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徐白仑

增加 338 位元組, 5 年前
添加图片地址
== 人生历程 ==
 
今年75岁的徐白仑原是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名建筑师。因在工作中用眼过度,他的视网膜出现了菱形破口。1971年,41岁的他因手术失败永远失去了清晰的视力。"刚失明时,我烦躁得近乎狂暴。"在妻子的鼓励和帮助下,徐白仑开始了文学创作。困难可想而知,"我从来没有写作经历,只能从头一点一点学。"徐白仑苦练文笔7年,终于发表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就在这时,妻子却因癌症离开了他。不过,坚强的他又一次挺过了命运的打击。在友人的指点下,徐白仑想到了盲童们。经历了多年痛苦的失明生活后,他能强烈地体会到千万盲童们的无助,于是萌生了为他们做点事情的想法。徐白仑奔走各地,终于在198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份专为盲童编辑的期刊《中国盲童文学》。
== 创造奇迹 ==
1999年元旦前,年届69岁的退休工程师徐白仑,收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李鹏]]委员长的夫人[[朱琳]]特意寄来的精美贺年卡,上面是朱琳的手书:"徐白仑先生:祝你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去年中秋节期间,朱琳还派秘书送给他们夫妇一盒月饼和一篮令人唇齿生香的水蜜桃。同时,他还受到过[[江泽民]]、李鹏、[[李瑞环]]等中央最高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一位无权无势无钱的老年盲人,何以会获得如此高规格的关怀呢? [[File:徐白仑22.jpg|缩略图|right|[http://www.jyb.cn/china/rwfc/201010/W020101014387603875216.jpg 原图链接] [http://www.jyb.cn/china/rwfc/201010/t20101014_393420.html 来自 中国教育新闻网]]] 
走进徐白仑的世界,记者才明白,正是他,忍受着在事业勃发之年突然致盲的痛苦,忍受着厄境丧妻的巨大悲哀,以满腔的赤诚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启动并推开了"金钥匙盲童教育计划",使2100多名盲孩子相继进入学校读书,获得了新生和希望。他的目标是拯救全国成千上万的盲童乃至其他残疾儿童,使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家庭小环境,和健全的孩子们一起平等地参与到社会中来。因为其卓越的业绩和贡献,他成为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高奖"柯美纽斯奖"的中华第一人,也是此大奖设立后所有获奖者中惟一的一位盲人。国际视障教育学会主席[[威廉·布鲁海尔]]在考察广西试点之后,对徐白仑信服地说:"你做了一项魔术师般的工作?"的确,徐白仑创造了世界盲童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 挣脱黑暗 ==
 
1955年,风华正茂的徐白仑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成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建筑师。当时,正赶上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刚被分配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的徐白仑,看着荒原上崛起的一个个新城市,在新城市中崛起的一座座住宅、工厂,他像当时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感到幸福、振奋。1957年,他的父亲、著名报人、原上海《文汇报》总编辑[[徐铸成]]被[[姚文元]]点名批判,一夜之间成为右派分子,也未能动摇他的美好信念。谁料,到了"文革"浩劫中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将他残酷地抛下了黑洞洞的无底深渊。
== 第一本盲童刊物 ==
 
为给盲孩子办刊,他在1984年初专程到上海盲校,学习盲文。校领导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派最优秀的老师教他。他还利用一切时间搞调查研究,掌握了盲童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并结识了文学界和出版社的一些朋友。翌年4月,他回到北京着手筹办《中国盲童文学》杂志。为了取得办刊经费,徐白仑顶着烈日,冒着大雨,拄着一根拐棍,在大街上磕磕绊绊地奔走。可是,对于一个失明了14年且从未出过远门的盲人来说,北京的大街小巷实在太陌生了。在这段时间里,他常常因找错了车站,看不清车牌而迷路。烈日炎炎,他怕找不到公共厕所而不敢喝水;暴雨突降,他因为看不清道路怕走到马路中间遭遇车祸,而在暴雨中不敢迈步。他的腿经常伤痕累累,撞破过脑袋,摔掉过门牙,在军博地铁站内还险些被挤下站台丧命。在奔波中,徐白仑不得不向人详细诉说自己从前的不幸,一次次抠开心头尚未愈合的伤疤。多少次,他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两腿累得酸痛麻木,却一无所获,甚至遇到了别人的白眼和冷嘲热讽,夜里,他忍不住号啕痛哭……
== 第一届盲童夏令营 ==
 
不久之后,徐白仑又为举办全国第一届盲童夏令营而奔波忙碌了。
== 第一个盲童教育计划 ==
 
随着工作的深入,各地的群众来信越来越多。这一天,徐白仑收到了一封发自山东聊城的信,写信人是一位名叫高爽的中学生。她说,她有一个从小失明的弟弟,从懂事那天起,就盼望能同别的小朋友们一样去上学。他还整天磨着妈妈为他缝制了小书包。每当他听到学校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他那颗童心便充满了希望。有一天,家里没有人,他就自己背上小书包,循着读书声的方向走去,因双眼看不见,不幸跌到池塘里淹死了。当人们将他捞起时,那双小手还紧紧地攥着他心爱的小书包……高爽还随信夹寄了自己积攒的一元钱,恳求"尊敬的徐爷爷"帮帮千万个像她小弟弟一样的普通盲童,给他们上学读书的机会。这字字血泪,声声呼喊,使徐白仑再一次震惊了。他辗转反侧,夜不能眠。第二天上午,便走访了国家教委特教处。从那里他了解到,虽然解放已经30多年了,而我国的盲校在校生实际只有1000多人,加上各地盲聋哑合校的盲生在内,盲童入学率仅占盲童总数的3%。这就意味着,至少有几十万的盲童至今还被关在校门以外。对于盲童来说,读书,是关系到他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明眼人没有文化知识,尚可劳动,起码生活能够自理;而关在屋子里长大的盲人,无一技之长,他们今后的生活将不堪设想。事实上,有的盲童夭折了,有的走上了人生的绝路,悲剧重复地演了不知多少次。假如让盲人通过上学掌握一些职业技能,比如按摩、演出,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人。为盲童办教育,是在救人啊?
== "送你一把金钥匙" ==
 
为了使盲童教育计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徐白仑想首先在一二个县的范围内进行试验。这天,他风尘仆仆地赶到太原,去拜见他父亲的老友,参加过"五四"运动、时任山西省人大副主任的冯素陶老人。在老人的全力帮助和协调下,在山西省委宣传部和省教委的支持下,试验终于在襄垣、长治两个县正式推开了。
== 他心中只有盲孩子 ==
[[File:徐白仑33.jpg|缩略图|right|[http://www.jyb.cn/china/rwfc/201010/W020101014387603878738.jpg 原图链接] [http://www.jyb.cn/china/rwfc/201010/t20101014_393420.html 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28年前,他走进黑暗,28年中他用自己的灵魂为盲童升起一轮明亮的太阳。而如今,为让更多的盲童接受教育,年已古稀且两次经历脑血栓的徐白仑,仍在忘我地操劳。
== 所获荣誉 ==
 
1986年 评为北京市优秀党员
== 荣获柯美纽斯奖 ==
 
1991年 被中残联、人事部授予"自强模范称号",第二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党员
== 本段主要著作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纳视为一种进程。它是一种寻求更好的方式以应对多样性的连续进程。全纳的核心是学习如何欣赏不同,如何从差异中学习。
全纳也涉及对学习障碍的鉴定和清除,包括对可能阻止儿童与其伙伴平等参与的身体、社会、教育和文化等因素的鉴定,以及对阻止全纳的法律和体制因素的鉴定。
3,7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