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吳金玉

增加 39 位元組, 3 年前
早年生平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吳金玉]]出生於[[明治]]二十九年(1896)[[臺南縣]][[臺東]]支廳。[[吳金玉]]出身寒門,僅受過小學教育。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入[[台東]]公學校 。明治四十年(1907年),公學校畢業後,[[吳金玉]]因家貧放棄升學,入[[臺東廳]]任工友。在[[日治時期]],[[吳金玉]]在[[大正]]元年(1912年)十七歲時就獲升任保甲書記(相當於里幹事)的職位。</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大正六年(1917年),吳金玉經恩師[[金田龍太郎]]介紹,入臺灣倉庫會社[[基隆]]分店任雇員,在營業課從事日常交易的實務工作,為四十多位職員中唯一的臺灣人,且係最年輕者。大正十年(1921年),返回[[臺東]]結婚,婚後仍回該公司任職。後因[[基隆]]潮溼多雨,身體不適,於大正十二年(1923年)請辭,返回[[臺東]]。昭和十年(1935年),[[吳金玉]]出任官選[[臺東街]]協議會員。</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隨著昭和十二年(1937年)[[日中戰爭]]爆發, [[ 日本 ]] 當局在臺推動[[皇民化運動]]。十三年(1938年)起更展開「寺廟整理」運動,主張焚燬神像、廢裁寺廟。[[台東天后宮]]一度面臨是否廢除,一次,警務課長[[井野邊]]招集 [[ 臺東 ]] 市紳 此媽祖廟開會,主張廢除 [[ 台東 ]] 所有寺廟,改成[[神社]]。首先被問的原住民[[南醫師]]贊同。第二位身為基督徒的[[ 陳姓市紳]] 亦贊同。第三位「台東三賴」之一的 [[ 賴金木 ]] 說廟宇是眾人所有,應問眾人,被 [[ 井野邊 ]] 責罵。到第四位 [[ 吳金玉 ]] 時,則答以至少保留 [[ 天后宮 ]] 與[[海山寺]],因為是民眾的信仰中心,而且戰爭方殷,為安定人心,廢廟不宜。由於吳金玉的據理力爭, [[ 台東 ]][[ 天后宮 ]] [[ 海山寺 ]] 遂得到保存。</p>
</div>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