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24
次編輯
變更
石圍角邨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石圍角邨'''<br><img src="https://8.share.photo.xuite.net/lwy33…”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石圍角邨'''<br><img src="https://8.share.photo.xuite.net/lwy33339/18028ea/14009892/735288774_m.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lwy33339/hkblog/151528728 圖片來自xuite]</small>
|}
'''石圍角邨'''({{lang-en|Shek Wai Kok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香港公共屋邨|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東北部的石圍角路3號,鄰近[[荃灣市中心]]。本邨於1980年至1982年間落成並入伙,共有8座樓宇,總人口約17,300人,以單一屋邨計算為[[香港公共屋邨列表#荃灣區|荃灣區最大公共屋邨]]如果以單一屋邨計算(即是將「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石圍角邨的總人口(約17,300人)多於[[梨木樹(一)邨]](約6,900人)、[[梨木樹(二)邨]](約13,100人)及[[梨木樹邨]](約10,000人)。現時,石圍角邨由[[房屋署]]直接管理。
== 歷史說明 ==
石圍角邨的舊址為[[荃灣]]的其中一條[[鄉村]]——[[石圍角|石圍角村]],以及附近的[[寮屋區|石圍角寮屋區]]。之後,石圍角村遷至[[和宜合道]]近[[梨木樹邨]]一帶,並改稱為「石圍角新村」,而原址則交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興建[[香港公共屋邨|公共屋邨]]。由於本邨位處荃灣[[城門谷|成安谷]]旁<ref>{{Cite news|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90sfJGwue6oa%2FuPh0wM1Jd |title=成安谷上象山邨 康樂設備最齊全 |publisher=華僑日報 |page=16 |date=1978-09-04 |access-date=2020-08-20 |language=zh-hk}}</ref>{{NoteTag|成安谷是[[城門谷]]的原名,現已甚少使用此名稱。}},故此於規劃公佈前原本命名為「'''成安邨'''」。1977年7月,房委會決定採用原地名稱「石圍角」作為邨名,將屋邨名稱修改為「'''石圍角邨'''」,並一直沿用至今。
本邨合共有8座分別採用[[工字型大廈|雙連座工字型]]、[[舊長型大廈|舊長型]]及[[Ⅰ型大廈|雙連座Ⅰ字型]]設計的樓宇,單位數目達6,500伙。石圍角邨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石蘭樓、石菊樓、石翠樓、石葵樓、[[石圍角商場]]、[[石圍角街市]]、[[石圍角巴士總站]]、[[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以及[[荃灣公立學校]],於1980年至1981年間完工;至於第二階段就包括石芳樓、石荷樓、石蓮樓、石桃樓、[[保良局姚連生中學]]、[[香港道教聯合會石圍角小學]]以及[[石圍角社區會堂]],於1982年完工。
1982年9月28日,時任[[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探訪石圍角邨,期間亦曾前往居民家中進行家訪及接觸市民<ref>{{Cite news|url=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25688 |title=享年八十七歲 鐵娘子戴卓爾夫人病逝 |publisher=東周網 |date=2013-04-09 |access-date=2020-05-18 |language=zh-hk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810175050/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25688 |archive-date=2017-08-10 |dead-url=no}}</ref>。
2001年3月14日,警員[[梁成恩]]於石圍角邨石桃樓552室外遇襲,[[徐步高槍擊案#荃灣石圍角邨槍擊案|其身中多槍死亡]],曾經令香港轟動一時。
== 屋邨資料 ==
=== 樓宇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style="text-align: center;"
|-
! 樓宇名稱(座號)
! 樓宇類型
! 落成年份
! 樓高(住宅層數)
! 期數
! 採用之升降機
|-
| 石翠樓(第1座)
| rowspan="4" | [[工字型大廈|雙連座工字型]]<br/>(第一代設計)
| rowspan="2" | 1981年
| rowspan="4" | 低座:26(26)<br/>高座:28(27)
| rowspan="4" | 1
| rowspan="4" | [[迅達]]
|-
| 石葵樓(第2座)
|-
| 石蘭樓(第3座)
| 1980年
|-
| 石菊樓(第4座)
| 1981年
|-
| 石芳樓(第5座)
| rowspan="3" | [[舊長型大廈|舊長型]]
| rowspan="4" | 1982年
| rowspan="2" | 15(12)
| rowspan="4" | 2
| rowspan="4" | [[日立製作所|日立]]
|-
| 石荷樓(第6座)
|-
| *石蓮樓(第7座)
| 15(13)
|-
| 石桃樓(第8座)
| [[Ⅰ型大廈|雙連座Ⅰ字型]]
| 21(20)
|-
