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太巴塱部落

移除 12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咸豐七年(1857),分別有閩、客籍自台灣西部移民到太巴塱,從事商業及農墾。光緒元年(1875),清政府派遣陳輝煌駐軍位在今[[壽豐鄉]]的[[吳全城]],招撫太巴塱社,並且修築到太巴塱的棧道。光緒十三年(1887),臺灣建省,東台灣設立臺東直隸州,太巴塱隸屬[[台東直隸州]][[奉鄉]]新福堡,由秀姑巒府肯分局管轄。
===日本時期===
[[大日本帝國|日本政府]]統治台灣時期,太巴塱隸屬[[鳳林郡]]。大正十二年左右(1923),日本政府壓迫並禁止太巴塱舉行[[豐年祭|Ilisin]],後來由於部落族人寄望日本政府能夠許可部落再次舉行祭典,日本政府才再次以'''月見祭'''的形式舉辦,並且要求族人敬奉日本[[神道教]]<ref>鄭秋英(2019),〈太巴塱部落宗教信仰變遷研究〉。國立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ref> 。大正十六年(1925),日本政府為掃除太巴塱、馬太鞍[[獵首]]習俗,並且清除傳統建築中的首棚(saksak),於是將首棚架上頭骨集中,設立'''太巴塱納骨塔'''。1933年,時日本政府為化解馬太鞍、太巴塱部落彼此仇恨 因而搭建誇越兩部落間的馬沸溪橋,因此在 1933 年設立太巴塱紀念碑。現在位於太巴塱國小大門左側位置。1937年,日本政府實行地方改名政策,太巴塱因土地富饒,因此便改稱「'''富田'''」,並沿用至[[國民政府]]遷臺之後。
===國民政府時期===
國民政府遷台後,此時全臺的行政區域進行全面的調整,花蓮成立[[光復鄉]],富田被劃分成[[東富村|東富]]、[[西富村|西富]]、[[南富村|南富]]、[[北富村|北富]]等四村<。雖是如此,在現今仍有人使用「太巴塱」或「富田」稱之。
9,0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