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

增加 6,32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拜占庭帝国''' </p>
|-
|<center><img src="https://twgreatdaily.com/images/elastic/ULr/ULrN3HMBURTf-Dn5gp9q.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twgreatdaily.com/8LoQ3HMBURTf-Dn5IIBZ.html 圖片來自twgreatdaily]
</small>
|}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也称'''新罗马牧首区'''(Rum Ortodoks Patrikhanesi),是[[东正教自主教会]]之一,最高领袖为[[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现任牧首为[[巴爾多祿茂一世]]<ref>{{Cite web|title=Biography - The Ecumenical Patriarchate|url=https://www.patriarchate.org/biography|language=en-US|website=www.patriarchate.org|access-date=2019-12-11|archive-date=2019-05-1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15055636/https://www.patriarchate.org/biography|dead-url=no}}</ref>。

因君士坦丁堡作为[[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首都的历史地位,以及因君士坦丁堡教会是大多数现代东正教教会的发源教会,君士坦丁普世堡牧首在东正教中有特殊的荣誉地位,在世界[[正教會|东正教]]教长中享有「同侪之首」的地位,被视为东正教基督徒的代表和精神领袖<ref>{{Cite web|title=Pope Francis Bows, Asks For Blessing From Ecumenical Patriarch Bartholomew In Extraordinary Display Of Christian Unity|url=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4/11/30/pope-francis-ecumenical-patriarch-bartholomew-_n_6243414.html|date=30 November 2014|last=Winfield|first=Nicole|last2=Fraser|first2=Suzan|website=Huffington Post|url-status=dead|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17041746/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4/11/30/pope-francis-ecumenical-patriarch-bartholomew-_n_6243414.html|archive-date=2016-03-17|access-date=2019-12-11|dead-url=no}}</ref>。

==历史==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前身拜占庭主教区相传是由[[使徒 (基督教)|使徒]][[安得烈]]创立。330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帝国]]首都从[[罗马]]迁至[[拜占庭]],将该地改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主教座|主教区]]升格为[[大主教区]]。

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鉴于君士坦丁堡“现在是新罗马”,承认君士坦丁堡主教与[[教宗|罗马主教]]权力平等。451年[[卡尔西顿会议|卡尔西登会议]]重新肯定君士坦丁堡主教的领导地位,并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大片地区划归他的管辖。在 6 世纪,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头衔正式改为“'''君士坦丁堡新罗马大主教,普世牧首'''”。

7世纪以来,由于[[穆斯林]]国家的扩张,被征服的主教辖区的东方牧首纷纷逃亡君士坦丁堡,加强了普世牧首的权力。在很长时期中,他们的继任人选都照例要由普世牧首决定。

拜占庭正教从君士坦丁堡传到[[东欧]]大片地区,包括[[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俄罗斯]]。君士坦丁堡牧首作为东方基督教教会的首脑,成为了罗马主教对基督教世界普世性主张的挑战。1054 年,东方的正教会与西方教会正式[[東西教會大分裂|分裂]]。直至 1964年,普世牧首和天主教教宗才再次拥抱,但两个教会依然在教义上有所区别。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因十字军于 1204 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从1206 年移位[[尼西亚帝国|尼西亚]],直至1261 年[[米海尔八世]]从[[拉丁帝国]]夺回君士坦丁堡。

1453年君士坦丁堡为[[奥斯曼帝国]]攻下,成为其首都,[[穆罕默德二世]]承认普世牧首[[真纳迪乌斯二世]]为[[奥斯曼帝国]]东正教臣民([[米利特]])的宗教、政治领袖。但此后普世牧首的领袖地位渐渐衰落。

1593 年,牧首耶利米亚斯二世宣布[[俄罗斯正教会|莫斯科教区]]为自立教区。此后,[[希臘正教會|希腊]](1833年)、[[罗马尼亚正教会|罗马尼亚]](1865年)、[[塞爾維亞正教會|塞尔维亚]](1879年)、[[保加利亞正教會|保加利亚]](1870年)和[[阿尔巴尼亚正教会|阿尔巴尼亚]](1937年)国家教会,依次成为自立教区。

1922年,[[安納托利亞|小亚细亚]]和[[色雷斯]]的约150万希腊、东正教居民,在[[希臘土耳其人口互換]]中被驱逐至希腊。因此,小亚细亚的基督徒所剩无几,受君士坦丁堡管辖的教区数量也进一步减少<。因时任君士坦丁堡牧首(Meletius IV)在[[希土战争 (1919年-1922年)|希腊土耳其战争]]中的反土耳其态度,以及土耳其共和国的世俗化运动(包括废除[[哈里发]]制度),土耳其曾试图驱逐牧首,唯在希腊及西方国家的反对下作罢,只限制其政治权力,只保留宗教领域内的权力。

==现状==
目前,君士坦丁堡牧首和君士坦丁堡会议所管辖的地理范围在[[土耳其]]仅有君士坦丁堡總主教区连同[[迦克敦]]、[[代雷柯伊]]、[[王子岛群|阿达拉]]以及[[格克切岛]]和[[博兹贾岛]]等4个近郊教区。在[[希腊]],名义上归君士坦丁堡牧首管辖的有[[阿索斯山|圣山隐修区]]、[[帕特莫斯岛]]上的福音圣约翰隐修院、北部几个教区,[[佐泽卡尼索斯群岛]]4个教区以及[[克里特岛]]上一个自主教会。

[[欧洲]]、[[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希腊正教]]总主教区、都主教区以及[[芬兰]][[芬蘭正教會|自主教会]]都接受君士坦丁牧首的领导。君士坦丁牧首在亞洲及大洋洲有多個都主教區,分別為香港及東南亞都主教區、[[韩国正教会|韓國及北亞都主教區]]、紐西蘭及大洋洲都主教區、新加坡及南亞都主教區。

自从1586年起,牧首座设在[[伊斯坦布尔]]北区[[芬内尔]]的[[圣乔治座堂]]。牧首必须是土耳其出生的公民,由各都主教区会议选出<ref name=":1">{{cite book zh |author=|title=《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五卷》|format=M|edition=1 |location=北京 |publisher=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date=1999年4月 |pages=512页 |id= ISBN 7-5000-6060-2}}</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宗教]]
50,7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