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麻江县

增加 12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麻江县.jpeg|有框|右|<big>麻江县(电话会议)</big>[http://www.majiang.gov.cn/xwzx/zwyw/202103/W020210329418012845006.JPG 原图链接][http://www.majiang.gov.cn/xwzx/zwyw/202103/t20210329_67604590.html 来自 麻江县人民政府网 的图片]]]
''' 麻江县 '''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辖县。位于 [[ 贵州省 ]] 中东部,黔东南州西部。总面积1222.4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2012年)。有苗、侗、汉、布依等民族,以苗族、 [[ 布依族 ]] 为多。全县辖5个镇、1个民族乡:杏山镇、谷硐镇、宣威镇、龙山镇、贤昌镇、坝芒布依族乡。县 [[ 政府 ]] 驻杏山镇解放路。【注:下司、碧波2镇划出后,全县面积人口数据有待更新】
地处 [[ 云贵高原 ]] 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境内 [[ 河流 ]] 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马尾江、重安江。森林覆盖率51.59%。矿藏有煤、重晶石、铅锌矿、铁矿、磷矿、硅石、 [[ 石灰石 ]] 、白云石等。黔桂铁路、湘黔铁路、G75兰海高速、G60凯麻高速、210国道、320国道过境。旅游以民族风情为主。
==历史沿革==
元置麻峡县,明初置麻哈长官司,明弘治七年(1494)改置麻合州。1913年改为麻哈县,以 [[ 清水江 ]] 支流麻哈江流贯县境,故名。1930年改为麻江县,1958年并入凯里县,1961年复置麻江县。
1996年,麻江县辖辖4个镇、5个乡(其中3个 [[ 民族 ]] 乡):杏山镇、谷硐镇、下司镇、宣威镇、龙山乡、碧波乡、贤昌布依族乡、景阳布依族乡、坝芒布依族乡。县政府驻杏山镇。
2000年 [[ 第五次人口普查 ]] ,麻江县总人口203481人,其中:杏山镇42646人,谷硐镇16446人,下司镇30609人,宣威镇34141人,碧波乡22590人,龙山乡16571人,贤昌乡16984人,坝芒乡14988人,景阳乡8506人。
2003年末,麻江县总人口22.01万人;非 [[ 农业 ]] 人口1.4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5.79万人,占总人口的75.15%。辖4个镇、5个乡(其中3个 [[ 布依族 ]] 乡),129个村委会(其中有5个村委会由凯里开发区代管)、7个居委会。
2007年末,麻江县总面积1222.4平方千米,总人口22.56万人,其中 [[ 少数民 族18族]]18.18万人,非农业人口1.64万人,辖4个镇、5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杏山镇、谷硐镇、下司镇、宣威镇、碧波乡、龙山乡、贤昌布依族乡、坝芒布依族乡、景阳布依族乡。共有84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
2010年 [[ 第六次人口普查 ]] ,麻江县常住总人口167641人,其中:杏山镇43147人,谷硐镇13569人,下司镇25490人,宣威镇24878人,碧波乡18121人,龙山乡12476人,贤昌布依族乡12394人,坝芒布依族乡11084人,景阳布依族乡6482人。2010年末,麻江县常住人口16.78万人。
2011年末,麻江县面积1222.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6.52万人, [[ 户籍 ]] 人口58660户214572人, [[ 农业 ]] 人口197040人,非农业人口17532人,辖4个镇、5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7个居委会、84个行政村(其中5个村由凯里经济开发区代管),451个村民小组、18个居民小组。
2012年10月30日,黔东南州召开凯麻同城化委托代管乡镇街道协议签订仪式:将麻江县下司镇委托凯里经济开发区代管(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将麻江县碧波乡委托炉碧经济开发区代管。
2013年5月24日,省 [[ 政府 ]] 批复同意:撤销景阳布依族乡、谷硐镇,设置新的谷硐镇(黔府函[2013]115号);碧波乡、龙山乡、贤昌布依族乡撤乡设镇(黔府函[2013]120号)。调整后,全县辖7个镇、1个民族乡:杏山镇、谷硐镇、下司镇、宣威镇、碧波镇、龙山镇、贤昌镇、坝芒布依族乡。县政府驻杏山镇解放路。
2014年9月15日,《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关于同意将麻江县下司镇、碧波镇行政区域划归凯里市管辖的批复》(黔府函[2014]184号)同意将麻江县下司镇、碧波镇整建制划归凯里市管辖,原下司镇、碧波镇 [[ 行政区域 ]] 和政府驻地不变,凯里市、麻江县行政区域界线做相应变更。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245,0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