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生态系统的核心

增加 1,34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生态系统5.jpg|缩略图|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ecosystem,简称ECO)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7%94%9F%E6%80%81%E7%B3%BB%E7%BB%9F%EF%BC%88ecosystem%EF%BC%8C%E7%AE%80%E7%A7%B0ECO%EF%BC%89%E6%8C%87%E5%9C%A8%E8%87%AA%E7%84%B6%E7%95%8C%E4%B8%80%E5%AE%9A%E7%9A%84%E7%A9%BA%E9%97%B4%E5%86%85%EF%BC%8C%E7%94%9F%E7%89%A9%E4%B8%8E%E7%8E%AF%E5%A2%83%E6%9E%84%E6%88%90%E7%9A%84%E7%BB%9F%E4%B8%80%E6%95%B4%E4%BD%93&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生态系统(ecosystem,简称ECO)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考试资料网 - https://www.ppkao.com/...- 2021-3-26</ref> 。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5%9C%A8%E8%BF%99%E4%B8%AA%E7%BB%9F%E4%B8%80%E6%95%B4%E4%BD%93%E4%B8%AD%EF%BC%8C%E7%94%9F%E7%89%A9%E4%B8%8E%E7%8E%AF%E5%A2%83%E4%B9%8B%E9%97%B4%E7%9B%B8%E4%BA%92%E5%BD%B1%E5%93%8D%E3%80%81%E7%9B%B8%E4%BA%92%E5%88%B6%E7%BA%A6%EF%BC%8C%E5%B9%B6%E5%9C%A8%E4%B8%80%E5%AE%9A%E6%97%B6%E6%9C%9F%E5%86%85%E5%A4%84%E4%BA%8E%E7%9B%B8%E5%AF%B9%E7%A8%B3%E5%AE%9A%E7%9A%84%E5%8A%A8%E6%80%81%E5%B9%B3%E8%A1%A1%E7%8A%B6%E6%80%81&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作业帮 - www.zybang.com/q... - 2017-4-8</ref>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 <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7%94%9F%E6%80%81%E7%B3%BB%E7%BB%9F%E6%98%AF%E5%BC%80%E6%94%BE%E7%B3%BB%E7%BB%9F%EF%BC%8C%E4%B8%BA%E4%BA%86%E7%BB%B4%E7%B3%BB%E8%87%AA%E8%BA%AB%E7%9A%84%E7%A8%B3%E5%AE%9A%EF%BC%8C%E7%94%9F%E6%80%81%E7%B3%BB%E7%BB%9F%E9%9C%80%E8%A6%81%E4%B8%8D%E6%96%AD%E8%BE%93%E5%85%A5%E8%83%BD%E9%87%8F%EF%BC%8C%E5%90%A6%E5%88%99%E5%B0%B1%E6%9C%89%E5%B4%A9%E6%BA%83%E7%9A%84%E5%8D%B1%E9%99%A9&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百度文库 - wenku.baidu.com/v... - 2020-9-9</ref> 。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知乎精选 中 生态系统 简 : ECOECO 欧德姆  外 : cosystemecosystem 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概 知乎精选最新1 == 基本理论==早期发展2发展历史早期历史十九世纪中期二十世纪晚期3组成成分无机环境生物群落4基本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5主要分类自然人工6生态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7主要作用8生产系统9生态价值10生态稳定生态平衡生态自我调节人类的影响11主要影响12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绿色消费13生态文化生态文学生态伦理14森林系统15生态组成16词条图册1基本理论编辑 === 早期===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家认为生物与环境是不可侵害的整体,以至后来欧德姆(E.P.Odum)认为应把生物与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研究一定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和空间分布;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等,他的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态学教学和研究有很大的影响,他本人因此而荣获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泰勒生态学奖,也是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人。[1]
=== 发展===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亚瑟·乔治·坦斯利爵士(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受丹麦植物学家尤金纽斯·瓦尔明(Eugenius Warming)的影响,明确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
坦斯利对生态系统的组成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为生态系统下了精确的定义。
=== 赛达伯格湖===赛达伯格湖
1940年,美国生态学家R.L.林德曼(R.L.Lindeman)在对赛达伯格湖(Cedar Bog Lake)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了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上的基本特点:
这也就是著名的林德曼定律。
2 == 发展历史 编辑== === 早期历史===
早在古代,中国的哲学家就阐发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重要的生态哲学思想,其中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一时期,人与生态系统的矛盾并不突出。
=== 十九世纪中期===
最早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是新英格兰作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在其1849年出版的著作《瓦尔登湖》中,梭罗对当时正在美国兴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旧日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远去表示痛心。(梭罗第1页、30~34页)梭罗在康科德四年的生活中,对本土生物做了详细的考察,以艺术的笔调记录在《瓦尔登湖》一书中。为此,梭罗被后人称为“生态文学批评的始祖”。(梭罗第1~4页)
