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馬思聰

增加 5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我要把每一个音符献给祖国。——马思聪
1912年5月7日,[[马思聪]]作为马家的第五个儿子,出生在 [[ 广东省 ]] 海丰县幼石街上的一座深宅大院里,小名艾[[马思聪]]的父亲马育航同广
东的风云人物陈炯明是总角之交,后来当上了广东省的财政厅长,这才得以维持9个儿女的一大家的生活。马思聪的父母都不懂音乐,但广东的戏剧之乡海陆
丰所独有的地方戏剧音乐深深地影响着童年的马思聪。
1923年,11岁的马思聪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随大哥来到 [[ 法国 ]] ,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先后就学于南锡音乐学院、 [[ 巴黎音乐学院 ]] 学习 [[ 小提琴 ]]
1929年初,马思聪因家境突变回国。在 [[ 香港 ]] [[ 广州 ]] [[ 上海 ]] 等地演出,被誉为“音乐神童”。
后1930年再次赴法,向毕能蓬(Binembaum)学作曲。
1931年,广东省政府官费资助,[[马思聪]]再次赴法留学,第二年归国,任中国第一所现代“私立音乐学院”院长,主要在广州、香港、上海、 [[ 南京 ]] 、北平等地
从事演出;同时,又先后在广州音乐院、 [[ 中央大学 ]] 教育学院音乐系任教。
1932年马思聪与他的女弟子王慕理结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多年转辗于华南、西南各地坚持从事频繁的演出,并先后任 [[ 中山大学 ]][[ 教授 ]] 、中华交响乐团指挥、贵阳艺术馆馆长等职。
1945年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
1950年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创作》主编等职。
由于文革原因,1967年1月经香港出逃,赴 [[ 美国 ]] 定居,从事作曲、教学工作。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从北京返回美国,周恩来托其向马思聪转达:“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0多岁离乡背井去
改变播放曲目《思乡曲》改为《东方红》
1950年, [[ 郭沫若 ]] 作词、马思聪作曲的儿童歌曲传唱全国,经团中央确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团结起来继承我们的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为
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亿万中国少年儿童唱着这首歌长大。
傅聪脱颖而出,夺得最高的“马茹卡舞曲奖”。
1958年,[[马思聪]]任 [[ 柴可夫斯基 ]] 钢琴和小提琴国际比赛评委,携弟子刘诗昆到莫斯科。赛前,马思聪对刘诗昆说:手指触键要更短促、更有力,“锤子击钟后
不立刻离开就把音捂死了,音会发闷”。在比赛中,刘诗昆获得第二名。
99,3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