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5
次編輯
變更
綠色交通
,無編輯摘要
[[File:綠色交通.jpg|230px|thumb|有框|右|綠色交通。[https://read01.com/zh-hk/J0zaGxL.html#.YFn8I1UzaUk 原圖鏈接]]]
'''綠色交通''',又稱可「持續交通」、「[[永續運輸]]」,廣義上是指採用採用低污染、適合都市環境、對於健康有益的[[運輸]]工具,來完成社會經濟活動的一種交通概念;狹義上,是指綠色的交通運輸系統,國內交通學者專家曾依照台灣地區發展現況,對各種運具的綠色度予以評分與排名,被評為「綠色運具」者包括徒步、[[腳踏車]]、大眾運輸(捷運、輕軌)及 [[ 電動車 ]] 輛等;相對地,被評為對環境有嚴重影響的「紅色運具」依序為:[[機車]]、小[[汽車]]、[[貨車]]、[[計程車]]及一般[[公車]];其他如[[高鐵]]、[[瓦斯公車]]、[[瓦斯計程車]]與汽車等之綠色度則為中等。
==現狀==
===空污嚴重===
目前全世界所運用絕大多數的[[交通工具]]都是以[[汽油]]和 [[ 柴油 ]] 為 [[ 燃料 ]] ,汽柴油是一種複雜的[[碳氫化合物]],當它們在汽 [[ 機車 ]][[ 引擎 ]] 中燃燒之後,會產生有害的物質,排到[[空氣]]中,對人體健康的損害非常嚴重,如刺激 [[ 人體 ]][[ 呼吸道 ]] ,使 [[ 呼吸系統 ]] 的 [[ 免疫力 ]] 下降,過敏性疾病的產生;廢氣中的 [[ 苯 ]] 類物質是強烈 [[ 致癌物質 ]] ,會引發[[肺癌]]、[[甲狀腺癌]]、[[乳腺癌]]等。[[氮氧化物]],會形成 [[ 酸雨 ]] ,阻礙[[動物]][[植物]]的生長,間接傷害人們的健康;釋放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水蒸氣]],會使[[空氣]][[溫度]]上升,造成[[溫室效應]];而且大量消耗[[地球]]的有限資源(石油),以及廢舊汽機車處理的環境問題,可謂壞處多多。
==對策==
===首要解決交通問題===
日前行政院提出「空氣污染防制策略」,政府、 [[ 台電 |台灣電力公司]] 加上民間投資,要用2150億元救空污,預計讓PM2.5年平均濃度在2019年底降低18.2%;談到PM2.5,更是現今生活在 [[ 臺灣 ]] 的民眾,每天除了關心天氣變化以外,還要注意空氣品質指標的顏色變化,擔心出現「[[紫爆]]」現象,影響身體健康。從前述兩例子說明臺灣的空污嚴重,專家學者表示, 台 臺 灣的空氣污染來源有30%為境外污染,50%來自工業排放,而剩下20%則來自於交通廢氣排放,及其他[[空氣污染]]物,面對境外、[[工廠]]、[[交通]]三大空污來源中,最快解決問題的是交通部分,也就是說,減少交通的廢氣排放,可以有效改善國內的空氣品質。
===推進綠色交通發展意見===
「大中城市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及以上」「[[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綜合能耗比2015年降低2%」……交通運輸部日前印發《關於全面深入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要求,各部門各單位要着力實施「七大工程」,加快構建「三大體系」,實現綠色交通由被動適應向先行引領、由試點帶動向全面推進、由政府推動向全民共治的轉變,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為 建設美麗中國、 增進民生福祉提供堅實支撐和有力保障。明確提出了綠色交通發展的一系列目標。
===七大工程 三大體系===
七項重大工程,加快構建綠色交通發展制度保障體系。主要有:
* 運輸結構優化工程,要統籌交通基礎設施佈局,優化旅客運輸結構,改善貨物運輸結構;
* 運輸組織創新工程,要推廣高效運輸組織方式,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發展高效城市配送模式;
* 交通基礎設施 [[ 生態保護 ]] 工程,要推進綠色基礎設施創建,實施交通廊道綠化行動,開展交通基礎設施生態修復。
構建三大制度體系:
# 綠色交通制度標準體系:<br>建立分層級、分類別、分方式的綠色交通規劃體系;研究制定綠色交通中長期發展戰略;完善綠色交通標準體系。
# 綠色交通科技創新體系:<br>強化綠色交通科技研發,加快科技攻關,在部分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科研成果;加快先進成熟適用綠色技術的示範、推廣與應用,利用先進信息技術提升運輸效率。
# 綠色交通監督管理體系:<br>提升行業節能環保管理水平,推動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加強綠色交通管理力量配備;強化船舶污染物排放監測監」,推動建立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排放、船舶 [[ 燃油 ]] 質量等方面的部門間聯合監管機制,強化 [[ 船舶 ]] 大氣污染物監測和執法能力建設。<ref>[http://read01.com/J0zaGxL.html 綠色交通發展藍圖出爐 實施七大工程 構建三大體系]壹讀</ref>
==落實==
===空氣污染防制策略===
日前行政院提出「空氣污染防制策略」,政府、台電加上民間投資,要用2150億元救空污,預計讓PM2.5年平均濃度在2019年底降低18.2%;談到PM2.5,更是現今生活在[[ 臺灣]] 的民眾,除了關心天氣變化以外,還要注意空氣品質指標的顏色變化,擔心出現「紫爆」現象,影響身體健康。從前述兩例子說明臺灣的空污嚴重,專家學者表示,台灣的空氣污染來源有30%為境外污染,50%來自工業排放,而剩下20%則來自於交通廢氣排放,及其他空氣污染物,面對境外、工廠、交通三大空污來源中,最快解決問題的是交通部分,也就是說,減少交通的廢氣排放,可以有效改善國內的空氣品質。
===低碳排放量===
* 帶進生活的精緻,綠色的影響,發展獨有的謙讓行為,井然有序地排隊搭車、自動靠右的上下電梯及博愛的讓座老弱婦孺等,到明亮乾淨衛生的乘車環境,形成友善的生活空間。
* 帶領美學的啟發,融合在地的特色,全球的趨勢,從車廂的彩繪、車站的設計、到情境的布置等,孕育美學藝術元素。
* 帶頭群體的共榮,平價、安全、舒適與便捷是綠色交通的象徵,不同 [[皮 膚 |膚]] 色、身分、信仰與性別的乘客共乘自然和諧。
==專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