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皇帝圆舞曲

增加 18 位元組, 6 年前
無編輯摘要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一圆舞曲为C大调,由对比性的二部曲式组成。两个主题充分体现了全曲的基调:第一主题徐缓、舒展,具有浓厚的典礼色彩,以大跳音程为主的旋律如波浪起伏奔涌,它的主要音调在序奏中已出现,人们认为这是上了年纪的主宾起舞的场面;第二主题热情活跃,这一主题使乐曲情绪渐渐生动,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喻示着参加舞会的人们都开始翩翩起舞。在三小节的过渡之后,两个主题都反复了一遍。</br>
 
第二圆舞曲采用降A大调,二部曲式。流畅的旋律充分地体现出了施特劳斯圆舞曲所独具的特色。第一主题舒缓平静,温情脉脉;第二主题顿挫跳跃,活泼而富于生气。</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三圆舞曲又转回C大调,采用二部曲式。第一主题突出附点节奏,流畅而明澈,富有弹性;由管乐和大提琴奏出的第二主题端庄稳重,富于男性气质,表现了富丽堂皇的气氛,将乐曲推向了高潮。</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四圆舞曲为F大调,带有再现的三部曲式。活跃华丽的主题继续表现盛大的舞蹈场面。第一主题以短促的八分音符使乐曲显得活泼而又诙谐;第二主题以悠扬舒展性格与前后形成对比。</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结束部首先再现第一、第三小圆舞曲,接着,在热闹的舞蹈氛围中忽然放慢速度,随后在宁静的意境中再现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一主题,最后在三拍子的圆舞曲速度上,用整个乐队强烈的全奏结束全曲,形成热烈的气氛。</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约翰·巴普蒂斯特·斯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ß ,1825-1899)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长子,因与其父亲同名,故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ß Sohn)或"约翰·施特劳斯二世"(Johann Strauß II)。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他出生在奥地利音乐世家施特劳斯家族,涉及曲目主要包括轻歌剧、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加洛普等,其中,圆舞曲最负盛名,代表作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气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等,有"圆舞曲之王"的美称。</br>
 
== 视频 ==
 
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皇帝圆舞曲(卡拉扬)<br>
{{#ev:youku|XNDA1MTY0MDA|alignment=left}}
== 參考文獻 ==
1.[https://site.douban.com/chgoh/widget/notes/10350180/note/319033527/ 【鉴赏】施特劳斯的《皇帝圆舞曲》]<br>
 
2.[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526/12/29641084_657424722.shtml 维也纳经典演奏《皇帝圆舞曲》,绝对震撼的视听享受]<br>
3.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皇帝圆舞曲(卡拉扬)<br>
{{#ev:youku|XNDA1MTY0MDA|alignment=left}}
6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