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宫殿

增加 1,47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国宫殿2.jpg|缩略图|[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4c316336fb0d40dcb49d0f27734183eb '''中国第一大宫殿'''原图连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4%B8%AD%E5%9B%BD%E5%AE%AB%E6%AE%BF 图片来自搜狗网]]]
[[file:中国宫殿3.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13/1302dd5d22de4803b79103bb9ad4be92.jpeg '''北京紫禁城'''原图连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4%B8%AD%E5%9B%BD%E5%AE%AB%E6%AE%BF 图片来自搜狐网]]]
[[file:中国宫殿4.jpg|缩略图|[http://p3.pstatp.com/origin/1b7c0000f4a3b15b8d4c '''北京故宫'''原图连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4%B8%AD%E5%9B%BD%E5%AE%AB%E6%AE%BF 图片来自搜狐网]]]
'''中国宫殿'''是中国古代[[帝王]]所居的大型建筑组群,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类型<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4%B8%AD%E5%9B%BD%E5%AE%AB%E6%AE%BF%E6%98%AF%E4%B8%AD%E5%9B%BD%E5%8F%A4%E4%BB%A3%E5%B8%9D%E7%8E%8B%E6%89%80%E5%B1%85%E7%9A%84%E5%A4%A7%E5%9E%8B%E5%BB%BA%E7%AD%91%E7%BB%84%E7%BE%A4%EF%BC%8C%E6%98%AF%E4%B8%AD%E5%9B%BD%E5%8F%A4%E4%BB%A3%E6%9C%80%E9%87%8D%E8%A6%81%E7%9A%84%E5%BB%BA%E7%AD%91%E7%B1%BB%E5%9E%8B&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中国宫殿是中国古代帝王所居的大型建筑组群,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类型],百度文库 - wenku.baidu.com/v... - 2011-12-18 </ref>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得到充分发展,宫殿是封建思想意识最集中的体现,在很多方面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5%9C%A8%E4%B8%AD%E5%9B%BD%E9%95%BF%E6%9C%9F%E7%9A%84%E5%B0%81%E5%BB%BA%E7%A4%BE%E4%BC%9A%E4%B8%AD%EF%BC%8C%E4%BB%A5%E7%9A%87%E6%9D%83%E4%B8%BA%E4%B8%AD%E5%BF%83%E7%9A%84%E4%B8%AD%E5%A4%AE%E9%9B%86%E6%9D%83%E5%88%B6%E5%BE%97%E5%88%B0%E5%85%85%E5%88%86%E5%8F%91%E5%B1%95%EF%BC%8C%E5%AE%AB%E6%AE%BF%E6%98%AF%E5%B0%81%E5%BB%BA%E6%80%9D%E6%83%B3%E6%84%8F%E8%AF%86%E6%9C%80%E9%9B%86%E4%B8%AD%E7%9A%84%E4%BD%93%E7%8E%B0%EF%BC%8C%E5%9C%A8%E5%BE%88%E5%A4%9A%E6%96%B9%E9%9D%A2%E4%BB%A3%E8%A1%A8%E4%BA%86%E4%BC%A0%E7%BB%9F%E5%BB%BA%E7%AD%91%E8%89%BA%E6%9C%AF%E7%9A%84%E6%9C%80%E9%AB%98%E6%B0%B4%E5%B9%B3&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得到充分发展,宫殿是封建思想意识最集中的体现,在很多方面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能源世界 - weixin.qq.com - 2016-10-20</ref> 。
 
中文名称 : 中国宫殿
 
地理位置 : 河南
 
外文名称 : Chinese palaces
 
属 性 : 中国古代帝王所居的大型建筑组群
 
==基本内容==
构构造  [[河南]][[郑州]]、[[湖北]]黄陂盘龙城和河南安阳殷墟有商代中期和晚期宫殿[[遗址]]。盘龙城的朝、寝已可能分别设置在前后相续的2座建筑中,[[陕西]]岐山西周宫殿遗址,是一座完整的两进四
 
合院,沿中轴线设置了屏(照壁)、门屋、前堂和后室,左右廊庑围合。据记载,东周的宫殿布局是在宫外立双阙,有5重大门及外朝、治朝和内朝3座大殿。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盛行,燕国
 