=== 二十世纪晚期===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震惊世界的生态学著作《寂静的春天》,提出了农药DDT造成的生态公害与环境保护问题,唤起了公众对环保事业的关注。1964年,先驱卡逊去世,化工巨头孟山都化学公司颇有针对性地出版了《荒凉的年代》一书,对环保主义者进行攻击,书中描述了DDT等杀虫剂被禁止使用后,各种昆虫大肆传播疾病,导致大众死伤无数的“惨剧”。1970年4月22日,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发起并组织保护环境活动,得到了环保组织的热情响应,全美各地约2000万人参加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旨在唤起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后来,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至此,每年4月22日便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于5月5日签订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这是保护环境的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文献,是世界上第一个维护和改善环境的纲领性文件,宣言中,各签署国达成了七条基本共识;此外,会议还通过了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的建议。会议把生物圈的保护列为国际法之中,成为国际谈判的基础,而且,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保护世界环境的重要力量,使环境保护成为全球的一致行动,并得到各国政府的承认与支持。在会议的建议下,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2]1982年5月10日至18日,为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促使世界环境的好转,国际社会成员国在规划署总部内罗毕召开了人类环境特别会议,并通过了《内罗毕宣言》。在充分肯定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的基础上,针对世界环境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一些各国应共同遵守的新的原则。《内罗毕宣言》指出了进行环境管理和评价的必要性,和环境、发展、人口与资源之间紧密而复杂的相互关系。宣言指出:“(原文)只有采取一种综合的并在区域内做到统一的办法,才能使环境无害化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格罗·布莱姆·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为主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给联合国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设想:
这次会议还通过了为各国领导人提供下一世纪在环境问题上战略行动的文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议程》[4]、《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计划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非政府环保组织通过了《消费和生活方式公约》,认为商品生产的日益增多,引起自然资源的迅速枯竭,造成生态体系的破坏、物种的灭绝、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垃圾堆积。因此,新的经济模式应当是大力发展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生产,禁止为少数人服务的奢侈品的生产,降低世界消费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 === 组成成分编辑===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主要成分。不同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分为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等)、农田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其中,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各种基础物质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凉的裸地变为水草丰美的绿洲。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紧密联系,这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生态系统。
=== 无机环境===
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包含阳光以及其它所有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物质:水、无机盐、空气、有机质、岩石等。阳光是绝大多数生态系统直接的能量来源,水、空气、无机盐与有机质都是生物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 生物群落===
主条目:生物群落
一个生态系统只需生产者和分解者就可以维持运作,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作用,可以看成是一种“催化剂”。
小型生态系统
小型生态系统
4 == 基本结构 编辑==
时间结构
生态系统随时间的变动结构也发生变化。一般有3个时间长度量,一是长时间度量,以生态系统进化为主要内容;二是中等时间度量,以群落演替为主要内容;三是短时间度量。
=== 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最本质的联系是通过营养来实现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了物种间的营养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5 == 主要分类 编辑==全球生态系统分布图
全球生态系统分布图
生态系统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还可进一步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则可以分为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
=== 自然===
陆地生态系统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密度长期处于稳定。据不完全统计,热带雨林拥有全球40~75%的物种[5]。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热带雨林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热带雨林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热带雨林
特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凉短暂,最暖月平均气温不超过14℃。年降水200~300mm。
