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柳城

增加 18,282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柳城美景</big> ''' |- | File:柳城123.jpg|300px|缩略图|居中|[h…”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柳城美景</big> '''
|-
| [[File:柳城123.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photocdn.sohu.com/20150930/Img422460807.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6%9F%B3%E5%9F%8E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柳城县历史悠久,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置龙城县,宋景德三年(1006年)更名柳城县。1949年11月24日,柳城解放,先后属柳州专区、宜山专区、柳州地区。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3215号)同意将柳州地区的柳城、柳江2县划归柳州市管辖。1984年2月,柳城县正式划归柳州市管辖。
中文名称
柳城县
行政区类别

下辖地区
辖9个镇、3个乡
电话区号
0772
地理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
人口
406053人(2004年)
外文名称
Liucheng County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柳州市
政府驻地
大埔镇
邮政区码
545200
面积
2109平方公里
方言
西南官话桂柳片、壮语
展开


1柳城概述
2历史沿革
3政府领导
4行政区划
5经济建设
农业
其他产业
2010年
2011年
6科教文卫
科技
教育
文化体育
7自然气候
8矿产资源
9旅游服务
10名优特产
11其它柳城县
1柳城概述编辑
  柳城县历史悠久,建县于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原名龙城县,宋景德三 年(公元1006年)始更名柳城县。县治大埔镇,距柳州市48公里。柳城县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东经108°36'至109°50',北纬24°26'至24°25'之间。东与鹿寨县毗邻,西与罗城县、宜州市接壤,南与柳州市郊区、柳江县相连,北与融安县、融水县交界。县境内东西最大横距7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7公里。总面积2109平方公里,折合316.4万亩,其中陆地面积301.2万亩,占95.3%,水域面积15.2万亩,占4.7%,耕地面积67.2万亩,森林面积70.95万亩。

2历史沿革编辑
  南朝梁大同 三年(537),从潭中县划出设龙城县,属桂州始安郡。是为柳城建县之始。陈因之。

  隋开皇九年(589),属桂州。大业三年(607),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设龙州,辖龙城、柳岭两县。贞观七年(633),柳岭县并入龙城县,撤销龙州,龙城县归南昆州管辖。贞观八年改南昆州为柳州,天宝元年(742)改柳州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改龙城郡为柳州,龙城县均属之。

  五代十国,后唐天成二年(927),龙城县属楚国柳州。南汉乾和六年(948),柳州入南汉版图,龙城县属柳州。

  宋开宝四年(971),龙城县属广南路柳州。至道三年(997),属广南西路柳州。景德三年(1006),龙城县改名柳城县,仍属柳州。咸淳一年(1265),柳州州治迁柳城县之龙江南,即今南丹村。

  元至元十六年(1279),设柳州路总管府,柳城县属柳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柳城县属柳州府。

  清顺治八年(1651),柳城县属广西行省柳州府。

  民国元年, 柳城县属广西省柳州府。民国2年,属柳江道。15年废道,属省辖。17年,属柳江行政督察区。18年,转属省辖。19年,属第三民团区。21年,属柳州民团区。23年,属柳州行政监督区。29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31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35年,属行政督察区第二区。

  1949年11月24日柳城县解放, 属柳州专区。1952年7月,柳州专区并入宜山专区,柳城县隶属宜山专区。 1958年7月,宜山专区驻地从宜山县 庆远镇迁柳州市,更名柳州专区,柳城县属之。据国务院国函[1983] 215号《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市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1984]2号文通知,于1984年2月10日,柳城县从柳州地区划出,归柳州市管辖。

  ?年,柳城县辖4个镇、10个乡:大埔镇、六塘镇、凤山镇、东泉镇、洛崖乡、古砦乡、寨隆乡、冲脉乡、马山乡、社冲乡、西安乡、沙埔乡、太平乡、龙头乡。

  2000年,柳城县辖8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5614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大埔镇 49648、 龙头镇 16722、 太平镇 37545、 沙埔镇 31713 、东泉镇 42731、 凤山镇 20674、 六塘镇 29897、 冲脉镇 15586、 西安乡 12869 、社冲乡 14783 、古砦仫佬族乡 28632 、洛崖乡 17955、 寨隆乡 14845、 马山乡 22548。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3年柳城县行政区划一览

