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瓯绣

增加 16 位元組, 3 年前
简介及历史
早在[[宋]]、[[元]]年间,瓯越民间就盛行在鞋、帽、衣服上刺绣,这便是瓯绣。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它的色彩越来越艳,花色品种越来越多,逐渐形成在工艺上独树一帜的绣种。瓯绣的特点是主题明了、构图简洁、针法多变、色彩绚丽、绣面光亮、针脚平齐、神韵生动。瓯绣产品分欣赏品与日用品两大类,以欣赏品为主。内容有人物、走兽、山水、风景等,尤以人物见长。一般选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为题材,如“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等。瓯绣寓大雅于大俗之中,因其人物形象传神、针法灵活多变而极富观赏、装饰和收藏价值,深受老百姓喜爱。在台湾、香港以及海外侨胞中尤其受欢迎。光绪年间,瓯绣销往欧美与南洋各地。
民国5年(1916)温州设立刺绣局,温州城区府前街、五马街、打锣桥等处,均设有刺绣社。早期工艺美术家 [[ 蔡墨笑 ]] [[ 金静芝 ]] 的刺绣作品,曾在 [[ 巴拿马 ]] [[ 加拿大 ]] 和美国展出。1922年,温州刺绣艺人林森友改进瓯绣生产,此后瓯绣成为供欣赏的艺术品。建国后,城区成立温州市刺绣社,广罗人才,扩大生产,具一定规模。瓯绣构图精巧,针法严谨,富有地方特色。1957年,名画家苏昧朔先生开始为瓯绣设计人物绣像。1960年,温州承接国家级礼品任务,专制精品,瓯绣成为高层次的艺术品。20世纪60年代,瓯绣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市场在华侨聚集地、东南亚诸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1982年,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选定一巨幅瓯绣为一建筑大厅壁饰。
毛竹抽丝编织制成,用彩线在上面绘出花鸟、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称作“画帘”。 瓯绣制品针法繁多,做工精细,以刺绣人物为绝招,具有色彩鲜艳夺目、绣面光亮生动、绣画巧妙结合、针法匀称灵活、针脚齐平、构图简练、主题突出等特点。
13,3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