=== 水域生态系统===
湿地(wetland)
生物:浮游生物、大型藻类、鱼类、海生哺乳动物、其他无脊椎动物。
=== 淡水===
分布:河流、湖泊、池塘等。
比利时Hamois农区的夏季景观
比利时Hamois农区的夏季景观
农田(farmland)
特点:除人工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外,城市生态系统以化石燃料为直接的能量来源,开放度高。
6 == 生态功能 编辑== === 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1.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能量逐级递减。
=== 过程===
①能量的输入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是不可逆的,而且逐级递减,递减率为10%~20%。能量传递的主要途径是食物链与食物网,这构成了营养关系,传递到每个营养级时,同化能量的去向为:未利用(用于今后繁殖、生长)、代谢消耗(呼吸作用,排泄)、被下一营养级利用(最高营养级除外)。
=== 营养关系===
主条目: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捕食、寄生等关系构成的相互联系被称作食物链;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就
食物网 === 食物网===
形成了食物网。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重要形式,其中,生产者被称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被称为第二营养级,以此类推。由于能量有限,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
=== 生态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是以面积表示特定内容,按营养级至下而上排列形成的图示,因其往往呈现金字塔状,故名。常用的有三种: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生物数量金字塔。
特点:形状多样,并不总是正立。例如,几百只昆虫和数只鸟可以同时生活在一棵树上,出现“下小上大”的现象
=== 物质循环===
主条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这里的物质包括组成生物体的基础元素:碳、氮、硫、磷,以及以DDT为代表的,能长时间稳定存在的有毒物质;这里的生态系统也并非家门口的一个小水池,而是整个生物圈,其原因是气态循环和水体循环具有全球性,一个例子是2008年5月,科学家曾在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内检测到了脂溶性的农药DDT,这些DDT就是通过全球性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从遥远的文明社会进入企鹅体内的。
=== 按循环途径分类===
气体型循环(gaseous cycles)
沉积型循环发生在岩石圈,元素以沉积物的形式通过岩石的风化作用和沉积物本身的分解作用转变成生态系统可用的物质,沉积循环是缓慢的、非全球性的、不显著的循环。沉积循环以硫、磷、碘为代表,还包括硅以及碱金属元素。(吴人坚141~142)
=== 碳循环===碳循环
常见物质的循环
整个碳循环过程二氧化碳的固定速度与生成速度保持平衡,大致相等,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大量开采化石燃料,极大地加快了二氧化碳的生成速度,打破了碳循环的速率平衡,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长,这是引起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
氮循环氮循环 === 氮循环(nitrogen cycle)===
氮气占空气78%的体积,因而氮循环是十分普遍的,氮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氮循环对各种植物包括农作物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氮循环的主要流程为(可参见右图):
石油等化石燃料最终被微生物分解或被人类利用,氮元素也随之生成氮气回到大气中,历时最长的一条氮循环途径完成。
=== 硫循环硫循环硫循环(sulfur cycle)===
硫是生物原生质体的重要组分,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须元素,因而硫循环也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循环。硫循环明显的特点是,它有一个长期的沉积阶段和一个较短的气体型循环阶段,因为含硫的化合物中,既包括硫酸钡、硫酸铅、硫化铜等难溶的盐类;也有气态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硫循环的主要过程为:
磷循环(phosphorus cycle)
=== 磷循环===磷循环
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须元素,由于磷根本没有气态化合物,所以磷循环是典型的沉积循环,自然界的磷主要存在于各种沉积物中,通过风化进入水体,在生物群落循环,最后大部分进入海洋沉积,虽然部分海鸟的粪便可以将磷重新带回陆地(瑙鲁岛上存在大量的此类鸟粪),但大部分磷还是永久性地留在了海底的沉积物中无法继续循环。
=== 有害物质循环===
主条目:生物富集
生物富集对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也有重要影响,例如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就曾受到DDT生物富集的影响,1952年~1957年间,已经有鸟类爱好者观察到白头海雕的出生率在下降(卡逊第八章),随后的研究则表明,高浓度的DDT会导致白头海雕的卵壳变软以致无法承受自身的重量而碎裂。直到1972年11月31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正式全面禁止使用DDT,白头海雕的数量才开始恢复。
=== 信息传递===
主条目:生物信息传递
行为信息可以在同种和一种生物间传递。行为信息多种多样,例如蜜蜂的“圆圈舞”以及鸟类的“求偶炫耀”。
=== 作用===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活动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子也能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7 == 主要作用 编辑==
能降低自然灾害风险
美国“自然保护协会”的研究人员克里斯蒂娜·谢泼德(Christine Shepard)说,这15个高风险国家都位于热带和沿海地区,但这些国家也都同时拥有能够降低灾害风险的沿海生态系统。
8 == 生产系统 编辑==
生态系统健康与服务功能产品生产系统主要实现生态系统评价参数的生产功能,主要包括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草场状况、辐射计算、地表温度、比辐射率、地表蒸腾与蒸散量以及生态系统生产力等参数的计算,并结合上述参数及相关模型方法实现草场承载力评价功能。系统同时提供地图制作功能,将本系统生产的产品或其他系统产品制作专题图并输出为图片或打印输出。本系统相关健康与服务功能产品的生产,为生态系统健康度评价提供数据基础。[6]
系统主界面
9 == 生态价值 编辑==
简介
生态价值是区别于劳动价值的一种价值。指的是空气、水、土地、生物等具有的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它是“自然-社会”系统的共同财富。无机环境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也逐渐被人类发现。
