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曾成伟

增加 4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big>曾成伟</big>''' <p style="text-indent:2em;">
(公元1958年-- ), [[ 四川 ]][[ 成都 ]] 人, [[ 祖籍 ]] 四川简阳,现代川派琴家。为川派名家[[喻绍泽]]外孙,少承家学,师从喻绍泽学琴。其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历任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中国音协会员、 [[ 中国古琴学会 ]] 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乐器制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琴会常务理事、成都“锦江琴社”社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与制作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p style="text-indent:2em;">精于斫琴。其所斫之琴具有雄、宏、松、透的特点。曾有人将“曾琴”与古代“雷琴”相提并论。
==个人经历==
<p style="text-indent:2em;">曾成伟,1958年4月18日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 [[ 古琴 ]] 演奏家、制作家。
<p style="text-indent:2em;">现为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中国音协会员、中国琴会常务理事、成都“锦江琴社”社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与制作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p style="text-indent:2em;">曾成伟毕业于 [[ 四川音乐学院 ]] 。他十五岁师从外祖父、“蜀派”著名琴家喻绍泽研习古琴,为蜀派古琴大师张孔山第六代传人,也是当今最具代表性的蜀派琴家之一。   
<p style="text-indent:2em;">三十多年的古琴生涯,使曾成伟不仅很好地继承了蜀派古琴艺术的传统特色,同时也形成了个人的演奏风格。其琴风稳健豪放、实而不华,音色淳朴清丽,下指稳重而又干净利落,无一丝俗气。既有文人凝重典雅、不事小巧的气韵,又兼音乐家技法精准、演绎严谨的功力。   
<p style="text-indent:2em;">他的演奏神形兼备,雅俗共赏,代表曲目有:《流水》、《佩兰》、《秋水》、《孔子读易》、《孤馆遇神》等。   
<p style="text-indent:2em;">近年来,他在 [[ 香港 ]] [[ 北京 ]] [[ 南京 ]] 、成都等地音乐厅举行了十余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并多次应邀出国演出、讲学。出版发行有《蜀中琴韵》、《忆故人》、《中国古琴》等个人专辑,还发表了《蜀派古琴源流及艺术特色》、《琴诗的意境》等文著,是当今最具代表性的蜀派古琴家。   
==有序传承==
<p style="text-indent:2em;">“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成都会弹古琴的就十余人,1995年的时候,超过八十。而现在,成都操琴之人已有三千余人,数目在全国都属前列。所以假如有机会申报,成都很有可能成为古琴之都。”
<p style="text-indent:2em;">古琴流派形成于明清时期,从古琴艺术传承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蜀派古琴,其历史却可追溯到汉代。据历史记载,蜀派琴人,远有司马相如、扬雄、李白、苏轼父子;近有张孔山、顾玉成、喻绍泽等,名家辈出。蜀派琴曲,最负盛名者当数《高山》《流水》。
<p style="text-indent:2em;">据悉,在 [[ 上海世博会 ]] 期间,曾成伟和儿子曾在上海举办演奏会,门票不到三天就被抢购一空。从他手中教出来的很多学生,还有很多来自我国香港以及英国、美国等地。
<p style="text-indent:2em;">“作为当代本土演奏家我们有责任传承古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作为蜀派古琴大师张孔山第六代传人,曾成伟同时也肩负着传承蜀派古琴的重任。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