下都和赵国邯郸都是在中轴线上串连的一些高台上建筑宫殿。秦国宫殿在陕西咸阳北部高原的南沿,1号宫殿遗址居中,依塬作基筑台,台上构屋,经复原是二元式的阙形(见咸阳1号宫
 
殿)。秦始皇还在咸阳仿建六国宫殿,又在渭河以南建阿房宫,规模十分巨大。西汉长安主要有未央、长乐、建章诸宫,以未央宫为朝会宫殿,诸宫各有宫墙,主要宫门处建双阙,中轴一
 
线布局规整对称,其他地方比较自由地布置园林池沼和次要建筑,它们的规模都很宏大。汉洛阳(北魏)城内有南北两宫。秦汉的离宫苑囿也很多,是中国宫殿建设的第1次高潮。曹魏邺城
[[file:中国宫殿4.jpg|缩略图|[http://p3.pstatp.com/origin/1b7c0000f4a3b15b8d4c '''北京故宫'''原图连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4%B8%AD%E5%9B%BD%E5%AE%AB%E6%AE%BF 图片来自搜狐网]]] 中国宫殿是中国古代帝王所居的大型建筑组群,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得到充分发展,宫殿是封建思想意识最集中的体现,在很多方面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中文名称 中国宫殿地理位置 河南 外文名称 Chinese palaces属 性 中国古代帝王所居的大型建筑组群1基本内容御花园景山复原图特色殿堂楼阁台榭影壁坊表2编辑本段辨析1基本内容编辑构构造  河南郑州、湖北黄陂盘龙城和河南安阳殷墟有商代中期和晚期宫殿遗址。盘龙城的朝、寝已可能分别设置在前后相续的2座建筑中,陕西岐山西周宫殿遗址,是一座完整的两进四合院,沿中轴线设置了屏(照壁)、门屋、前堂和后室,左右廊庑围合。据记载,东周的宫殿布局是在宫外立双阙,有5重大门及外朝、治朝和内朝3座大殿。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盛行,燕国下都和赵国邯郸都是在中轴线上串连的一些高台上建筑宫殿。秦国宫殿在陕西咸阳北部高原的南沿,1号宫殿遗址居中,依塬作基筑台,台上构屋,经复原是二元式的阙形(见咸阳1号宫殿)。秦始皇还在咸阳仿建六国宫殿,又在渭河以南建阿房宫,规模十分巨大。西汉长安主要有未央、长乐、建章诸宫,以未央宫为朝会宫殿,诸宫各有宫墙,主要宫门处建双阙,中轴一线布局规整对称,其他地方比较自由地布置园林池沼和次要建筑,它们的规模都很宏大。汉洛阳(北魏)城内有南北两宫。秦汉的离宫苑囿也很多,是中国宫殿建设的第1次高潮。曹魏邺城 宫殿集中在城内北部,朝会正宫居中,东为寝居的东宫,西为铜雀苑。但当时一般宫殿布局多取南北纵深的方式,大致是在宫城内设前朝、后寝,宫城北常有苑囿。如南朝建康、魏晋和北   魏洛阳都是这样。这个时期宫内的朝会部分还流行过3座大殿呈品字形布局的方式。唐长安有3座宫殿,即西内、东内和南内。西内以太极宫为朝会大宫,以凹字形平面的宫阙为正门(承天   门),内有太极殿,两仪殿两重殿庭,即唐代的大朝、常朝和日朝,相当于周制的天子三朝。两仪殿以后还有甘露殿院庭。中轴线左右各有对称布置的一串院庭,安置宫内衙署,形成一片   井然有序的大面积组群。此外,宫内还有其他殿亭馆阁共36所。太极宫东连东宫,西连掖庭宫,分居太子和后妃。东内即大明宫,在长安城外东北,大部面积已经发掘或探测。朝会部分与   太极宫相似,在丹凤门内顺置含元、宣政和紫宸3座大殿为三朝,左右也各一路。含元殿及左右两阁合成凹字形平面宫阙,气势辉煌。大明宫后面是太液池园林区,沿湖有许多游观建筑,其   中有的是楼阁,规模极大,它和含元殿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盛期建筑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南内兴庆宫较小,是离宫,宫内有占地甚大的湖面。唐东都洛阳宫殿也是在凹字形平面宫阙的后面   布置两组殿庭,合成三朝,左右也各有一路。武则天时在这里建筑两座高楼代替原来的两组殿庭,前为明堂,下方上圆共3层,后为天堂5层,规模空前。隋唐时期在两京之间及其他地方还   建造了许多离宫,形成了中国宫殿建设的第 2次高潮。北宋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和南宋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宫殿都是就旧时州衙改建,规模气势已大不如唐。但汴梁由内城正门到   宫前正门之间所建的丁字形宫前广场则是北宋的卓越创造。在凹字形宫阙宣德门内前后建大庆、紫宸两组殿庭,也是三朝串连,左右也各一路。寝宫则在此区以外。