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凡尔赛条约

移除 19 位元組, 3 年前
领土变更
根据条约规定,德国失去了25000平方英里的领土和近7,000,000的人口,并被要求放弃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中获得的领土及允许其保护国独立<ref name=Truitt114>Truitt, p.&nbsp;114.</ref>。在西欧,德国承认比利时对[[莫里斯尼特]]拥有主权,并割让奥伊彭-马尔默迪地区控制权。在转交控制权六个月内,比利时将举行公民投票以决定这一地区将归属比利时或回归德国,并将结果上报国联,接受国联裁定<ref>《凡尔赛条约》第33及34条</ref>。为补偿被毁的法国煤矿,德国将把[[萨尔河|萨尔]]煤矿的产出交予法国,并将[[萨尔 (国际联盟)|萨尔的控制权]]交予国联;十五年后将举行公民投票以决定其主权归属<ref>《凡尔赛条约》第45及49条</ref>。条约还废除了1871年的凡尔赛条约和《[[法兰克福条约]]》,由此[[阿尔萨斯-洛林]]亦回归法国<ref>《凡尔赛条约》第5部前言及第51条</ref>。[[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主权归属亦将由未来的公民投票决定<ref name=Peckham107>Peckham, p. 107</ref>。
在东欧,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并将[[上西里西亚]]部分领土移交<ref>《凡尔赛条约》第81及83条</ref>。德国亦承认波兰独立,并放弃“该领土所有权利及头衔”。上西里西亚部分领土被割让给波兰,而其余领土归属则将由公民投票决定。国境的具体规划将根据每个区域的投票结果及地理和经济因素考量决定<ref>《凡尔赛条约》第88条及附录</ref>。波森省(今波兹南)在大波兰起义时已归波兰控制,今将正式归属波兰<ref name=Frucht24/><ref>Martin, p. lii</ref>。根据历史和民族因素考量,[[东波美拉尼亚]]将移交予波兰,由此波兰将获得入海权,称[[波兰走廊]]<ref>Boemeke, p. 325</ref>。[[东普鲁士]]南部地区的主权将由公民投票决定,而位于华沙和但泽铁路线中间的[[索尔陶地区]]则不经投票直接交予波兰<ref>《凡尔赛条约》第94条</ref><ref>Ingrao, p. 261</ref>。根据这一安排,波兰共由德国处获 取{{convert|51800|km²|sqmi|abbr=off}} 取51800平方公里 的领土<ref name=Brezina34>Brezina, p. 34</ref>。[[克莱佩达区|梅梅尔]]将移交协约国及其盟国,由其处置<ref>《凡尔赛条约》第99条</ref>。[[波罗的海]]沿岸的但泽及其内陆地区(包括[[维斯瓦河]]三角洲)将归予国联,由其建立[[但泽自由市]]<ref>《凡尔赛条约》第100-104条</ref>。
==托管地==
1,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