===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一定范围内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与变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它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抑制性调节机制,例如,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食草动物瞪羚的数量增加,会引起其天敌猎豹数量的增加和草数量的下降,两者共同作用引起瞪羚种群数量下降,维持了生态系统中瞪羚数量的稳定。
=== 正反馈调节===
与负反馈调节相反,正反馈调节是一种促进性调节机制,它能打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常作用小于负反馈调节,但在特定条件下,二者的主次关系也会发生转化,赤潮的爆发就是此类例子。
恢复力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后,在原地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关系是微妙的,过于复杂的生态系统(比如热带雨林)的恢复力稳定性并不高,原因是其复杂的结构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重建,而自我调节能力过低的生态系统(比如冻原和荒漠)几乎没有恢复力稳定性,且抵抗力稳定性也很低;只有调节能力适中的生态系统有较高的恢复力稳定性,草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是比较高的。
=== 人类的影响===
人类对生态系统施加了强有力的影响,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生态系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对生态系统的重建与恢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总之,人类活动深刻影响了生态系统的运转。
=== 破坏===
①对植被的破坏
③对无机环境的污染
=== 重建与改进===
主条目: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
对生态系统进行重建关键是恢复其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主要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恢复能力,辅以人工的物质与能量投入,并进行生态工程的办法进行生态恢复。
11 == 主要影响 编辑==
自卡逊《寂静的春天》以来,轰轰烈烈的环保运动对全球的影响并不仅仅停留在生物学界。经济学、哲学以及日常生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环保运动的冲击,莱斯特·布朗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概念,哲学家也将视线投向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应运而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就提到“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远远超过学术领域,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主题。
12 == 生态经济 编辑==
主条目:生态经济学
人类本身只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以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保证。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人与自然的冲突较小,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较弱,生态环境问题还未受到重视,在1850年~1980年间,世界总人口增长2.65倍(吴人坚184),人类经济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愈来愈大,20世纪60年代后期,Herman Daly的“稳态经济”设想,就已经被认为是生态经济学的奠基性工作。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 生态产业===
生产的生态化是进行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生态产业指的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经济过程及和谐经济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吴人坚292)生态产业的特点可以通过与传统企业的对比来体现:
(吴人坚293~294,有删节)
=== 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生态经济建设的又一重要环节。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物种环境的保护等。
主要特征:简朴、摈弃过度消费与过度包装、使用绿色材料与绿色食品
13 == 生态文化 编辑== === 生态文学===
环保运动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文学上。生态文学是一种反映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文学,在生态文学中,生态环境不再是一种背景或工具化的存在,而是主题的一部分。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 生态伦理===
背景
从生态系统的价值论证人保护生态的伦理责任是不充分的。生态问题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自身生活世界的问题,据马克思的分析,“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自然界不在社会之外,而在社会之中,即,自然不在人之外,而在人之中,人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就是对自身存在的责任。这一本体论是生态伦理的基础。
14 == 森林系统 编辑==
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自然生态科学。
15 == 生态组成 编辑==
分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等生态系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生物量最高的生态系统。
森林的主要组成是树木,树木生长期长,有些树种的寿命很长。在中国,千年古树,屡见不鲜。据资料记载,苹果树能活到100~200年;梨树能活300年;核桃树能活300~400年;榆树能活500年;桦树能活600年;樟树、栎树能活800年;松、柏树的寿命可超过1000年。树木生长期长,从收获的角度看,好像不如农作物的贡献大。但从生态的角度看,却能够长期地起到覆盖地面、改善环境的作用。正因为森林生态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这样的优势,所以森林对环境的影响面大,持续期长,防护作用强大,效益显著。
16词条图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参考资料:
1.
32,0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