在常朝、日朝之间隔以   通向宫城东西门的横街。 ===御花园=== 此外,宋宫各殿还常采用工字形平面,这些对金元直至明清的宫殿都有很大影响。金中都宫殿大都仿自汴梁,据载宫内正中为皇帝正殿,后为皇后正位,仍是前朝后寝的概念。元大都宫殿 仿自金中都,也是前朝后寝。元代后期可能在后寝以北至宫城北门之间建造了御花园。元大都的宫前广场自宫城正门穿过皇城正门直达都城正门,串连两座,其丁字形广场移至皇城以外, 加强了气势。明北京宫城称紫禁城,都城南墙和宫城南墙都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南移,但前者南移较多,所以加长了宫前的长度,在宫城正门午门和皇城正门承天门之间增加1座端门,宫前广
场串连为三,气势更大。宫内布局为前朝三大殿、后寝三大宫和 御花园,朝寝均各由3殿组成,都坐落在工字形石台上,仍存有宋金工字殿的遗意。宫城横轴前移至前朝之前,使中轴线上的
  此外,宋宫各殿还常采用工字形平面,这些对金元直至明清的宫殿都有很大影响。金中都宫殿大都仿自汴梁,据载宫内正中为皇帝正殿,后为皇后正位,仍是前朝后寝的概念。元大都宫殿仿自金中都,也是前朝后寝。元代后期可能在后寝以北至宫城北门之间建造了御花园。元大都的宫前广场自宫城正门穿过皇城正门直达都城正门,串连两座,其丁字形广场移至皇城以外,加强了气势。明北京宫城称紫禁城,都城南墙和宫城南墙都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南移,但前者南移较多,所以加长了宫前的长度,在宫城正门午门和皇城正门承天门之间增加1座端门,宫前广场串连为三,气势更大。宫内布局为前朝三大殿、后寝三大宫和御花园,朝寝均各由3殿组成,都坐落在工字形石台上,仍存有宋金工字殿的遗意。宫城横轴前移至前朝之前,使中轴线上的 气势更为贯通。中轴左右前部是文华、武英两殿,后部是东西六宫和外六宫,它们是中轴的衬托。
景山
  宫城以北的景山也是明代的创造,清代乾隆时在山上建五亭,恰当地起到收束轴线的作用。明宫为清代所沿用,同时又在北京和承德建造了许多离宫。明末时清朝的前身后金政权在沈阳建造过一组宫殿,具有地方的和女真族的特色。除清代的离宫以外,北京和沈阳宫殿是现仅存的两组宫殿(见北京宫殿、沈阳宫殿)。明清时期是中国宫殿建设的第3次高潮。
=== 复原图===
  [唐代长安大明宫麟德殿复原图]
=== 特色===
  中国宫殿传承有序,各代都有所增益。其总的设计思想都在于强调秩序和逻辑,以渲染皇权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的和时代的特色。
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宫殿建筑则是其中最瑰丽的奇葩。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形式上,它们都显示了皇家的尊严和富丽堂皇的气派,从而区别于其它类型的建筑。几千年来,历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修建象征帝王权威的皇宫,形成了完整的宫殿建筑体系。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别具一格,是中国古典风格建筑物的典范和规模最大的皇宫。梁思成说:“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
   下面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的种类和名称: ===故宫殿堂=== ===殿堂=== 中国古代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包括殿和堂两类建筑形式,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堂、殿之称均出现于周代。“堂”字出现较早,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 外敞开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夹,室的两旁有房、有厢。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泛指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居处建筑。“殿”字出现较晚,原意是后部高起的物貌;用于建筑 物,表示其形体高大,地位显著。自汉代以后,堂一般是指衙署和第宅中的主要建筑,但宫殿、寺观中的次要建筑也可称堂,如南北朝宫殿中的“东西堂”、佛寺中的讲堂、斋堂等。殿和堂
