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528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jpeg|有框|右|<big>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工作)</big>[https://msy.muc.edu.cn/__local/C/A6/D2/A6DC05ACE4B48595A94CFB9C970_F1C47A86_2CB02.jpg 原图链接][https://msy.muc.edu.cn/info/1032/1635.htm 来自 中央民族大学 的图片]]]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原[[燕京大学]] <ref>[https://www.sohu.com/a/156837941_349225 燕京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搜狐,2017-07-13</ref>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平研究院]]等单位从事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史和民族语言等方面研究的权威学者,大多集中到了中央民族学院,建立了研究部。研究部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学教学与研究中心,也是当时中国顶尖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民族史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语言学家最集中的地方,如于道泉、翁独健、翦伯赞、潘光旦、吴文藻、闻宥、杨成志、费孝通、林耀华、冯家升、傅乐焕、汪明瑀、马学良、王钟翰、程溯洛、陈永龄、沈家驹、宋蜀华、施联朱、王辅仁、王晓义等都在研究部工作。
==教师队伍==
学院高层次人才荟聚,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社科委学部召集人1人、教育部民族学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5人、国家民委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9人,整体学术水平一流。
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学)、1个本科创新人才实验班“孝通班”、7个学术硕士学位点([[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 <ref>[https://www.sohu.com/a/435511151_120207621 考古学的定义],搜狐,2020-11-30</ref> 、[[民俗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政治民族学)、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社会工作和文物与博物馆学)、6个博士学位点(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政治民族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民族学、社会学),具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本科生652人,硕士研究生523人,博士研究生276人。
==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