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唐执玉

增加 4,49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 唐执玉 ''' (1669年-1733年),字益功,江苏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 康熙 ]] 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授浙江德清知县,随后历任工部主事、给事中、鸿胪寺卿、奉天府府丞、大理寺卿。 * [[ 雍正 ]] 二年(1724年),唐执玉任礼部侍郎。三年后,唐执玉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 雍正七年(1729年),调任直隶总督。在直隶总督任上,唐执玉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治理水患效果显著。 * 雍正九年(1731年),唐执玉因身体原因三次请辞直隶总督并最终获得许可。次年,任刑部尚书。 * 雍正十一年(1733年)春,唐执玉二次任直隶总督,三月,卒于任上,年六十五。<p style="text-indent:2em;">
==基本信息 ==
{|
[[File:0NVLr776C8.png|缩略图|右|[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NVLr776C8 原图链接]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NVLr7K5?s=&appid= 来自一点资讯]]]
|-
| 姓名     裴叔业 唐执玉   
---------------------------------------------------------------------------------
|-
| 字号    字 叔业 益功      
---------------------------------------------------------------------------------
|-
| 民族     鲜卑 汉族      
---------------------------------------------------------------------------------
|-
| 官职     征南将军 都察院左都御史 豫州刺史(魏) 直隶总督   
---------------------------------------------------------------------------------
|-
---------------------------------------------------------------------------------
|-
| 出生地    河东闻喜 江苏武进 (今 山西闻喜县 江苏省常州市 ---------------------------------------------------------------------------------|-| 出生时间  438年   
---------------------------------------------------------------------------------
|-
| 去世 出生 时间   500  1669    
---------------------------------------------------------------------------------
|-
| 所处 去世   1733年 南北朝    
---------------------------------------------------------------------------------
|-
| 主要成就 所处时代   屡破北魏  清朝   
---------------------------------------------------------------------------------
|}
== 人物生平 ==
=== 早期经历 ===
* 康熙八年(1669年)唐执玉出生于江苏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唐执玉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中进士,初授浙江德清知县。在任上,唐执玉为百姓着想,深得民心。唐执玉曾召集县民于府衙之下,命令“有田无粮者令自首,有粮无田者除之”,一时间,整个德清县内,“富无隐粮,贫无赔累”。
*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唐执玉到户部任主事一职,随后又升迁为户科给事中。在户部任职期间,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唐执玉奏疏“户部钱粮款项最易作弊”,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 此后,唐执玉历任鸿胪寺卿、奉天府府丞、大理寺卿。 雍正二年(1724年),唐执玉任礼部侍郎。雍正五年(1727年),唐执玉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ref>《清史稿·唐执玉传》: 雍正二年,岁三迁礼部侍郎。五年,擢左都御史。 </ref>
=== 治理水患 ===
* 雍正七年(1729年),唐执玉调任直隶并任直隶总督,管辖京畿重地。在任上,唐执玉治理了白河水患。白河紧邻密云城,一到夏秋两季,河水上涨进而对城池产生威胁。而旧的堤坝早已年久失修,仅存石堤。面对这样的境况,唐执玉奏疏雍正帝,请求加以治理,并提出修筑坚厚土堤,用石堤保护县城的方案,得到许可后实施,解决了白河对密云城的潜在威胁。
* 当年秋天,天降暴雨,永定河、滹沱河水位猛涨,唐执玉上疏赈灾。朝廷派侍郎牧可登、副都统阿鲁等人分往赈灾。唐执玉因此事上奏,“诸州县降水情况不一,有的地方被朝廷上谕所提及但河水已退并未成灾,有的地方没有被朝廷上谕提及但已经成为重灾区。应当及时派出朝廷大臣一一前往,勘验查实。“唐执玉的这一建议,得到雍正帝的首肯。<ref>《清史稿·唐执玉传》: 执玉奏言:“诸州县被水,消长不一。有上谕所及,而水消未成灾者;有上谕所未及,而水大成灾,田庐被淹,急须拯恤者:请饬治赈诸臣勘实。”上特允之。</ref>
=== 体恤百姓 ===
* 清朝初年,八旗入关之后,占领京城附近的大量农田,史称“圈地”。官府以临近州县的土地补偿给被圈地的农民百姓。然而每年征粮仍然以原籍为单位进行,于是便有了“寄粮”一说。农民移入到新的地方,便有“寄庄”一事。在这种征粮制度下,地在此处而粮在彼处,其征粮数额难免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无疑会增加百姓的负担。 唐执玉走访怀安、宣化、万全、宝坻、丰润、三河等县,发现该问题不仅存在,而且极为严重,官府追讨十分麻烦,而百姓想迁入至他地亦存在较大困难。于是唐执玉奏请雍正帝,”凡是地在此处而粮在彼处者,令迁入州县将其应纳粮的数目编入该县。进而达到粮随户转,此增彼除。“进而缓解百姓的负担。
=== 君臣融洽 ===
* 唐执玉是一位深得雍正赏识的直隶总督。他不仅治理地方很有成绩,而且与皇帝保持着非常融洽的关系,他所上的奏折,几乎未受到驳回。唐执玉在外任职期间,雍正帝曾将新鲜的荔枝派人送至保定给他品尝;唐执玉身体有恙,雍正帝十分关心他的身体,并派宗人府府丞冀栋带着御赐人参前来看望,并告诫唐执玉要“爱惜身体,处理政务量力而行,若是(朕)给你的人参感觉效果好,京师到保定咫尺距离,(朕)再让人给你送去。”唐执玉深受感动。
=== 人物结局 ===
* 雍正九年(1731年),唐执玉因身体原因三次请辞直隶总督并最终获得雍正帝许可。次年,唐执玉回京调养身体并任刑部尚书。 雍正十一年(1733年)春,唐执玉抱病二次任直隶总督,三月,卒于任上,年六十五。<ref>《清史稿·唐执玉传》:十一年春,复命署直隶总督,力辞,上勉之行。三月,卒於官,赐祭葬。</ref>
== 人物评价 ==
* 《清史稿》评价:“执玉、尤懃懃施惠。世宗治尚明肃,诸臣皆以开敏精勤称上指,为政持大体,与夫急功近名,流於谿刻,重为世诟病者,固大异矣。”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088139/9be8E7BbiyDNPwH9GyC9IjnRnbNfBvWaZNUy8cdoTLHhe-1aKUCPY2qUaLKj90JhvGM3Fqi-aOA2zEyEmvdwExToc4DYuJryceu1sZuH5TWqEr_o8nU 清史稿·列传七十九.国学网.2014-08-22]</ref>
== 史籍记载 ==
* 《清史稿·唐执玉传》
* 《清圣祖实录》
* 《清世宗实录》
== 参考资料 ==
{{Reflist}}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 , 重复<ref name="MYT"> [[Category: 三国两晋南北 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