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7
次編輯
變更
明昭陵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明昭陵'''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twgreatdaily.com/imgs/image/175/1759975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2081031 圖片來自今天頭條]
</small>
|}
'''明昭陵'''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是[[明世宗]]第三子,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为裕王,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即帝位,隆庆六年(1572)去世。[[昭陵]]是[[明穆宗|明穆宗朱载坖]]与三位妻子——[[孝懿庄皇后|王妃李氏]]、[[孝安皇后|皇后陈氏]]、[[孝定太后|贵妃李氏]]的合葬墓。该陵第一次形成了“哑巴院”形制,影响了此后的明朝诸陵及清朝入关以后的多座陵墓。<ref>[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2081031 閉園整修兩年,重新開放的明昭陵],今天頭條,2019-06-05</ref>
==基本信息==
*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所在: 中國北京市昌平區
*分類:古墓葬
*時代:明
*編號:1-178
*登錄:1961年
==历史沿革==
*原址曾是[[明世宗]]朱厚熜为安葬生母[[慈孝獻皇后|蒋氏]]并迁葬生父[[朱佑杬|明睿宗朱祐杬]]而选定的陵址,并兴建陵宫,后因朱厚熜在纯德山视阅后认为此地风水优于的大峪山,罢迁陵念头而被搁置。
*安葬[[明穆宗]]朱載坖及三位皇后的昭陵,早年施工不周,完工後一年,建築便出現了[[地基]]沉陷的問題。1574年,昭陵神宮監官[[陶金 (明朝)|陶金]]等上奏說:「六月以來,陰雨二日,本陵棱恩門裡外磚石沉陷。」1575年正月,[[明神宗]]不得不委派{{cn|time=2018-03-31|[[工部侍郎|工部左侍郎]][[陳一鬆]]}}等提督再修昭陵。第一次興建地面建築,共動用[[庫銀]]390,932兩,仍未計算當中木植、[[白城磚]]、[[大石窩]]等費用。後來又有戶、兵二部動用110,119銀兩,總計501,050銀兩。其中;[[營繕司]]又用204,422銀兩,虞衡司 13,145兩,都水司118,854兩,屯田司164,628兩。
*第二次修葺的費用,文獻中沒有明確記載,但據《[[明熹宗實錄]]》記載,前後兩次修建共用銀150餘萬兩。這還不算[[嘉靖]]時營建玄宮的費用。如算上嘉靖年間營陵的費用,其總用度至少在200萬兩以上,當時[[隆慶]]年間一年的財政總收入亦只有230餘萬兩。
*由於營建昭陵需要龐大的錢糧開支,工部庫銀匱乏到了極點。萬曆二年(1574年)八月修繕涿州橋,工部拿不出銀兩,兵部派不出軍匠,最終輔臣[[張居正]]請求明神宗懇請太后解囊捐銀,僱工修建。
*1644年明楼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三月五日,裬恩殿和两庑配殿又遭雷击起火,陵卒拼命扑救,只救下了两庑配殿,裬恩殿被彻底烧毁。乾隆年间,两庑配殿和裬恩门又相继残坏。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重修昭陵明楼、裬恩门、裬恩殿。
*修葺后的昭陵建筑由旧制的上檐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重昂五踩斗拱改成了上下檐均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明楼内还增加了条石券顶。裬恩殿保持面阔五间原制,尺度由30.38米缩小至23.3米;进深由四间改为三间,尺度由16.77米缩小为11.92米。裬恩门面阔由18.44米缩小为12.52米,进深由8.04米缩小为6.77米。左右配殿没有重建。神功圣德碑亭没有重建,只在碑石周围旧亭基上修建了一周宇墙。此后再未修葺。
*1985年6月十三陵特区开始筹备昭陵的复原修缮工程,1987年4月正式动工。更换了明楼木架结构和瓦饰,重建裬恩殿、裬恩门、两庑配殿、神功圣德碑亭、宰牲亭、神厨库。1990年8月,完成了宰牲亭、神厨库以外的全部工程,9月1日对外开放。
*1992年,宰牲亭、神厨库也相继竣工。
==外部連結==
