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88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 生平 ==
穆索尔斯基是[[普斯科夫]]一富有地主最小的儿子,他自幼从母亲学习 [[ 钢琴 ]] 。7岁的时候穆索尔斯基已能演奏[[李斯特]]的小品。1852年他进入圣彼得堡军事学院学习,当时他非常喜欢历史和哲学。也就是这时,穆索尔斯基开始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并开始在[[安东·赫克]]底下学习钢琴,而穆索尔斯基的第一部作品《陆军准尉波尔卡》也是在赫克帮助下出版的。在他宗教老师Pater Krupski的鼓励下,穆索尔斯基开始研究俄罗斯宗教音乐。
1856年穆索尔斯基离开军校出任禁卫团少尉一职。在那里他遇上了比他大三岁的[[巴拉基列夫]],并且终于接受到正式的音乐教育-研习[[贝多芬]],[[舒伯特]]和[[舒曼]]的作品。1858年7月17日穆索尔斯基离开禁卫团,但一直和巴拉基列夫保持联系。
1859年的 [[ 莫斯科 ]] 之行使得他立志成为一位俄国人民的作曲家。1861年俄罗斯实行的[[农奴]]制改革使得他的家庭一落千丈,穆索尔斯基不得不回乡,用两年时间帮助兄弟管理家庭财务。也是出于财政上的困难,穆索尔斯基只得违愿地到沙皇底下供职。1863年他被任命为内政部工程科的联络员。1866年他获得了一次升迁,但很快在1867年5月10日就被辞退。在这段时间,他和另外四位年轻人过行甚密:[[巴拉基列夫]]、[[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居伊。他们讨论[[艺术]],研究[[哲学]]和评议[[政治]]。五个人自称[[强力集团]]或五人团。
除了巴拉基列夫,其他四个都是“音乐爱好者”,并非职业作曲家。但他们反对学术垄断,提倡 [[ 俄国 ]] 的音乐应建立在俄国的民族之上。可惜当时的俄国民众并未对此表现出理解和支持,以致这一理想未能遂终。
离职后,穆索尔斯基搬回到农村的兄弟家里,并且开始创作管弦乐曲。名作《[[荒山之夜]]》就是出自于这时期。后来,穆索尔斯基又搬回到圣彼得堡,并开始着手改编[[普希金]]同名戏剧《[[鲍里斯·戈东诺夫 (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1869年1月2日他重操旧职,这次他就职于内政部林业科。其他因素都稳定下来后,穆索尔斯基迅速编写歌剧,第一稿在同年12月完成。但歌剧却被[[马林斯基剧院]]退回,穆索尔斯基只得对它作大幅的修改。修改版于1872年7月完成。这一版也没让穆索尔斯基获得成功。但是在一次由一些歌手发起的义演中,歌剧中的三场却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这一成功也使得马林斯基的经理对歌剧另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