| colspan="6" | 註︰以*號標示樓宇為[[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中多名確診個案患者居住的大廈。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center>'''石圍角邨'''<br><img src="https://8.share.photo.xuite.net/lwy33339/18028ea/14009892/735288774_m.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lwy33339/hkblog/151528728 圖片來自xuite]</small>
|}
'''石圍角邨'''({{lang-en|Shek Wai Kok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香港公共屋邨|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東北部的石圍角路3號,鄰近[[荃灣市中心]]。本邨於1980年至1982年間落成並入伙,共有8座樓宇,總人口約17,300人,以單一屋邨計算為[[香港公共屋邨列表#荃灣區|荃灣區最大公共屋邨]]如果以單一屋邨計算(即是將「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石圍角邨的總人口(約17,300人)多於[[梨木樹(一)邨]](約6,900人)、[[梨木樹(二)邨]](約13,100人)及[[梨木樹邨]](約10,000人)。現時,石圍角邨由[[房屋署]]直接管理。
== 歷史說明 ==
石圍角邨的舊址為[[荃灣]]的其中一條[[鄉村]]——[[石圍角|石圍角村]],以及附近的[[寮屋區|石圍角寮屋區]]。之後,石圍角村遷至[[和宜合道]]近[[梨木樹邨]]一帶,並改稱為「石圍角新村」,而原址則交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興建[[香港公共屋邨|公共屋邨]]。由於本邨位處荃灣[[城門谷|成安谷]]旁<ref>{{Cite news|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90sfJGwue6oa%2FuPh0wM1Jd |title=成安谷上象山邨 康樂設備最齊全 |publisher=華僑日報 |page=16 |date=1978-09-04 |access-date=2020-08-20 |language=zh-hk}}</ref>{{NoteTag|成安谷是[[城門谷]]的原名,現已甚少使用此名稱。}},故此於規劃公佈前原本命名為「'''成安邨'''」。1977年7月,房委會決定採用原地名稱「石圍角」作為邨名,將屋邨名稱修改為「'''石圍角邨'''」,並一直沿用至今。
本邨合共有8座分別採用[[工字型大廈|雙連座工字型]]、[[舊長型大廈|舊長型]]及[[Ⅰ型大廈|雙連座Ⅰ字型]]設計的樓宇,單位數目達6,500伙。石圍角邨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石蘭樓、石菊樓、石翠樓、石葵樓、[[石圍角商場]]、[[石圍角街市]]、[[石圍角巴士總站]]、[[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以及[[荃灣公立學校]],於1980年至1981年間完工;至於第二階段就包括石芳樓、石荷樓、石蓮樓、石桃樓、[[保良局姚連生中學]]、[[香港道教聯合會石圍角小學]]以及[[石圍角社區會堂]],於1982年完工。
1982年9月28日,時任[[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探訪石圍角邨,期間亦曾前往居民家中進行家訪及接觸市民<ref>{{Cite news|url=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25688 |title=享年八十七歲 鐵娘子戴卓爾夫人病逝 |publisher=東周網 |date=2013-04-09 |access-date=2020-05-18 |language=zh-hk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810175050/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25688 |archive-date=2017-08-10 |dead-url=no}}</ref>。
2001年3月14日,警員[[梁成恩]]於石圍角邨石桃樓552室外遇襲,[[徐步高槍擊案#荃灣石圍角邨槍擊案|其身中多槍死亡]],曾經令香港轟動一時。
== 屋邨資料 ==
=== 樓宇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style="text-align: center;"
|-
! 樓宇名稱(座號)
! 樓宇類型
! 落成年份
! 樓高(住宅層數)
! 期數
! 採用之升降機
|-
| 石翠樓(第1座)
| rowspan="4" | [[工字型大廈|雙連座工字型]]<br/>(第一代設計)
| rowspan="2" | 1981年
| rowspan="4" | 低座:26(26)<br/>高座:28(27)
| rowspan="4" | 1
| rowspan="4" | [[迅達]]
|-
| 石葵樓(第2座)
|-
| 石蘭樓(第3座)
| 1980年
|-
| 石菊樓(第4座)
| 1981年
|-
| 石芳樓(第5座)
| rowspan="3" | [[舊長型大廈|舊長型]]
| rowspan="4" | 1982年
| rowspan="2" | 15(12)
| rowspan="4" | 2
| rowspan="4" | [[日立製作所|日立]]
|-
| 石荷樓(第6座)
|-
| *石蓮樓(第7座)
| 15(13)
|-
| 石桃樓(第8座)
| [[Ⅰ型大廈|雙連座Ⅰ字型]]
| 21(20)
|-
| colspan="6" | 註︰以*號標示樓宇為[[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中多名確診個案患者居住的大廈。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