都可分为台阶、屋身、屋顶三个基本部分。其中台阶和屋顶形成了中国建筑最明显的外观特征。因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殿和堂在形式、构造上都有区别。殿和堂在台阶做法上的区别出
现较早:堂只有阶;殿不仅有阶,还有陛,即除了本身的台基之外,下面还有一个高大的台子作为底座,由长长的陛级联系上下。殿一般位于 殿堂室、庙宇、皇家园林等建筑群的中心或主要
轴线上,其平面多为矩形,也有方形、圆形、工字形等。 殿 的空间和构件的尺度往往较大,装修做法比较讲究。 一般作为府邸、衙署、宅院、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其平面形式多样,体量
  中国古代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包括殿和堂两类建筑形式,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堂、殿之称均出现于周代。“堂”字出现较早,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夹,室的两旁有房、有厢。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泛指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居处建筑。“殿”字出现较晚,原意是后部高起的物貌;用于建筑物,表示其形体高大,地位显著。自汉代以后,堂一般是指衙署和第宅中的主要建筑,但宫殿、寺观中的次要建筑也可称堂,如南北朝宫殿中的“东西堂”、佛寺中的讲堂、斋堂等。殿和堂都可分为台阶、屋身、屋顶三个基本部分。其中台阶和屋顶形成了中国建筑最明显的外观特征。因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殿和堂在形式、构造上都有区别。殿和堂在台阶做法上的区别出现较早:堂只有阶;殿不仅有阶,还有陛,即除了本身的台基之外,下面还有一个高大的台子作为底座,由长长的陛级联系上下。殿一般位于宫室、庙宇、皇家园林等建筑群的中心或主要轴线上,其平面多为矩形,也有方形、圆形、工字形等。殿的空间和构件的尺度往往较大,装修做法比较讲究。堂一般作为府邸、衙署、宅院、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其平面形式多样,体量 比较适中,结构做法和装饰材料等也比较简洁,且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地方特征。
楼阁
===莫愁湖楼阁===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多层建筑物。楼与阁在早期是有区别的。楼是指重屋,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阁一般平面近方形,两层,有平坐,在建筑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如佛寺中有
以阁为主体的,独乐寺观音阁即为一例。楼则多狭而修曲,在建筑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如佛寺中的藏经楼,王府中的后楼、厢楼等,处于建筑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厢位置。后世楼阁二
莫愁湖 字互通,无严格区分,古代 楼阁有多种建筑形式和用途。城楼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汉代城楼已高达三层。阙楼、市楼、望楼等都是汉代应用较多的楼阁形式。汉代皇帝崇信神仙方术之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多层建筑物。楼与阁在早期是有区别的。楼是指重屋,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阁一般平面近方形,两层,有平坐,在建筑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如佛寺中有以阁为主体的,独乐寺观音阁即为一例。楼则多狭而修曲,在建筑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如佛寺中的藏经楼,王府中的后楼、厢楼等,处于建筑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厢位置。