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潼川镇

增加 2,22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潼川镇.jpg|thumb|right|潼川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8/9c746e5eecbe433bb459bb25b8290c80.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91938702_120076282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潼川镇'''因古为潼川府治地而名,现为三台县人民政府驻地。潼川镇建制历史悠久,东汉为郪县(治今郪江镇)平阳乡,南朝刘宋元嘉九年(423)分广汉郡置新城郡、北伍城县,郡、县治所即为今县城潼川镇。隋置梓州,唐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治地[[宋]]、[[元]]、[[明]]、清为潼川府路,以及州、府、县治地。
潼川镇地处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四川省特大镇之一,列绵阳市近郊综合经济评价前三强。潼川镇位于中国川中丘陵区,涪、凯两江交汇处,东经105°5′,北纬31°6′。东距南充202公里,北距绵阳63公里,西距德阳82公里、成都153公里,南距重庆340公里,幅员面积85.5平方千米,辖6个办事处、33个村、15个居委会,总人口156752人(2017),耕地面积44805亩。<ref>[http://tianqi.moji.com/liveview/picture/72228258 潼川镇] </ref>
[[File:潼川镇1.jpg|thumb|right|潼川镇1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22/c72ee4be72b8492189c6523f3a3d7ac6.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26144649_389931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基本概述==
潼川镇地处三台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北距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58公里,西离省会成都153公里,东距重庆300公里,幅员面积85.5平方千米,是历代州、路、府、县治所,是川西北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通道,自古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的美誉。全镇辖5个办事处,30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蔬菜农场,总人口156752人(2017),财政收入20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7亿元,属四川省特大镇之一,列绵阳市近郊型综合经济实力前三强,四川省前百强。镇上围绕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依托天府肉鹅、凤阁生猪、柳林韭葱、广化鲜奶、橙园香菜等为代表的五大优质农产品,探索近郊型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File:潼川镇8.jpg|thumb|right|潼川镇8 [http://pic3.newssc.org/upload/ori/0008000000000/20190929/1569737280222.jpg 原图链接] [http://my.newssc.org/system/20190929/002767744.html 图片来源于四川新闻网] ]]
'''位置境域'''
潼川镇地处涪江、凯江两江交汇处,位于北纬31°01′17″~31°08′36″,东经105°01′40″~105°10′03″。东以涪江河为界,与东塔镇、百顷镇隔河相望;东南与中新镇相邻,南与断石乡相邻,西南与古井镇毗邻,西与乐安镇相连,西北与灵兴镇交界,东北与北坝镇为邻。镇政府驻北泉路42号,邮编621100,东距南充202公里,北距绵阳63公里,西距德阳82公里、成都153公里,南距重庆340公里,行政区域面积85平方公里。
[[File:潼川镇9.jpg|thumb|right|潼川镇9 [http://www.myrb.net/upload/2020/5/1675430435.jpg 原图链接] [http://www.myrb.net/html/2020/news/5/244601.html 图片来源于绵阳新闻网] ]]
'''建置沿革'''
至此,潼川镇辖城关、长坪、广化、禾加、慕禹5个办事处。
[[File:潼川镇2.jpg|thumb|right|潼川镇2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19%2F03%2F21%2F5630fde26fc445e0a5051ed26cbaab16.jpe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AQK961O05376JEQ.html 图片来源于网易首页网] ]]
==行政区划==
除上述需要调整设置的村(社区)外,本镇管辖的其他村(社区)建制不作调整,将凯涪社区名称变更为古城社区,将花园社区名称变更为南寺坝社区。<ref>[https://www.sohu.com/a/442898897_120054246 行政区划] </ref>
[[File:潼川镇3.jpg|thumb|right|潼川镇3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8/21ad4d98177d493db24553a9a6393924.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91938702_120076282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改革开放==
三台县潼川镇属四川省几个特大镇之一,镇机关地处三台县城,潼川镇辖城区、广化、长坪、禾加、慕禹五个办事处。有11个社区,30个村,248个居民小组,296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85.5平方千米,辖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58人,有耕地面积2489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8亩,植被面积2852公顷,森林面积278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3.9%。东邻东塔镇、新德镇,南连中新镇、断石乡、玉林乡,西与古井镇、乐安镇相连,北与灵兴镇、北坝镇接壤。2007年1至10月,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18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2%;工业总产值实现5.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8.7%;农业总产值实现1.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4.6%;工业增加值实现94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82元,同比增长95.3%;粮食生产实现了突破性增长,总产突破27062吨,同比增长26.6%。<ref>[http://hld.wenming.cn/syjj/dfcz/zq/201512/t20151218_3031234.shtml 改革开放] </ref>
[[File:潼川镇4.jpg|thumb|right|潼川镇4 [http://p4.itc.cn/images01/20201219/a06a7c3d1e814a62a14e29ae5a80dc4c.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439303749_424926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历史悠久==
大力招商引资,工业独具特色。制定了工业工作五年发展规划,认真研究并大力实施了以“优惠政策,让让投资者动心;优质服务,让投资者省心;关心体贴,让投资者舒心;诚信待人,让投资者放心;依法保护,让投资者安心”的招商引资“五心工程”。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在继续培育壮大化工、机械、家具、建材、食品、轻纺等六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引进了投资500万元的国能秸秆生物发电、投资投资4000余万元的欧亚木业、投资1.2亿元的佳禧印染等众多工业投资项目,有的工业项目已竣工即将投产,这必将对今后潼川工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f>[https://cq.focus.cn/zixun/800efd86f9304361.html 历史悠久] </ref>
[[File:潼川镇5.jpg|thumb|right|潼川镇5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219/ece2495552f34af78c0339af26a2a4d9.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439303749_424926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经济发展==
潼川镇是三台县城乡结合的省级一类镇。2000年来,潼川镇立足城乡结合的优势,大力实施“开放立镇、工业强镇、产业富民”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发展工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潼川”三大重点,潼川镇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潼川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亿,工业总产值实现5.31亿,工业增加值实现1.29亿;农业总产值实现2.16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809元,达到4227元;粮食生产实现了突破性增长,总产突破27062吨。潼川镇工业基础更加雄厚,农业特色日益突显,产业亮点纷呈。<ref>[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794016189/1000经济发展] </ref>
[[File:潼川镇6.jpg|thumb|right|潼川镇6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01/b324a5b8d83b4323a4f3a65c9ba3910a_th.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123150460_355515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发展前景==
古城墙为清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公元1767年—1770年)在明代城垣基址上按府城规格扩建的(因此时已是潼川府城)。南门城楼及门洞和东门门洞保存完好。南门和东门城墙高6米、厚9.8米;门洞分内洞和外洞,外洞高4米、拱跨3米,内洞高4.5米、拱跨3.6米,均为纵联式券拱;城墙周长1.2米、高和宽0.3—0.35米的条石垒砌。南门城楼为木结构重檐歇山顶,梁架为抬梁穿逗混用式,九架梁前后单双步梁分心用九柱,中柱两旁立柱密集,柱间最近距离仅0.38米;城楼面阔五间共12米,进深八间共6.8米,脊高7.5米,建筑面积81.6平方米。东门外门洞间双扇铁皮木质城门基本保持完好。南门至东门再至北门段城墙有部分保存完好,南门至老西门段大部分城墙保存完好,现存城墙总长度超过2.5公里。1996年,古城墙和东、南城门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DIE0E85F0514CFJG.html 发展前景] </ref>
[[File:潼川镇7.jpg|thumb|right|潼川镇7 [http://p3.itc.cn/images01/20200613/cb67c5c5b1914753ba3f40ca7fe45634.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401628121_120361103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28,9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