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安東尼奧·薩里耶利

增加 1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他的出生地萊尼亞諾是當時威尼斯共和國的一個小鎮,所以薩列裡一直認為自己是[[威尼斯]]的[[公民]]。他的哥哥是[[塔蒂尼]]的學生,由他負責教授薩列裡[[小提琴]]和[[大鍵琴]]。後來他與他眾多的兄弟姐妹失去了雙親成為孤兒。他父親一個富有的朋友朱塞佩•摩岑尼果就把薩列裡帶到了威尼斯。在威尼斯,他引起了[[波希米亞]]作曲家[[佛羅裡安•伽斯曼]]的注意,後者把他帶到[[維也納]]。在維也納,薩列裡結識了作曲家[[格魯克]],並且被錄取進入[[約瑟夫二世]]的音樂機構,並代表伽斯曼在市民劇院演奏大鍵琴。當伽斯曼在1769年前往義大利訪問的時候,薩列裡創作了他第一部傳世的歌劇《Le donne letterate》,腳本是由年輕的詩人[[吉奧凡尼•波切利]]為伽斯曼編寫的。1770年1月10日該劇上演,標誌著薩列裡歌劇創作生涯的開始。在1770年到1804年年間他創作超過40部歌劇。其中大部分是為維也納的觀眾而寫的。當然也有為其它城市創作的歌劇如:[[米蘭]]、[[羅馬]]、[[慕尼克]]、[[巴黎]]和[[的里雅斯特]]。
他曾在四代哈布斯堡皇朝中供職,掌握了維也納所有重要音樂事務。1774年他接替伽斯曼成為義大利歌劇院樂隊長和作曲家。1788年取代朱塞佩•邦諾成為宮廷樂隊長。他是維也納音樂藝術社團(由伽斯曼創辦)的積極支持者並在1788年到1795年擔任主席。他還是 [[ 維也納 ]] 第一所音樂學院——1817年成立的演唱學院的院長。薩列裡同時還是一名成功的教師,他的學生有[[貝多芬]]、[[舒伯特]]和[[李斯特]]等。
==名聲起伏==
事實上,從1786年,他和莫劄特在[[美泉宮]]裡是同僚。而且1791年10月14日(此時離莫劄特逝世已不到兩個月)莫劄特寫給妻子的一封信裡提到,《[[魔笛]]》在''auf der Wieden''劇院首演的時候,莫劄特非常熱情的邀請薩列裡到自己的包廂,而薩列裡也對此歌劇充滿讚美之辭,“裡面每一號曲(魔笛是編號歌劇)都會讓他大喊『bravo』或『bello』。”
1949年至1950年間,捷克音樂博物館發現了一套無名氏的清唱劇樂譜,一直到2015年11月, [[ 德國 ]] 音樂學者與作曲家 [[ 赫曼 ]] (Timo Jouko Herrmann)才揭曉:這套樂譜就是失傳230年的《奧菲莉亞的康復禮讚》,分別由薩裡耶利、莫劄特與另一位作曲家柯奈蒂(Cornetti)譜曲,歌詞則是維也納宮廷詩人[[洛倫佐•達•彭特]]的手筆<ref>[http://www.storm.mg/article/82305 莫劄特失傳兩個世紀的作品重見天日 共同作者竟然是……]</ref>。
==部分作品==
99,9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