后世楼阁二字互通,无严格区分,古代楼阁有多种建筑形式和用途。城楼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汉代城楼已高达三层。阙楼、市楼、望楼等都是汉代应用较多的楼阁形式。汉代皇帝崇信神仙方术之 说,认为建造高峻楼阁可以会仙人。佛教传入中国后,大量修建的佛塔建筑也是一种楼阁。北魏洛阳永宁寺木塔,高“四十余丈”,百里之外,即可遥见。建于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 塔高67.31米,仍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可以登高望远的风景游览建筑往往也用楼阁为名,如黄鹤楼、滕王阁等。中国古代楼阁多为木结构,有多种构架形式。以方木相交叠垒成井栏形状所构成的高楼,称井□式;将单层建筑逐层重叠而构成整座建筑的,称重屋式。唐宋以来,在层间增设平台结构层,其内檐形成暗层和楼面,其外檐挑出成为挑台,这种形式宋代称为平坐。各层上下柱之间不相通,构造交接方式较复杂。明清以来的楼阁构架,将各层木柱相续成为通长的柱材,与梁枋交搭成为整体框架,称之为通柱式。此外,尚有其他变异的楼阁构架形式。
塔高67.31米,仍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可以登高望远的风景游览建筑往往也用楼阁为名,如黄鹤楼、滕王阁等。中国古代楼阁多为木结构,有多种构架形式。以方木相交叠垒成
  观鱼亭井栏形状所构成的高楼,称井□式;将单层建筑逐层重叠而构成整座建筑的,称重屋式。唐宋以来,在层间增设平台结构层,其内檐形成暗层和楼面,其外檐挑出成为挑台,这种形式宋代称
为平坐。各层上下柱之间不相通,构造交接方式较复杂。明清以来的楼阁构架,将各层木柱相续成为通长的柱材,与梁枋交搭成为整体框架,称之为通柱式。此外,尚有其他变异的楼阁构架形式。
===观鱼亭===
  中国传统建筑中周围开敞的小型点式建筑,供人停留、观览,也用于典仪,俗称亭子,出现于南北朝的中后期。“亭”又指古代基层行政机构,兼设有旅舍形式 亭一般设置在可供停息、观眺的形胜之地,如山冈、水边、城头、桥上以及园林中。还有专门用途的亭,如碑亭、井亭、宰牲亭、钟亭等。亭的平面形式除方形、矩形、圆形、多边形外,还有十字、连环、梅花、扇形等多种形式。亭的屋顶有攒尖、歇山、锥形及其他形式复合体。大型的亭可筑重檐,或四面加抱厦。陵墓、宗庙中的碑亭、井亭可做得很庄重,如明长陵的碑亭。大型的亭可以做得雄伟壮观,如北京景山的万春亭。小型的亭可以做得轻巧雅致,如杭州三潭印月的三角亭。亭的不同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构造作法,亭的结构以木构为最多,也有用砖石砌造的。亭多做攒尖顶和圆锥形顶。四角攒尖顶在汉代已出现,八角攒尖顶和圆锥形顶在唐代明器中已有发现。宋《营造法式》中所载“亭榭斗尖”,是类似伞架的结构。这种做法可以从清代南方的园林中见到。明清以后,方亭多用抹角梁,多角攒尖亭多用扒梁,逐层叠起。矩形亭的构造则基本与房屋建筑相同。
    === 湖边的连廊===
  中国古代建筑中有顶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基本功能为遮阳、防雨和供人小憩。廊是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外形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殿堂檐下的廊,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是构成建筑物造型上虚实变化和韵律感的重要手段。围合庭院的回廊,对庭院空间的格局、体量的美化起重要作用,并能造成庄重、活泼、开敞、深沉、闭塞、连通等不同效果。园林中的游廊则主要起着划分景区、造成多种多样的空间变化、增加景深、引导最佳观赏路线等作用。在廊的细部常配有几何纹样的栏杆、坐凳、鹅项椅(又称美人靠或吴王靠)、挂落、彩画;隔墙上常饰以什锦灯窗、漏窗、月洞门、瓶门等各种装饰性建筑构件。
=== 台榭===
  中国古代将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两者合称为台榭。最早的台榭只是在夯土台上建造的有柱无壁、规模不大的敞厅,供眺望、宴饮、行射之用。有时具有防潮和防御的功能。台榭的遗址颇多,著名的有春秋晋都新田遗址、战国燕下都遗址、邯郸赵国故城遗址、秦咸阳宫遗址等,都保留了巨大的阶梯状夯土台。榭还指四面敞开的较大的房屋。唐以后又将临水的或建在水中的建筑物称为水榭,但已是完全不同于台榭的另一类型建筑。
 
