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4
次編輯
變更
劳思光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劳思光
| 圖像 = [[File:T011295236b674a1e8b劳思光.jpg|缩略图|center|[httpshttp://p1img1.sslcache.qhmsgnetease.com/drcatchpic/270_500_B/t011295236b674a1e8bBC/BCFD0F4454CB491DC4D05D4390C0496B.jpg?size=751x906 原图链接][http://news.163.com/12/1024/00/8EHSDVTQ00014AED.html 來自网易新闻]]]
| 圖像說明 = 哲学家
| 出生日期 = 1927年
| 職業 = 哲学家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 新编中国哲学史 ]] 》</br>《康德知识论要义》</br>《 [[ 历史之惩罚 ]] 》</br>《中国之路向》</br>《 [[ 变革与传承 ]] 》。
}}
'''香港时期'''
劳思光到港后,专心在学术方面,先后于珠海书院、[[崇基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哲学,并在美国哈佛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在中大崇基学院时,除任课之外,尚须编写教材,譬如劳教授就因此而完成《中国文化要义》一书。后来他更担任研究所主任一职。劳思光公务虽忙,但著作更勤,特别以《[[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名重于时 ,成为中国哲学界的重要人物,与[[唐君毅]]、[[牟宗三]]齐名,被誉为“香港人文三老”。该书亦被公认为是继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后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在港台地区,三十多年来版行不断。2015年2月,三联书店修订整理的三卷本《新编中国哲学史》(四册)出版 。退休后,劳教授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及该校[[逸夫书院]]高级导师。
'''返台'''
== 精神思想 ==
[[File:劳思光2.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1/1D/1D1EABD94B0B13521C762E29435E1D06.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163.com/15/0225/11/AJA1MGQK00014SEH.html 來自网易新闻]]]
劳思光对中西哲学不同传统皆保持一开放的态度,其思想可作早期、中期、晚期之分。早期思想接近德国观念论,其道德哲学于[[康德]]尤近,而文化哲学则有浓厚黑格尔色彩。中期思想大致以70年代至80年代初为断。他专注于[[中国哲学]]研究,完成《[[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在理论上已进而批判黑格尔模式,并转向分析哲学的探索。<ref>[http://www.library.hn.cn/hxrw/xdrw/shkx/laosiguang.htm 劳思光],湖南图书馆,</ref>
晚年提出高级语意学之问题,以批判现代哲学思潮,目的则在于重判不同理论语言之功能与限制,从而给不同理论适当定位。对于中西哲学传统的定性,曾就哲学功能分判为认知性与引导性两型。所谓认知性,是指其哲学功能主要摆在建立知识之上;所谓引导性,则要求生命或自我的转化。前者主要涉及智性领域,后者则偏重意志领域。东西哲学的歧异,就在这德智对别的架构下安顿。他认为儒学视文化与人生为一不断实现价值的历程,实现价值的可能性条件为人有自觉心,自觉心的能力表现在能自主地作[[价值判断]]和要求实现价值之上。他的整个道德哲学系统是建基于价值主体或自觉主体之上的。这样的价值主体,一面以最高自由为设准,一面则展现在能作价值判断之能力和实现价值之意志上,所以工夫就落在呈现及扩充是非之心和贯彻判断之实践意志之上。此一哲学观念实化于文化生活中,即成为"重德文化精神"。综合而言,他的哲学立基于价值主体或自觉主体的究心上,从而推绎出整个道德文化哲学体系。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他从单一主体与并立主体的架构,展现东方重德与西方重智文化的本质及限制,以期"上下通达"之文化精神。<ref>[http://www.library.hn.cn/hxrw/xdrw/shkx/laosiguang.htm 劳思光],湖南图书馆,</ref>
== 学术荣誉 ==
2000年中华民国斐陶斐学术协会杰出学术成就奖、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第四十六届学术奖、2002年台湾[[行政院]]文化奖、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2002年度及2005年度国家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2004)。<ref>[https://www.cpr.cuhk.edu.hk/sc/press_detail.php?1=1&id=1418&t=%E6%95%AC%E6%82%BC%E5%8B%9E%E6%80%9D%E5%85%89%E6%95%99%E6%8E%88&1=1&id=1418&t=%E6%95%AC%E6%82%BC%E5%8B%9E%E6%80%9D%E5%85%89%E6%95%99%E6%8E%88 敬悼劳思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2012-10-24</ref>
2003年:《虚境与希望-论当代哲学与文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 人物评价 ==
劳思光的门生、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关子尹]]表示,劳思光学贯中西,不拘泥门户,终身关心文化危机问题,不只是学者,更是“国士”,他的离去让学界痛失学术泰斗,华人社会更痛失以敢言见称的公共知识分子。
“中央研究院”前中国文哲研究所长[[戴琏璋]]说,劳思光是众多院士中唯一的哲学家,也是风格独具的智者;文哲所筹备阶段,劳思光展现以学术是非为是非的一面,帮助文哲所征选人才时,摆脱人情关说与门户派系纠缠。
陪伴劳思光多年的助理[[林世华]]说,他在劳思光身上看到学术严谨的一面,和处事圆融亲切的一面;虽然身体不好,每天上课都很辛苦,但劳思光仍坚持“活到老、教到老”,希望教到最后一刻,虽然他已离开,但相信所有师生都会记得他的教导。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