  (辖9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根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100 大埔镇 辖:城南、城北2个社区居委会;中回、正殿、靖西、六休 、南村、龙台、里明、木桐、洛古9个村委会。

  101 龙头镇 辖:龙头社区居委会;龙头、隆水、瓦窑、旗山、新村、伏虎、田厂、码头8个村委会。

  102 太平镇 辖:太平社区居委会;太平、龙兴、上火、长岭、黄宜、近潭、杨梅、板贡、西岸、江头、木界、山咀、上油、板料14个村委会。

  103 沙埔镇 辖:沙埔、上雷2个社区居委会;大安、长隆、沙埔、六广、古仁、上雷、碑田7个村委会。

  104 东泉镇 辖:东泉社区居委会;思江、雷塘、前屯、碑塘、大樟、永安、对河、高田、尖石、莫道、新龙、青山、洲村、螺田14个村委会。

  105 凤山镇 辖:凤山社区居委会;二塘、头塘、旧县、对河、凤山、南丹、思练、大塘、大湾9个村委会。

  106 六塘镇 辖:六塘社区居委会;肯社、油兰、六塘、中团、三界、黄冲、拉燕7个村委会。

  107 冲脉镇 辖:冲脉社区居委会;米村、指挥、冲恩、冲脉、大要5个村委会。

  108 寨隆镇 辖:寨隆社区居委会;鸡楼、寨隆、更祥、下寨、下尧、独石6个村委会。

  200 西安乡 辖:西安社区居委会;走马、中段、西安、凉亭、黄塘5个村委会。

  201 社冲乡 辖:仓贝、社冲、无忧、洛文、冲江、平村、长漕7个村委会。

  202 古砦仫佬族乡 辖:龙美社区居委会;岭头、泗巷、古砦、大户、十五坡、龙袍、云峰、龙美、汶炉、独山、上富、罗垌、大岩垌13个村委会。

  203 洛崖乡 辖:洛崖社区居委会;洛崖、中寨、上里、同境、勤俭、吉兆、三塘、田垌、乐寨9个村委会。

  204 马山乡 辖:马山社区居委会;马山、北浩、五塘、大龙、横山、八甲、肯洛、龙田8个村委会。

  2005年7月,撤销洛崖乡,整体并入大埔镇,大埔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西安乡,整体并入东泉镇,东泉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3政府领导编辑
   县委副书记、县长:牛继昌

  县委常委、副县长:龙庆革

  副县长:阳天

  副县长:黄柳武

  副县长:汤振国

  副县长:杨辉强

  副县长:黄志英

  副县长(挂职):朱运耀

  副县长(挂职):马杰津

4行政区划编辑
  柳城县辖大埔、龙头、太平、沙埔、东泉、凤山、六塘、冲脉、寨隆9个镇和社冲、马山、古砦3个乡,下设120个村委会,12个社区居委会,1391个村民小组。县城大 埔镇城区13124户,人口4.18万人。

  柳城县居住有壮、汉、仫佬、瑶、苗、侗、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满、高山、土家、布依、畲、白、藏、锡伯、维吾尔、蒙古、傣、阿昌等 27个民族。2004年末,柳城总人口406053人,其中壮族213577人,汉族179407人,仫佬族8060人,其他少数民族5009人。

  县境内有宗教活动场所28处,其中,基督教24处,佛教4处,基督教八十年代初传入柳城并迅速发展,信教群众有3000多人左右,4个佛教寺庙是九十年代按宗教政策恢复重建的,其中凤山开山寺,系广西四大名寺之一,在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

