p. 6</ref>军队集结完成后,他们开始暗中寻求其他人的支持,不久便得到了{{tsl|en|Gregory Pakourianos|格里高利·帕库里亚努斯}}等将军、[[凯撒 (头衔)|凯撒]]{{tsl|en|John Doukas (Caesar)|约翰·杜卡斯}}及一些人的支持。
{{quote|她被允许进入。似乎是被年龄以及心头悲伤和劳累而压倒,她缓慢的走到避难所的门口并下跪两次;第三次这么做时她跌倒在地上并拼命用手紧紧抱住了拱形门,大声哭喊到:“我不会离开这个神圣的地方,除非我的手被砍下来,或者得到皇帝的十字架作为安全的保证。”<ref>"Alexiad", 2.5.6</ref>}}
[[File:Alexius I.jpg|thumb|160px|阿历克塞一世,来自一个手抄本的插图]]
尼基弗鲁斯不得不在公共场合发誓他同意保证科穆宁家族的安全,<ref name="Garland 2007"/>Straboromanos把皇帝的十字架授予安娜,但安娜认为对于这个誓约的见证者来说这么做还不够。她认为皇帝的十字架应当作为皇帝信仰的担保。皇帝答应了,并且给安娜一家安全保证。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在皇帝的努力下,在伊琳娜·杜卡伊娜的母亲{{tsl|en|Maria of Bulgaria|保加利亚的玛利亚}}的陪同下,安娜一家被允许返回修道院的避难所。<ref name="Garland 2007"/>皇帝使他们拥有作为难民的待遇而不是一般客人,也被允许自己带来食物。他们借此和修道院的守卫搞好关系以获得外界的最新消息。但皇帝仍抱有怀疑,他命令保加利亚的玛利亚的另一个女婿,{{tsl|en|George Palaiologos|乔治·巴列奥略}}负责看守他们。在被告知内情后,最终乔治·巴列奥略被保加利亚的玛利亚与安娜说服支持科穆宁兄弟。安娜的巨大成功为她儿子们正在筹划的反叛赢得了数个重要条件:她为儿子们争取到了使他们在被尼基弗鲁斯怀疑时偷取皇家马匹秘密逃出首都的时间;她成功转移了皇帝的注意力,使她的儿子们拥有集结反叛军队的时间;并且她制造了一个假象使皇帝误认为科穆宁家族是安全的并绝不会突然发动反叛。<ref name="Garland 2007"/>
===对塞尔柱突厥的战争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further|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File:First.Crusade.Map.jpg|right|thumb|300px|1097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期间的欧洲及附近地区。]]
当阿莱克修斯于1081年登基时,塞尔柱突厥人已经从拜占庭帝国夺取了几乎整个安纳托利亚。阿莱克修斯派遣经过经过训练的新军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夜袭劫掠比提尼亚的罗姆苏丹军队,突厥人很快便放弃沿海地区向内陆撤退。得胜的军队又得到了阿莱克修斯的赏赐从而军心高涨,不断大胆地发动进攻,打的突厥军队节节败退。最终罗姆苏丹苏莱曼只得退回尼西亚并求和,阿莱克修斯从而得以保全安纳托利亚西北部的沿海地区。阿莱克修斯也利用一位叛变至帝国一方的塞尔柱使者重夺了[[锡诺普]],并且利用突厥人内部的矛盾争取利益。但这些小规模胜利未能阻止塞尔柱突厥人在横行于被他们占领的内陆地区。<ref>Finlay 1854, p. 111</ref>
===重建货币系统===
[[File:Hyperryron-Manuel I-sb1965.jpg|thumb|right|海培伦金币,铸造于[[曼努埃尔一世 (拜占庭)|曼努埃尔一世]]时期。]]
1092年,阿莱克修斯下令停止制造品质低劣的[[苏勒德斯 (钱币)|苏勒德斯]]钱币(还包括{{tsl|en|Tetarteron|梯塔特伦}}和{{tsl|en|Histamenon|黑斯塔迈纳}})并且铸造一种新的成色更高的铸币,这种重达4.45克的货币一般被称作{{tsl|en|Hyperpyron|海培伦}}。海培伦要比索丽德略轻一点。
==遗产==
[[File:Resurrection seal of Alexios I Komnenos.jpg|thumb|right|250px|一个罕见的铸有阿莱克修斯一世并描述[[复活]]的印章]]
阿莱克修斯拯救了危机四伏的拜占庭帝国,并重现了帝国的强盛与繁荣。<ref name="Norwich 1995, p. 61" />他也重整了帝国政府并通过大家族间的联合来巩固自己的统治,<ref name="Finlay 1854, p. 69">Finlay 1854, p. 69</ref>阿莱克修斯结束了任命官员时排除皇室家族及大贵族家族成员的传统,并透过帝国政府体制化地收编大贵族成员。且那些非大贵族家族成员的人往往将会被剥夺权力与威望。<ref name="Kazhdan 1991, p. 1479" />大量反对者被取缔之后新的皇家权威随着尼基弗鲁斯·布里恩尼奥斯被授予“至高无上者”的头衔和皇帝的兄长伊萨克·科穆宁被授予“至尊者”的头衔而重建起来。<ref name="Finlay 1854, p. 69" /> 尽管这种政策取得了成功但这也使得帝国原有的[[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一世]]建立的文官官僚阶级为大贵族家族所取代,阿莱克修斯的政策使得以后的贵族阶层变得具有连续性,并且之后几乎每一位帝国皇帝都或多或少地在血缘上与他有所联系。
===注释===
{{refbegin}}
{{Cnote|a|为土耳其地名,希腊地名为“Tzouroulos”。}}
{{refend}}
=== 参考文献 ===
==外部链接==
*[http://www.wildwinds.com/coins/byz/alexius_I/t.html Alexius coinage] {{Wayback|url=http://www.wildwinds.com/coins/byz/alexius_I/t.html |date=20050227083047 }}
{{s-start}}
129,2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