*[https://3g.163.com/v/video/VRVOMT59G.html 明昭陵葬着哪位年轻的帝王,进入帝陵怎么走才对,石五供是什么]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明昭陵'''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twgreatdaily.com/imgs/image/175/1759975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2081031 圖片來自今天頭條]
</small>
|}
'''明昭陵'''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是[[明世宗]]第三子,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为裕王,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即帝位,隆庆六年(1572)去世。[[昭陵]]是[[明穆宗|明穆宗朱载坖]]与三位妻子——[[孝懿庄皇后|王妃李氏]]、[[孝安皇后|皇后陈氏]]、[[孝定太后|贵妃李氏]]的合葬墓。该陵第一次形成了“哑巴院”形制,影响了此后的明朝诸陵及清朝入关以后的多座陵墓。<ref>[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2081031 閉園整修兩年,重新開放的明昭陵],今天頭條,2019-06-05</ref>
==基本信息==
*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所在: 中國北京市昌平區
*分類:古墓葬
*時代:明
*編號:1-178
*登錄:1961年
==历史沿革==
*原址曾是[[明世宗]]朱厚熜为安葬生母[[慈孝獻皇后|蒋氏]]并迁葬生父[[朱佑杬|明睿宗朱祐杬]]而选定的陵址,并兴建陵宫,后因朱厚熜在纯德山视阅后认为此地风水优于的大峪山,罢迁陵念头而被搁置。
*安葬[[明穆宗]]朱載坖及三位皇后的昭陵,早年施工不周,完工後一年,建築便出現了[[地基]]沉陷的問題。1574年,昭陵神宮監官[[陶金 (明朝)|陶金]]等上奏說:「六月以來,陰雨二日,本陵棱恩門裡外磚石沉陷。」1575年正月,[[明神宗]]不得不委派{{cn|time=2018-03-31|[[工部侍郎|工部左侍郎]][[陳一鬆]]}}等提督再修昭陵。第一次興建地面建築,共動用[[庫銀]]390,932兩,仍未計算當中木植、[[白城磚]]、[[大石窩]]等費用。後來又有戶、兵二部動用110,119銀兩,總計501,050銀兩。其中;[[營繕司]]又用204,422銀兩,虞衡司 13,145兩,都水司118,854兩,屯田司164,628兩。
*第二次修葺的費用,文獻中沒有明確記載,但據《[[明熹宗實錄]]》記載,前後兩次修建共用銀150餘萬兩。這還不算[[嘉靖]]時營建玄宮的費用。如算上嘉靖年間營陵的費用,其總用度至少在200萬兩以上,當時[[隆慶]]年間一年的財政總收入亦只有230餘萬兩。
*由於營建昭陵需要龐大的錢糧開支,工部庫銀匱乏到了極點。萬曆二年(1574年)八月修繕涿州橋,工部拿不出銀兩,兵部派不出軍匠,最終輔臣[[張居正]]請求明神宗懇請太后解囊捐銀,僱工修建。
*1644年明楼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三月五日,裬恩殿和两庑配殿又遭雷击起火,陵卒拼命扑救,只救下了两庑配殿,裬恩殿被彻底烧毁。乾隆年间,两庑配殿和裬恩门又相继残坏。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重修昭陵明楼、裬恩门、裬恩殿。
*修葺后的昭陵建筑由旧制的上檐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重昂五踩斗拱改成了上下檐均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明楼内还增加了条石券顶。裬恩殿保持面阔五间原制,尺度由30.38米缩小至23.3米;进深由四间改为三间,尺度由16.77米缩小为11.92米。裬恩门面阔由18.44米缩小为12.52米,进深由8.04米缩小为6.77米。左右配殿没有重建。神功圣德碑亭没有重建,只在碑石周围旧亭基上修建了一周宇墙。此后再未修葺。
*1985年6月十三陵特区开始筹备昭陵的复原修缮工程,1987年4月正式动工。更换了明楼木架结构和瓦饰,重建裬恩殿、裬恩门、两庑配殿、神功圣德碑亭、宰牲亭、神厨库。1990年8月,完成了宰牲亭、神厨库以外的全部工程,9月1日对外开放。
*1992年,宰牲亭、神厨库也相继竣工。
==外部連結==
*[https://3g.163.com/v/video/VRVOMT59G.html 明昭陵葬着哪位年轻的帝王,进入帝陵怎么走才对,石五供是什么]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