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607
次編輯
變更
富宁县
,创建页面,内容为“富宁县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辖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与越南河江省接壤,东部和北部分别与广西右江、西林、田林、那…”
富宁县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辖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与越南河江省接壤,东部和北部分别与广西右江、西林、田林、那坡、靖西五县(区)毗邻,西与文山州的广南、麻栗坡两县相连。总面积5459平方千米。总人口44万人(2012年末)。有壮、汉、苗、彝、瑶、仡佬等民族。全县辖6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新华镇、归朝镇、剥隘镇、里达镇、田蓬镇、木央镇、板仑乡、谷拉乡、者桑乡、那能乡、洞波瑶族乡、阿用乡、花甲乡。县政府驻新华镇。
地势西南高而岩溶峰丛,东北低而土山起伏连绵,最高海拨1851.1米,最低海拨142米。境内山高坡陡,地势狭窄,山区面积占96%,石山区又占山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境内水系有5大干流,大小支流29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9.3℃,年降水量1184.1毫米,无霜期321天。矿藏有煤、锑、铁、钛、锰、铝、锌、铜、钴、镍等。323国道横贯县境。景点有有青华洞、普阳瀑布等。特产有剥隘七醋等。
==历史沿革==
富宁县因元时曾于此置过安宁州,后又将安宁州并入富州,故名。秦时属句町部族。西汉元鼎六年(前110)置牂牁郡,在富宁、广南及右江上游设句町县。东汉属益州牂牁郡句町县。三国蜀汉属益州兴古郡句町县。西晋至南朝梁属宁州兴古郡。北朝周属南宁州。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隶南宁州都督府,唐中叶隶岭南道邕州为僚子部。宋初属邕州,皇祜五年(1053)后为特磨道地,属广南西路(今广南、富宁和滇东南)。元至元年间置广南西路宣抚司,改属云南行省,后改置广南西路宣慰司;至元十三年(1276)置富州、安宁州、罗佐州,属广南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广南府,属云南布政司,裁罗佐州、安宁州入富州。洪武十七年(1384)建富州城,治所在普厅(今县城),崇祯中州治所移驻皈朝(今归朝镇驻地),仍称富州,又称土富州。清沿明制,为富州,属广南府。顺治十八年(1661),改土归流。雍正八年(1730)7月,广南府属迤东道。乾隆三十六年(1771)设广南府分防普厅塘经历,驻普厅。光绪十三年(1887),置临安开广道(治蒙自县),广南府属之。光绪二十八年(1902)富州治所从皈朝移驻普厅,称富州厅抚彝府,同时改普厅塘经历为巡检,移驻剥隘(今剥隘镇),仍属广南府。
民国2年(1913)4月,改富州县,属蒙自道。民国16年(1927)1月,富州县改为富宁县。民国18年(1929),废蒙自道直属省。民国31年(1942),隶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驻文山县)。民国37年(1948),隶第四行政督察区(驻砚山县)。1950年富宁县属文山专区。1957年5月2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9次会议决定设置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1965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复: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改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属文山州。
明初安宁、罗佐并入富州统一,置九哨,即普厅、花架、阿用、洪帮、板仑、架街、归朝、田蓬、普梅,十八夕,即新华的安定,归朝的乌落(孟村),谷拉的沁村(新村),者桑、百部,剥隘的坡戈、坡怀、者仪、者宁、西宁、剥隘、那良、百峨,那能的那南(那能)、那瓜,洞波的百江、板平、腊山。
1957年,田蓬、木央、睦伦、里达、郎恒划入富宁。1958年改为人民公社体制,全县辖10个公社。1984年,公社改为区(镇)即新华镇、城关区、谷拉区、归朝区、者桑区、剥隘区、那能区、阿用区、花甲区、洞波区、里达区、睦伦区、木央区、田蓬区、郎恒区。1988年,进行区乡体制改革,全县5镇10乡,即新华镇、板仑乡、归朝镇、谷拉乡、者桑乡、剥隘镇、那能乡、洞波瑶族乡、阿用乡、花甲乡、里达镇、睦伦乡、木央乡、田蓬镇、郎恒乡。
1996年,全县面积5352平方千米,人口约36.6万人。辖5个镇、10个乡:新华镇、里达镇、归朝镇、剥隘镇、田蓬镇、睦伦乡、花甲乡、那能乡、谷拉乡、者桑乡、洞波瑶族乡、木央乡、阿用乡、板仑乡、郎恒乡。县政府驻新华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富宁县常住总人口382913人,其中:新华镇47125人,归朝镇39262人,剥隘镇20288人,里达镇21027人,田蓬镇32961人,板仑乡24738人,谷拉乡24091人,者桑乡14740人,那能乡18303人,洞波瑶族乡36014人,阿用乡17323人,花甲乡21566人,睦伦乡17814人,木央乡29042人,郎恒乡18619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富宁县常住总人口407537人,其中:新华镇67976人,归朝镇38960人,剥隘镇21171人,里达镇21858人,田蓬镇51985人,木央镇50276人,板仑乡24599人,谷拉乡22499人,者桑乡14345人,那能乡18138人,洞波瑶族乡35702人,阿用乡17906人,花甲乡22122人。