    === 火神庙===
  中国古代的祭祀建筑。形制要求严肃整齐,大致可分为三类:
  3、祭祀山川、神灵的庙。中国从古代起就崇拜天、地、山、川等自然物并设庙奉祀,如后土庙。最著名的是奉祀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的神庙,其中泰山的岱庙规模最大。还有大量源于各种宗教和民间习俗的祭祀建筑,如城隍庙、土地庙、龙王庙、财神庙等。
 
    === 天坛===
  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北京城内外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祈谷坛、社稷坛等。坛既是祭祀建筑的主体,也是整组建筑群的总称。坛的形式多以阴阳五行等学说为依据。例如天坛、地坛的主体建筑分别采用圆形和方形,来源于天圆地方之说。天坛所用石料的件数和尺寸都采用奇数,是采用古人以天为阳性和以奇数代表阳性的说法。祈年殿有三重檐分别覆以三种颜色的琉璃瓦:上檐青色象征青天,中檐黄色象征土地,下檐绿色象征万物。至乾隆十六年改为三层均蓝色,以合专以祭天之意。
    === 慈云塔===
  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又称“佛塔”、“宝塔”。塔起源于印度,也常称为“佛图”、“浮屠”、“浮图”等。塔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数量极大、形式最为多样的一种建筑类型。
  塔的种类众多,中国现存塔2000多座。按性质分,有供膜拜的藏佛物的佛塔和高僧墓塔;按所用材料可分为木塔、砖塔、石塔、金属塔、陶塔等;按结构和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剌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楼阁式塔著名的有西安慈恩寺塔、兴教寺玄奘塔、苏州云岩寺塔等。密檐塔著名的有登封嵩岳寺塔、西安荐福寺塔、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单层塔著名的有历城神通寺四门塔、北京云居寺石塔群、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等。剌嘛塔塔身涂白色,俗称“白塔”。著名的有北京妙应寺白塔、山西五台县塔院寺白塔等。金刚宝座塔著名的有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 影壁===
  建在院落的大门内或大门外,与大门相对作屏障用的墙壁,又称照壁、照墙。影壁能在大门内或大门外形成一个与街巷既连通又有限隔的过渡空间。明清时代影壁从形式上分有一字形、八字形等。北京大型住宅大门外两侧多用八字墙,与街对面的八字形影壁相对,在门前形成一个略宽于街道的空间;门内用一字形影壁,与左右的墙和屏门组成一方形小院,成为从街巷进入住宅的两个过渡。南方住宅影壁多建在门外。农村住宅影壁还有用夯土或土坯砌筑的,上加瓦顶。宫殿、寺庙的影壁多用琉璃镶砌。明清宫殿、寺庙、衙署和第宅均有影壁,著名的山西省大同九龙壁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桂的代王府前的琉璃影壁。北京北海和紫禁城中的九龙壁也很有名。
坊表
    === 清代贞节牌坊===
  中国古代具有表彰、纪念、导向或标志作用的建筑物,包括牌坊、华表等。牌坊 又称牌楼,是一种只有单排立柱,起划分或控制空间作用的建筑。在单排立柱上加额枋等构件而不加屋顶的称为牌坊,上施屋顶的称为牌楼,这种屋顶俗称为“楼”,立柱上端高出屋顶的称为“冲天牌楼”。牌楼建立于离宫、苑囿、寺观、陵墓等大型建筑组群的入口处时,形制的级别较高。冲天牌楼则多建立在城镇街衢的冲要处,如大路起点、十字路口、桥的两端以及商店的门面。前者成为建筑组群的前奏,造成庄严、肃穆、深邃的气氛,对主体建筑起陪衬作用;后者则可以起丰富街景、标志位置的作用。江南有些城镇中有跨街一连建造多座牌坊的,多为“旌表功名”或“表彰节孝”。在山林风景区也多在山道上建牌坊,既是寺观的前奏,又是山路进程的标志。
  华表为成对的立柱,起标志或纪念性作用。 [[ 汉代 ]] 称桓表。元代以前,华表主要为木制,上插十字形木板,顶上立白鹤,多设于路口、桥头和衙署前。明以后华表多为石制,下有须弥座;石柱上端用一雕云纹石板,称云板;柱顶上原立鹤改用蹲兽,俗称“朝天吼”。华表四周围以石栏。华表和栏杆上遍施精美浮雕。明清时的华表主要立在宫殿、陵墓前,个别有立在桥头的,如北京卢沟桥头。明永乐年间所建北京天安门前和十三陵碑亭四周的华表是现存的典型。 2编辑本段辨析编辑
==编辑本段辨析==
梦幻宫殿
    === 宫室和宫殿===
  人们常说“宫室”,“宫”和“室”的区别在于宫是有套间的房屋,后来发展为指多间建筑组成的建筑,最后专指帝王的居室。“殿”搬来就是“臀”,处于人体下部,所以有居尾部的意思,比赛的最后一名称“殿军”,撤退走在最后叫“殿后”;同时又有坐镇的意思。高大的房子一般地基都较高,如同坐在上面,所以也叫“殿”,寺庙中供奉佛像处也叫殿。如“大雄宝殿”。而宫也可指寺庙,后来专指道教庙宇,如北京的蟠桃宫、万寿宫、文昌宫等等。
30,7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