5经济建设编辑
农业

  2005年,柳城县认真贯彻中央2005年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稳县、工 业强县、三产富县、科教兴县”的总体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和标准化生产,狠抓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全县农业生产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其他产业

  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2000万元,完成全年调控目标的101.33%,同比增长27.2%;完成工业增加值55000万元,完成全年调控目标的126%,同比增长11.11%;完成销售收入146000万元,完成全年调控目标110%,同比增长29.20%;实现利税50000万元,完成全年调控目标184%,同比增长98.8%;实现利润35000万元,完成全年调控目标的179%,同比增长93.6%。

  林业

  继续走项目扶持的路子,从04年起,就着手申请营林项目,05年获得了国债投资的退耕还林2.25亩的建设项目,争取了项目经费100多万元。项目包括配套荒山造林1.25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

  财政

  2005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两亿元,达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7%。

2010年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2亿元,增长14.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2亿元,增长60%;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达4.11亿元,增长3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60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68元,增长13.3%。“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与“十五”期末比,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的28.9亿元增加33.1亿元,年均增长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的3亿元增加39.2亿元,年均增长69.5%;财政收入比2005年的2.07亿元增加2.04亿元,年均增长1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5年的7528元增加7332元,年均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5年的2905元增加2563元,年均增长13.5%。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36.7:31.9:31.4调整为31.9:41.5:26.6,二产提高了9.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亿元,年均增长20.2%;贷款余额25亿元,年均增长21.9%。

2011年

  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亿元,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29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31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20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达5.6亿元,增长36.3%,增幅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6567元,增长20.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640元,增长12.5%。人口自然增长率6.45‰。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

6科教文卫编辑
科技

  (一)柳城县科技馆建成投入使用,柳城县科技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柳城县党政领导班子科技与经济结合工作通过考核验收,科技工作保持先进。(三)加大对科技项目的招商力度,申报区、市科技项目工作取得好成绩。(四)编制2005年度县级科技发展项目计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五)启动实施第三轮创新计划,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县域科技创新能力。

教育

  一、控辍保学工作。二、扫盲成教工作。三、“三定”工作。四、课改培训。五、推进素质教育。六、示范学校建设。七、支教工作。八、实验高中建设。九、中小学危房改造。

文化体育

  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

  春节期间,柳城县文体局配合县委宣传部在县城白阳广场举办了文化周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有醒狮闹新春、“百村百戏”擂台赛、激情广场天天唱、“太平壮欢”歌会和广场电影周等。县文工团组织了精彩的迎春表演,柳城县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活跃春节节日气氛。并组织县文工团下到大埔、社冲和太平三个乡(镇)的村屯演出三场。

7自然气候编辑
  柳城县是一个低丘谷地岩溶低山交错的半丘陵地区。融江自北向南流 ,将县境划为东西两大块,东部为丘陵和山地,西部系岩溶石山和丘陵交错地区。西北部地势较高,由东、西两面向中部融江递降。中部融江沿岸以低丘平原为主,地势平缓,海拔 200米以下。

  柳城县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区,夏热冬寒,四季明显,光照能量和水量丰富。年日照总时数 1789小时,年平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为39.1℃,极端最低气温为-1.3℃。年平均降水量1095毫米,年无霜期307天。等。

8矿产资源编辑
  柳城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冶金锰矿和非金属矿产。 煤炭以烟煤和肥焦煤为主,储藏量700万吨以上,发热量一般为4000----6000大卡/公斤。年产量5至8万吨,县内自给有余,有待进一步开发。

  冶金锰矿:探明储量12万吨,平均含锰品位30%,低磷、低铁、易采。 白云岩矿:储量超亿吨,已探明5137万吨。

  石灰岩矿:分布全县,到处皆是,质量优良。

  大理石矿:主要有黑色和彩色两种。黑色大理石储量150万立方米,抛光度好,名为“黑玉”;彩色大理石花色有彩带、红彩花、象彩花等,抛光色彩鲜艳,名为“彩玉”,储藏丰富。

