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麻豆區

移除 60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荷蘭統治時期,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的「蔴荳社」居住在此。[[臺灣荷蘭統治時期|荷治時期]]初期,麻豆社原住民曾反抗荷蘭人統治,1629年7月13日發生[[麻豆溪事件]],蔴荳社原住民趁荷蘭東印度公司士兵欲渡河攻打海盜時偷襲,殺害52名荷蘭士兵。唯因當時荷方實力僅達大員一帶自保,無力直接。征伐蔴荳社。新任大員長官[[普特曼斯]]只能於1629年11月針對攻擊目加溜灣社,對麻豆社做殺雞儆猴。目加溜灣社遭攻擊後麻豆社求和。
1635年9月開始,麻豆社遭遇[[天花]]襲擊,損失約200名至300名戰士。11月普特曼斯聯合新港、蕭壠社發起[[麻豆社之役]],麻豆社26人死亡、遭放火燒為灰燼。麻豆社向荷方表示歸順,12月雙方簽訂《[[麻豆協約]]》。
[[File:麻豆前班出土之銅炮.jpg|thumb|left|250px|1971年4月11日,麻豆前班農民莊金堯在農田所挖掘出銅砲。銅身170公分,口徑6公分,外匝20公分,重215斤。[[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現借展於麻豆古港園區。]]
[[荷蘭]]人為經營當地的蔴荳社原住民,曾在麻豆設「教會大學」。於1637年4月興建學校及建築教員住宅。到1638年2月,除35呎教會場和181呎校舍外,還有教員舍數間。當時信基督教者已達二千人。
=== 鄭氏到清治時期 ===
隨著康熙雍正時期,麻豆社與四大社原住民遭清廷官方徵召參予平定吞霄社「番」亂及[[朱一貴事件]]等大戰鬥,或者勞役、番餉的徵課以及陋規的索取。使得麻豆社逐漸衰落。清[[乾隆]]以後,(18世紀中葉)[[臺灣漢人|漢人]]勢力在麻豆增長,漢人街庄陸續成立。乾隆六年(1741年),劉良璧的《[[重修臺灣福建府志]]》中仍未出現「麻豆保」,直到乾隆二十年(1755年),「麻豆保」出現在文獻記錄上。顯示麻豆已由原住民轉為漢人主導。麻豆社人則日漸萎縮,並且有移往他地現象。唯從麻豆文衡殿及北極殿的碑文,仍可見麻豆社人活動跡象。麻豆不少廟宇亦建於此時,如護濟宮(乾隆46年)、文衡殿(雍正12年)、北極殿(乾隆16年重建),以及漢化後的[[麻豆尪祖廟]](乾隆44年)。以原麻豆社祖廟[[麻豆文衡殿|文衡殿]](麻豆關帝廟)為例,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重建時,社「番」雖仍參與,但漢人已顯然成為主要出資者,「番」廟也轉成漢廟。
[[File:麻豆水堀頭橋碑.jpg|thumb|left|150px|麻豆水堀頭橋碑。[[乾隆]]二十年(1755年)立,現保存於麻豆古港園區。]]
[[乾隆]]年間,漢人在麻豆的活動已能在水堀頭[[麻豆水堀頭遺址|建造三合土港口]],並建設水堀頭橋及碑文。在遺址出土的三合土建構為麻豆港的遺跡,留有[[乾隆]]乙亥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國學生吳仕光等人立的水堀頭橋碑。
[[File:麻豆林家四房厝.JPG|thumb|right|250px|麻豆林家四房厝,建於1875年。2008年4月9日獲指定為市定[[歷史建築 (中華民國)|歷史建築]]。]]
19世紀後,麻豆的漢人社會已達另一規模。出現新一批地方家族,如與[[板橋林家]]、[[霧峰林家]]並稱的「麻豆林家」始祖[[林文敏]],即於[[嘉慶]]四年(1799年)渡臺,在麻豆經營糖業、酒業及兩岸貿易。到林文敏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去世時,麻豆林家已成麻豆首屈一指家族。並有能力聘請教師教育後代,使家族成員取得功名。然而漢人社會主宰的麻豆,也顯示原麻豆社人的漢化或遷移他地。如道光末年,[[丁紹儀]]的《[[東瀛識略]]》記載麻豆等社:「均雜處民間,存番無幾;往昔番廬胥成村市,舊社無從蹤跡矣。」
2010年8月2日,[[台84線|東西快速道路台84限]]麻豆交流道至西庄交流道通車。2011年10月2日,麻豆交流道至下營系統交流道通車。
2010年12月25日,==參考文獻== 
[[2010年中華民國縣市改制直轄市|臺南縣市合併]]後改稱麻豆區。
9,0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