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類星體

增加 83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類星體.jpg|230px|thumb|有框|右|類星體。[https://www.juduo.cc/science/335761.html 原圖鏈接]]]
'''類星體'''(英語:quasar,/ˈkweɪzɑːr/,QSO或quasi-stellar object),是極度明亮的活躍星系核(AGN,active galactic nucleus)。類星體輻射的功率非常巨大,最強大的類星體的光度超過1041 瓦特,是普通 [[ 銀河 ]] 的數千倍。天文學家已發現迄今最明亮、最刺眼的類星體 J043947.08+163415.7,光度達太陽 600 兆倍。
==概述==
"類星體"這個名詞源自於準 [[ 恆星 ]] 狀電波源(quasi-stellar[star-like] radio source)的縮寫,因為在1950年代發現這種天體時,被認定為未知物理源的電波發射源,當在可見光的照相圖中篩檢出來時,它們類似可見光的星狀微弱光點。類星體的高解析影像,特別是 [[ 哈伯太空望遠鏡 ]] ,已經證明類星體是發生在星系的中心,一些類星體的宿主星系是強烈的交互作用星系或合併中的星系。
===超大質量黑洞===
大多數星系核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 [[ 黑洞 ]] ,質量從百萬至數十億倍太陽質量不等,但有少數星系的核心光度異常高,在 [[ 無線電 ]] [[ 微波 ]] [[ 紅外線 ]] 、可見 [[ ]] [[ 紫外 、X 線]]、[[X ]] [[ γ 射線 ]] 等波段都能觀測到,稱為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AGN),而類星體就是能量最強大的活躍星系核。<ref>[https://technews.tw/2019/01/17/hubble-quasar-j043947-08163415-7-gravitational-lensing-early-universe/ 發現史上最明亮類星體,亮度達太 陽 600 陽600 兆倍] 科技新報</ref>
===距離雖遙能量巨大===
與其它類型的活躍星系核,類星體的觀測性質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黑洞的質量、氣體的吸積率、吸積盤相對於觀測者的方向、存在或沒有噴流、和被氣體和在宿主星系內宇宙塵的消光 ( [[ 天文學]])程度。類星體存在的距離非常廣泛(對應於範圍從Z<0.1至Z>7.0為最遙遠的類星體),類星體發現的調查證明類星體的活動在遙遠的過去更為常見。類星體活躍的高峰時期在宇宙對應於紅移大約2,也就是100億年前。
===質量是太陽的億兆倍===
==特性==
===元老級的星系團===
科學家發現當某個星系(或星系團、黑洞)的位置恰好卡在地球與遙遠物體中間時,這個星系的重力會導致遙遠物體發出的光線沿著重力場「彎曲」,中間星系猶如一個透鏡,可以「放大」遠處天體 達 3 達3 倍、亮度則放 大 50 大50倍 ,致使望遠鏡能看見百億光年外的宇宙元老,而類星體就具有這特性。類星體的本質,或許就是一個超大品質黑洞。被它吞噬的物質在落入黑洞之前,會因為升溫而發出光芒,這就是黑洞的吸積盤。而這些類星體顯然是非常強大的黑洞,因此吞噬的物質更多,吸積盤也就更加明亮。
==探究==
===普勒效應===
1960年, [[ 美國 ]][[ 天文學 ]] 家艾倫•桑德奇觀測意外發現神秘的天體,具有光學體非常小的特性但又非常明亮,不僅從可見光波段來說如此,在無線電波段也非常明亮甚至超過了一個星系的亮度,不是普通的星體,因此稱為類星體。
在物理學上的 [[都卜 勒效應 ]] ,指的是一個波源在遠離或者靠近接收者的時候,接收者收到的波的頻率也會變化。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救護車或者火車在靠近我們的時候,音調會越來越高;而遠離我們的時候,音調就越來越低。很多天體都在遠離我們,它們的光就會偏紅。這個現象,叫做 [[ 天體 ]] [[ 紅移 ]] 現象。光學上類似的多普勒效應。遠離我們的 [[ 光源 ]] ,光的頻率會變低,看起來就偏紅;靠近我們的光源則頻率會變高,看起來偏紫。
這種現象日常生活中不會遇到,但是在 [[ 宇宙 ]] 中經常遇到。由於宇宙處於膨脹狀態,因此根據一個天體紅移的程度,也叫紅移值,可以判斷它們以多快的速度遠離我們,也就可以推測它們距離我們有多遠。通過對類星體紅移現象的觀測, 科學家們驚異地發現:類星體的移動速度竟然超過了光速,甚至有的達到了光速的7倍!而且,通過紅移值可以判斷,類星體普遍位於距離地球100億光年以外的宇宙深空。<ref>[https://www.juduo.cc/science/335761.html 比光速還快的類星體?它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科學求知者/劇多</ref>
==最新發現==
天文學家已發現迄今最明亮、最刺眼的類星體 J043947.08+163415.7,光度達太陽 600 兆倍,它的存在劃亮了早期宇宙的黑暗時期。
發現類星體 J043947.08+163415.7 之前,全宇宙最亮物體的紀錄保持者是另一個類星體 SDSS J0100 + 2802,距離我們 128 億光年,光度為太陽 420 兆倍;而迄今發現最明亮的星系則是 W2246-0526,距離地球 124 億光年,亮度達太陽 350 兆倍。新研究主要作者、 [[ 亞利桑那 州]]立 大學美籍華裔天文學家樊曉暉(Xiaohui Fan)團隊,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與重力透鏡效應發現了類星體 J043947.08+163415.7,且其中心黑洞質量達太陽數億倍。
===形成恆星的速度更快===
發現這些處於早期宇宙的類星體對天文學家而言非常重要,因為這意味著類星體形成恆星的速度比以前想像快,根據位於 [[ 夏威夷 ]] 的詹姆斯•克拉克•馬克士威(James Clerk Maxwell)望遠鏡觀測,類星體的宿主星系遍布熱塵,表明在類星體攪動下,可能促使星系每年生成逾 10,000 顆恆星;做個比較,銀河系一年只能生出一個。
雖然受到重力透鏡影響,難以精確測量遠方星系的恆星數量,但至少超遙遠類星體可以讓天文學家深入了解,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影響早期恆星形成,為宇宙進化提供線索。目前,樊曉暉團隊正在分析 [[ 歐洲 ]][[ 南方天文台 ]] (ESO)甚大望遠鏡針對該類星體拍攝 20 小時的光譜,可以辨別出早期宇宙星系際空間(intergalactic)的氣體化學成分與溫度。新論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
==外部連結==
*[https://newatlas.com/brightest-quasar-600-trillion-suns/58020/ Brightest quasar ever found shines with the intensity of 600 trillion Suns有史以來最明亮的類星體以600萬億個太陽的強度發光]
*[https://www.livescience.com/64461-brightest-quasar-early-universe.html  Ultrabright Quasar Lit Up the Early Universe超亮類星體點亮了早期宇宙]
 
==影片==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UOJ0mfHGWw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3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Gravitational lensing of distant quasar遙遠類星體的引力透鏡}}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gPynsCwx94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3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研究:類星體在恆星誕生前就可將其吞噬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Ty80JIhzM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3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如果一個類星體進入到了太陽系?/大膽科學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3I6YocfE1s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3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什麼是類星體?噴流可以超光速?宇宙中的類星體之謎}}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300 科學總論]]
[[Category:320 天文學總論]]
[[Category:323 天體;天象]]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