  耐火石 英砂岩储量多,易采易制,年产量1000到2000吨,远销全国各地。

  天然硅粉(石英粉)地质储量10万吨以上。

  硅石矿(石英卵石)储藏量多,易采易选。

9旅游服务编辑
  旅游景点

  龙寨水岩:位于 太平镇东面的龙寨岩,距209 国道线1.5 公里,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有沙滩,有蝙蝠群等,洞内可乘船观察,被专家誉为“亚洲第一水洞”。

  凤山镇网山开山寺:开山寺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广西四大佛教名寺之一,寺内楼阁相连,雕梁画栋,诗词楹联,雄奇庄严,幽远典雅;寺外古榕参天,奇峰耸翠,龙船山、睡佛山左右相对,无愧为佛教胜地和旅游佳处。

  柳城县交通发达,可顺利到达全区各大知名旅游地,南面的凭祥友谊关、宁明花山,西面的龙滩,北面的桂林山水,东面的黄姚古镇等等。

10名优特产编辑
  柳城云片糕生产 有着悠久的历史,产品在明代时期已负盛名,到清朝乾隆年间逐步发展成为柳城名牌特产,列为贡品之一。柳城云片糕是以优质糯米、白糖为主要原料,佐以猪油、蜂蜜、桂花、陈皮、芝麻等经多道严格工序精制而成。其色泽雪白,糕质柔软,有弹性,切片薄而匀,用手捻可卷成圆筒,来回卷曲而不断,香甜可口,进口自化,是居家、旅游、待客或馈赠朋友的上乘佳品,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及补充营养功效。1998年以来,柳城云片糕生产年产量在7000吨左右,主要厂家有柳城糖业公司云片糕点厂(注册商标为"宫灯")、凤山镇的信兴云片糕加工厂、新华饼厂、福寿云片糕厂等,产品主要销往区内各地及周边省份,远销港澳、东南亚,深受客商青睐。产品1984年获广西区优质食品奖、1990年为亚运会指定销售产品、1991年荣获全国少数民族第四届体育运动会奉献奖、1999年获全区乡镇企业商品展销会银奖、2001年获中国西部大开发地方特色产品银奖

   的由来源于当地人对食用牛肉独有情钟,吃法也多种多样,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牛腊巴”的吃法很盛行。平时的宴席、接待贵客更是少不了牛腊巴。传说柳宗元“酒醒不见牛腊巴”的典故在当地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酒醒不见牛腊巴的典故:相传元和年间,唐代著名学者柳宗元被贬到广西柳州做刺使时,与随从几个人途经广西柳城县现今太平镇地段,见天色已晚,便在一许姓小客栈落脚。好客的主人便拿出自酿的美酒与祖传秘制的牛腊巴招待客人,香酥且回味无穷的牛腊巴与美酒同饮,甚是美妙。不知不觉柳刺使醉意已浓。第二天醒来,看到自己的随从仍醉卧未醒,桌上美酒、牛腊巴已一扫而光,柳刺使长叹到“酒醒不见牛腊巴啊”,后来就有了“酒醒不见牛腊巴”的典故。

11其它柳城县编辑
  一,西汉置柳城县,属辽西郡。《后汉书·乌桓传》记载,建安十二年,曹操亲征乌桓,大破塌顿于柳城。魏黄初元年(220年)废置。故治在今辽宁省 朝阳县十二台乡袁台子村。

  二,十六国北燕设柳城县,属冀阳郡所辖。《十六国疆域志·北燕》载:“平州冀阳郡领县二:平冈、柳城”。北魏初,将柳城划入龙城县。既今辽宁 凌源县凌源镇。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复置,属昌黎郡。隋废。

词条标签:
地理 行政区划 广西 柳州 中国 中国地名 九画 广西县区 广西城市 广西的区县 广西行政区划 柳州市行政区划
==视频==
===受贿1618万涉权色交易 原广西柳城县长余瑞军获刑11年半===
{{#iDisplay:j3204r04b3c|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
30,7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