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汉南区

增加 10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汉南区 ''' [[ 武汉市 ]] 辖区,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位于市境西南部,东经113°45′0〞-114°06′15〞,北纬30°11′03〞-30°11′20〞。东南与江夏区、嘉鱼县隔 [[ 长江 ]] 相望,西、西南与 [[ 仙桃市 ]] [[ 洪湖市 ]] 以东荆河为界,北倚通顺河和大军山与蔡甸区毗邻。总面积287平方千米。总人口10.9万人(2011年末)。全区辖4个街道:纱帽街道、东荆街道、湘口街道、邓南街道。区政府驻纱帽街道纱帽正街109号。
境内地势平坦,呈东南高西北低,河湖交错,港汊密布,仅东北部有少数岗丘。东南临长江,通顺河由西南向东流入长江。历史上曾是 [[ 江汉平原 ]] 泛区的边缘地带,1949年后相继建东城垸堤、汉南垸堤、东荆河堤和长江干堤,进行垦殖、排灌等综合治理。年均 [[ 降水 量1233 量]]1233 毫米,年均温16.6℃。汉洪公路横贯区境,距318国道22千米,水运畅通。名胜古迹有纱帽山遗址<ref>[https://www.sohu.com/a/191307325_692842 揭开汉南纱帽山遗址“汉阳人”的神秘面纱] ,搜狐,2017-09-11</ref>。出土有石器、 [[ 陶器 ]] 、铜器、兽骨、卜骨等商周文化遗物。
==历史沿革==
今汉南区辖境,1949年5月前属汉阳县的新滩乡和合成乡,同年将两乡合并成立汉阳县新滩区。1956年12月新滩区改称邓南区。1957年10月,孝感地区在邓南区所辖东城垸围堤垦荒,建立东城垸 [[ 农场 ]] 。1966年9月,东西湖农管局围垦汉南垸,建立汉南农场。
1978年3月,东城垸农场划属武汉市,与汉南农场组成武汉市汉水南部的农场区,设立武汉市汉南农场管理局,以长江北岸、东荆河以南,划属汉南农场管理局管理。将原东城垸农场 [[ 东荆河 ]] 北岸的长江分场(后更名为桐湖农场)划属汉阳县(现蔡甸区),将东荆河南岸的南丰、东荆、王家寨三个分场合并成东城垸农场,将纱帽、乌金两个分场合并为乌金农场,将汉南农场分为汉南农场和银莲湖农场。1979年(一说1977年冬),境内的汉阳县邓南公社划入代管,设陡埠、大咀、邓南、水洪4个公社。
1984年1月设立汉南区(1985年2月18日湖北省政府正式批准),区 [[ 政府 ]] 驻地为纱帽,与汉南农场管理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成立汉南区后,将乌金农场的纱帽镇(自然镇)和程家山、朱家山两个大队合并设立纱帽镇。1984年5月,陡埠、大咀、邓南、水洪4个公社撤社建乡。1985年在4个农场设立区政府办事处。1986年,撤销陡埠乡,所辖村划入纱帽镇;撤销邓南乡,设立邓家口镇。1997年12月,撤销纱帽镇,设立纱帽街道。
2000年 [[ 第五次人口普查]]<ref>[https://www.sohu.com/a/393655541_1202100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回顾] ,搜狐,2020-05-07 </ref>,汉南区总人口98901人,其中:纱帽街道53956人,邓家口镇6819人,大咀乡5636人,水洪乡6938人,东城垸农场7318人,乌金农场4921人,汉南农场8024人,银莲湖农场5289人。
2010年 [[ 第六次人口普查 ]] ,汉南区常住总人口114970人,其中:纱帽街道71724人,邓南街道13690人,东荆街道13963人,湘口街道15593人。
2011年末,全区总面积287平方千米, [[ 户籍 ]] 总人口109309人,其中非 [[ 农业 ]] 人口28449人。辖4个 [[ 街道 ]] ,13个社区、53个行政村。(武汉年鉴2012数据)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245,3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