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盈江县

增加 20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盈江县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北部,东经97°31′-98°16′、北纬24°24′-25°20′。东北与腾冲县接壤,东南与梁河县接壤,南与陇川县接壤,西、西北、西南与缅甸为界。总面积4429平方千米。总人口29万人(2012年末)。全县辖8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平原镇、旧城镇、那邦镇、弄璋镇、盏西镇、卡场镇、昔马镇、太平镇、新城乡、油松岭乡、芒章乡、支那乡、苏典傈僳族乡、勐弄乡、铜壁关乡。县政府驻平原镇永胜路花园巷6号,距州府芒市153千米,距省会昆明735千米,距缅甸密支那197千米。
境内中、低山与宽谷盆地交错相间,大盈江自东向西南流经县境,出国境后注入伊洛瓦底江。县城小平原海拔826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立体气候特点。年均温19.3℃,年降水量1464毫米。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有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鹿角蕨。金属矿藏有锡、钨、铅等,非金属矿藏有翡翠、玛瑙、白云母、绿柱石等。国家和省商品粮基地县。云南省荔枝基地。由铜壁关乡出境的公路与缅甸联邦史迪威公路连接,还有盈(江)八(莫)公路。古迹允燕佛塔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有虎跳石、中国橡胶母树 <ref>[https://www.sohu.com/a/274614183_100137388 中国第一棵橡胶树] ,搜狐,2018-11-12</ref> 、明古关遗址等名胜古迹。
==历史沿革==
明洪武十五年(1382)镇西路改置镇西府,属布政司,后为麓川平缅宣慰司兼并;洪武年间南赕省入镇西府。永乐元年(1403)置干崖长官司,直属云南都司,正统三年(1438)改属金齿军民卫;正统九年(1444)升为干崖宣抚司,仍属布政司。正统十四年(1449)析干崖宣抚司置盏达副长官司,属干崖宣抚司。清顺治十七年(1661),干崖宣抚司及下辖盏达副宣抚司划归永昌府。雍正八年(1730)7月,永昌府属迤西道。嘉庆二十五年(1820)10月,升永昌府属腾越州为腾越直隶厅,将干崖、盏达(副)宣抚司划归腾越厅。道光二年(1822)9月,降腾越直隶厅为散厅,复属永昌府。
民国元年(1912),干崖宣抚司改为干崖弹压委员,盏达副宣抚司改为盏达弹压委员。民国5年(1916),干崖弹压委员并入户撒长官司,改为干崖行政委员;盏达弹压委员改为盏达行政委员;干崖、盏达行政区属腾越道。民国18年(1929),裁腾越道,设立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公署,干崖、盏达行政区属之。民国21年(1932)干崖、盏达改设为盈江、莲山设治区(1935年6月批准),隶属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民国29年(1940)废第一殖边督办公署,改设腾龙边区行政督察区(一说为1938年),盈江 <ref>[https://www.sohu.com/a/447292996_716016 多情盈江 魅力十足],搜狐,2021-01-28</ref> 、莲山设治局属之。民国31年(1942),盈江、莲山设治区属第六行政督察区(驻腾冲县,1943年驻地迁保山县)。民国37年(1948),盈江、莲山设治区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驻腾冲县)。
1949年12月上旬,莲山设治局起义。1950年5月,盈江、莲山解放。1951年12月,成立盈江县各民族联合政府;1952年1月,成立莲山县各民族联合政府。1952年11月21日政务院批准:撤销莲山设治区、盈江设治区,设立莲山县、盈江县。1954年9月11日,政务院批准:设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地级),莲山县、盈江县属德宏自治区。1955年6月,曾先后直属于保山专区和德宏区(州)管辖的盏西区划归盈江县。
248,3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