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东吴大学法学院

增加 30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东吴大学法学院.jpeg|有框|右|<big></big>[http://law.shufe.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93/e1/4e00543640559c26d88ebea3861f/48c6f83b-f5a2-4194-b55f-431c8e24e915.png 原图链接][http://law.shufe.edu.cn/fc/83/c7990a130179/page.htm 来自 上海财经大学 的图片]]]
'''东吴大学法学院'''简称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是1900年由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创建于[[中国]]苏州的私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西制大学 <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6414789662_17e59ec1e001011rri.html 藏在学院里的几栋老楼,中国第一所西制私立大学,与苏州大学同宗],搜狐,2021-03-01</ref> 。最早称为“东吴大学堂”,英文称为“中国中央大学”(1901年6月24日,在美国田纳西州以“Central University in China”名称注册)。1908年,在美注册名称改为“Soochow University”。
==办学历史==
==学校简介==
东吴大学法学院,1915年9月成立于上海,是中国在教授中国法之外惟一系统地讲授英美法的学院,解放前中国最著名的法学院之一,为亚洲第一所比较法学院,培育比较法学及国际法人才贡献至钜,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东吴大学法学院早先称东吴法科,是在东吴大学校长(美籍)葛赉恩和薛伯赉、蓝金等人筹措下成立的,是美国教会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法律学校。当时的东吴法科规定,学生需在其他大学文理科学习两年后才能投考东吴法科,再学三年法律 <ref>[https://www.sohu.com/a/158997511_99944403 法学专业和法律专业的区别 ],搜狐,2017-07-21</ref> ,先后五年方可取得法学学士学位。经学校介绍到美国大学读一年可获法学硕士学位,二年后可获法学博士学位。当时东吴大学法科前三届教务长都是美国人,1927年东吴法科正式改名为东吴法学院,后接三届中国院长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博士吴经熊,[[美国西北大学]]法学博士盛振为,美国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杨兆龙。东吴法学院秉承了东吴大学的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寓意学校教育与报效国家之间的逻辑关系。
20世纪40年代中期,海牙国际法学曾评选全球50位杰出法学家,中国有王宠惠、杨兆龙两人入选,皆是东吴法学院教授。从1930年代到1990年代,国际法院一共有过6位中国籍法官,从顾维钧开始,一直到1997年的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法官李浩培,都是东吴法学院的教授或毕业生。而与东吴法学院有关的事件中,最为国人念怀的是他们在东京审判中做出的贡献。1946年至1948年间,盟国组建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采用的是英美法程序,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急了,最后,蒋介石点名从东吴大学要人,其结果是——中国赴远东军事法庭的法官、检察官、顾问等人,几乎全部来自该校。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负责审理28名甲级日本战犯的《东京大审判》,开庭计817次,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将28名甲级战犯绳之以法,法庭上中方人员泰半出身东吴大学法学院,包括:向哲浚(检察官)、倪征燠(首席顾问)、桂裕、鄂森(检察官顾问)、裘邵恒(首任检察官秘书)、高文彬(翻译、检察官秘书)、方福枢、杨寿林(法官秘书)、刘继盛、郑鲁达(翻译)。
723,4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