2014年,剥隘镇、田蓬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地势西南高而岩溶峰丛,东北低而土山起伏连绵,最高海拨1851.1米,最低海拨142米。境内山高坡陡,地势狭窄,山区面积占96%,石山区又占山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境内水系有5大干流,大小支流29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9.3℃,年降水量1184.1毫米,无霜期321天。矿藏有煤、锑、铁、钛、锰、铝、锌、铜、钴、镍等。323国道横贯县境。景点有有青华洞、普阳瀑布等。特产有剥隘七醋等。
==历史沿革==
富宁县因元时曾于此置过安宁州,后又将安宁州并入富州,故名。秦时属句町部族。西汉元鼎六年(前110)置牂牁郡,在富宁、广南及右江上游设句町县。东汉属益州牂牁郡句町县。三国蜀汉属益州兴古郡句町县。西晋至南朝梁属宁州兴古郡。北朝周属南宁州。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隶南宁州都督府,唐中叶隶岭南道邕州为僚子部。宋初属邕州,皇祜五年(1053)后为特磨道地,属广南西路(今广南、富宁和滇东南)。元至元年间置广南西路宣抚司,改属云南行省,后改置广南西路宣慰司;至元十三年(1276)置富州、安宁州、罗佐州,属广南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广南府,属云南布政司,裁罗佐州、安宁州入富州。洪武十七年(1384)建富州城,治所在普厅(今县城),崇祯中州治所移驻皈朝(今归朝镇驻地),仍称富州,又称土富州。清沿明制,为富州,属广南府。顺治十八年(1661),改土归流。雍正八年(1730)7月,广南府属迤东道。乾隆三十六年(1771)设广南府分防普厅塘经历,驻普厅。光绪十三年(1887),置临安开广道(治蒙自县),广南府属之。光绪二十八年(1902)富州治所从皈朝移驻普厅,称富州厅抚彝府,同时改普厅塘经历为巡检,移驻剥隘(今剥隘镇),仍属广南府。
民国2年(1913)4月,改富州县,属蒙自道。民国16年(1927)1月,富州县改为富宁县。民国18年(1929),废蒙自道直属省。民国31年(1942),隶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驻文山县)。民国37年(1948),隶第四行政督察区(驻砚山县)。1950年富宁县属文山专区。1957年5月2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9次会议决定设置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1965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复: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改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属文山州。
明初安宁、罗佐并入富州统一,置九哨,即普厅、花架、阿用、洪帮、板仑、架街、归朝、田蓬、普梅,十八夕,即新华的安定,归朝的乌落(孟村),谷拉的沁村(新村),者桑、百部,剥隘的坡戈、坡怀、者仪、者宁、西宁、剥隘、那良、百峨,那能的那南(那能)、那瓜,洞波的百江、板平、腊山。
1957年,田蓬、木央、睦伦、里达、郎恒划入富宁。1958年改为人民公社体制,全县辖10个公社。1984年,公社改为区(镇)即新华镇、城关区、谷拉区、归朝区、者桑区、剥隘区、那能区、阿用区、花甲区、洞波区、里达区、睦伦区、木央区、田蓬区、郎恒区。1988年,进行区乡体制改革,全县5镇10乡,即新华镇、板仑乡、归朝镇、谷拉乡、者桑乡、剥隘镇、那能乡、洞波瑶族乡、阿用乡、花甲乡、里达镇、睦伦乡、木央乡、田蓬镇、郎恒乡。
1996年,全县面积5352平方千米,人口约36.6万人。辖5个镇、10个乡:新华镇、里达镇、归朝镇、剥隘镇、田蓬镇、睦伦乡、花甲乡、那能乡、谷拉乡、者桑乡、洞波瑶族乡、木央乡、阿用乡、板仑乡、郎恒乡。县政府驻新华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富宁县常住总人口382913人,其中:新华镇47125人,归朝镇39262人,剥隘镇20288人,里达镇21027人,田蓬镇32961人,板仑乡24738人,谷拉乡24091人,者桑乡14740人,那能乡18303人,洞波瑶族乡36014人,阿用乡17323人,花甲乡21566人,睦伦乡17814人,木央乡29042人,郎恒乡18619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富宁县常住总人口407537人,其中:新华镇67976人,归朝镇38960人,剥隘镇21171人,里达镇21858人,田蓬镇51985人,木央镇50276人,板仑乡24599人,谷拉乡22499人,者桑乡14345人,那能乡18138人,洞波瑶族乡35702人,阿用乡17906人,花甲乡22122人。
2014年,剥隘镇、田蓬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