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張盛和

增加 93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small>
'''任期''' 2012年6月1日-2016年5月20日<br>
'''行政院院 ''' [[陳 ]] [[江宜樺]] [[毛治國]] [[張善政]]<br>
'''前任''' [[劉憶如]](正任) [[曾銘宗]](代理)<br>
''' 任''' [[許虞哲]]<br>
</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 料</p>
|-
|<small>
'''性 ''' 男<br>
'''出生''' (1949-09-01) 1949年9月1日(71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高雄縣]][[旗山區]][[美濃鎮]](今[[高雄市]][[美濃區]])<br>
''' 籍''' [[中華民國]]<br>'''政 ''' [[中國國民黨]]<br>''' 专业專業''' 賦稅制度、租稅理論與實務、稅務行政管理<br>
'''宗教信仰''' 基督教(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br>
''' 学历學歷'''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 list-style:none">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台南一中<br/>(1967年)</li>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美國愛荷華大學經濟學碩士<br/>(1979年)</li>
</ul>
''' 经历經歷'''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 list-style:none">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中央銀行辦事員、專員<br/>(1976年-1980年)</li>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張盛和(1949年9月1日-),臺灣臺北人,學者出身,中華民國籍政治人物,畢業於[[台南一中]]、[[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系、[[國立政治大學]]財稅研究所碩士、[[美國]][[愛荷華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曾兼任臺灣大學會研所副教授、亦兼任負責[[公共財政]]與[[稅務]]行政的[[公職人員]]。曾任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p>
</div>
==財政部長任 ==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 list-style:none">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開徵[[奢侈 ]](中華民國特種貨物及勞務稅):自2011年6月 施以 ,截至2012年底的 总税 總稅 为59為59.7 亿 元新 台币 臺幣 ,其中超 过67過67% 动产 動產 。</li>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研擬[[囤房稅]](房屋稅條例第5條修正案)。</li>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2014年2月24日,張盛和將召開記者會說將使金融業稅率正常化,將現行的2%調回5%。</li>
==相關事件==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08年6月,時任財政部次長張盛和在立法院備詢時說:「在查稅獎金取消之前,每個國稅局局長都可領到100萬元,現在大概是70幾萬。」2013年,立委主張刪除財政部大約1億元的稅務獎金,時任財政部部長的張盛和極力反對,理由是「待遇不高,不足以養廉」,而前財政部長[[王建煊]]是唯一在離職時把自己的查稅獎金數千萬元 全部捐出,悉數分給財政部官員,自己分文未取。</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4年被網路票選為2014年10大惡人榜首,張盛和說:「我做了那麼多財政健全方案、101經營權、彰銀改選贏了,都是好事,難道有哪1件 是對社會不好的嗎?」他亦表示不知道票選標準何在。</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5年受英國[[金融時報]]集團旗下的《[[銀行家雜誌]](英 :[[The Banker]])》評選為「全球與亞太地區最佳財政部長」, 是繼[[彭淮南]]之後台灣第二位 [[Category:台灣軍政人物]] 被銀行家雜誌選中的財經官員,同時也是台灣第一位上榜的財政部長;銀行家雜誌指出,張盛和在2014年經歷極具挑戰的12個月,推動極為困難的不動產及所得稅制改革, 以達財富重分配目標,包括房地合一實價登錄、兩稅合一及財政健全方案等。</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5年9月初,張盛和對外表示,其妻子自教職退休後,每月退休所得高於任職薪資,引發社會關注。監察院調查資料顯示,並沒有月退所得 高於在職所得情形。</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5年9月30日,多位立法委員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質詢財政部長張盛和國安基金退場時間,張盛和明確表示將在10月15日的國安基金例會上 建議國安基金繼續授權進場。</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5年10月25日,面對台股持續大漲,站穩8700點關卡,張盛和表示:「9000點算什麼?本來就是很簡單的事。」</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5年10月26日,對於立委[[盧秀燕]]質詢房仲業倒閉潮,張盛和表示房仲家數確實太多,密度不該跟7-11一樣高。對張的「7-11說」,房 仲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林正雄批「冷血」,該公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也諷刺,這種官員台灣也不需要這麼多;但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在臉書發文同意財政部長張盛和的看法,他提到房仲業的高密 度顯示過去幾年房市炒作過盛,房市不合理發展本來就會衰退,健全房市只不過是臨門一腳,業者應認清市場的力量,但業者卻希望政府再度扭曲不合理房市,過去幾年炒作房市、房價高漲,如 今面臨不合理房市才剛要調整之際就表態要求救房市,他對此表示不認同。</p>
</div>
==軼聞==
</ul>
</div>
 
==公職==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77%;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6px;"
|-
|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color: #eaecf0;"|<b>中華民國政府職務</b>
|-
| colspan="3"|<b><img alt="ROC Executive Yuan Logo.svg" src="//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7/ROC_Executive_Yuan_Logo.svg/35px-ROC_Executive_Yuan_Logo.svg.png" decoding="async" width="35" height="6" srcset="//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7/ROC_Executive_Yuan_Logo.svg/53px-ROC_Executive_Yuan_Logo.svg.png 1.5x, //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7/ROC_Executive_Yuan_Logo.svg/70px-ROC_Executive_Yuan_Logo.svg.png 2x" data-file-width="152" data-file-height="26">行政院</b>
|-
| 前任:<br>[[曾銘宗]](代理)<br>正任:[[劉憶如]] || 財政部部長<br>第三十任<br>2012年6月1日-2016年5月20日 ||繼任:<br>[[許虞哲]]
|-
|}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台灣軍政人物]]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