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铜霞

增加 25 位元組, 3 年前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 张铜霞 ''' 回族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古琴艺术联谊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七弦琴音乐艺术》总编、中央歌舞团蜀派古琴演奏家、香港国际艺术家联合会理事。中国致公党党员。
<p style="text-indent:2em;">1959年秋''' 张铜霞 '''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师承蜀派古琴艺术大师喻绍泽先生,继承了蜀派古琴艺术的真谛。'''张铜霞'''女士在四川音乐学院由钢琴专业转为古琴专业,郑爱斐教授任钢琴老师,同时副修声乐。多年来,曾先后师从我国著名声乐专家刘振汉教授、中国著名声乐专家 [[ 魏鸣泉 ]][[ 教授 ]] 的精心指导。
<p style="text-indent:2em;">1959年秋'''张铜霞'''由成都市文化局分配在成都市歌舞剧团。先后在廖启云、肖战术团长、国家一级导演刘健恩师的精心培养下,从事歌剧表演艺术的生涯,系统学习“斯坦尼”表演体系,主演中国优秀民族歌剧:1960年元月26日,成都市歌舞剧团成立,张铜霞 首演歌剧《三月三》(桂芳)、后主演《洪湖赤卫队》(韩英)、《俩代人》(李华、容芝)、《夺印》(胡素芳)等主角,同时担任歌舞晚会的节目主持数年,演出多达一千余场,荣获成都市优秀演员奖。
{{Infobox person
| 知名作品 =
}}
<p style="text-indent:2em;">1979年秋在穆宏碧团长的大力支持下,为国家输送艺术人才,'''张铜霞'''由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歌舞剧团调入中央歌舞团,陈云团长接见张铜霞时说:“委屈你了!先给舞蹈队弹钢琴伴奏,很快解放你,恢复你的古琴和弦歌,敬之同志很喜欢古琴(贺敬之任文化部第一部长),古琴在国际上的地位很高。”在中央歌舞团'''张铜霞'''同时还担任歌队钢琴伴奏,培养声乐演员。
<p style="text-indent:2em;">'''张铜霞'''经过几十年的古琴艺术实践和刻苦专研,无论是古琴演奏、琴歌自弹自唱、古曲打谱、移植现代优秀歌曲并定指法、为古诗词《枫桥夜泊》等谱曲、为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等编曲、为电影歌曲作曲等各项艺术均有全面的发展。
<p style="text-indent:2em;">1990年、1995年'''张铜霞'''两次应邀赴四川成都参加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
<p style="text-indent:2em;">1994年参加北京音乐研究所等单位举行的“名人名曲国际交流会”。
<p style="text-indent:2em;">1994年'''张铜霞'''随文化部派出中国艺术家小组赴北欧三国演出,为庆祝中挪建交四十周年大庆,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国家音乐厅”、瑞典哥德堡市、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和海牙共演出二十二场。演出受到各国领导和国际友人和华侨的热烈赞扬,为祖国的古琴艺术起到了大力的宣传作用。
<p style="text-indent:2em;">1995年12月18日赴香港参加大陆、 [[ 台湾 ]] [[ 香港 ]] 三地联合举办的“南北名家汇湘江琴筝演奏会”。
<p style="text-indent:2em;">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音乐泰斗吕骥先生的倡议下,于1992年元月24日在北京中国文联会堂正式成立了中国音协“中国古琴艺术联谊中心”并举行了首次联谊座谈会,由中国音协书记处书记冯光钰同志主持。会议发出新闻稿。中国音乐家协会特聘'''张铜霞'''为“中国古琴艺术联谊中心”办公室主任。通过对全国古琴界的联络和开展琴艺学术活动,促进各地琴人在琴学、琴史、演奏、乐器制作、打谱、创作诸方面的交流,进一步推动古琴艺术的继承、研究和创新。
<p style="text-indent:2em;">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音乐泰斗吕骥老召见'''张铜霞'''说:“几千年来没有古琴的杂志,你能把它办起来吗?”,1998年2月在吕骥老倡导的和'''张铜霞'''主编的中国《七弦琴音乐艺术》在北京音乐厅首刊问世,'''张铜霞'''女士担任主编。至今已编著了一至十三辑。'''
 
==个人成就==
<p style="text-indent:2em;"> '''张铜霞'''自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的《中国古琴艺术联谊中心》办公室主任以来,积极参中古琴艺术的学术交流组织活动。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