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纽约市立大学

增加 44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CUNY)始建于1847年,是纽约市的公立大学系统的总称。它是美国最大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包含有:11个四年制学院 Senior College(如纽约市立学院,皇后学院,巴鲁克学院,亨特学院等)、6个两年制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以及医生教育学院、法学院、新闻学院和研究生中心。纽约市立大学是美国第三大的大学系统,超过五十四万名大学生及研究生在纽约市立大学在纽约市五个区的各所分校就读。</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历来培育出不少杰出人才,至2012年止计有14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世界首位菲尔兹奖得主也出自纽约市立大学的创始学院--纽约市立学院。纽约市立大学著名的校友包括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与基辛格,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葛洛夫,美国电脑业先驱王安等。1963届校友约翰·欧基夫(John O'Keefe)于近日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于2014年获得纽约市立学院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p>
== 学校概况 ==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简称CUNY)创建於1847年。纽约市立大学为综合性大学,所设900多个专业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课程涵盖工商管理、经济学、金融学、传播学、人文、艺术、理学、工学、法学、医药等。其中,尤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国际娱乐、传播及艺术等专业见长。该校在纽约市拥有19个学院共280多幢校舍建筑,当前注册的在校学生达20多万,其中全日制学生有4.5万名,其国际学生来自145个国家和地区,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大学和第三大公立大学,也是美国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学之一。</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学风和研究风格务实,学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的密切结合,并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和与纽约各大跨国企业的良好关系,为学生提供众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学习、研究能力得到同步的提高,社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普遍优於其他高校的学生。自建校以来,纽约市立大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该校的校友中包括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一批普利策奖(新闻)、艾美奖(电视)及格莱美奖(音乐)得主。</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是纽约市的公立大学。它是美国最大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包含有:十一个四年制常规大学、六个两年制社区学院、一个研究生院、一个新闻学院、一个法学院和一个生物医学院。</p>
<p style="text-indent:2em;">超过四十五万名大学生及研究生在纽约市立大学在纽约市五个区的各所分校就读。纽约市所有在读大学生中近1/2为纽约市立大学学生,所有大学毕业生中1/3为纽约市立大学毕业生。</p>
<p style="text-indent:2em;">在就读生的数量上,纽约市立大学是全美国第三大的大学系统,仅次于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SUNY)和加利福利亚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ystems)。</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CUNY)和纽约州立大学(SUNY)是分开且独立的两个大学系统,虽然他们都由纽约州政府提供经费,但是纽约市立大学在同时也从纽约市立政府得到资金补助。</p>
== 发展历史 ==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的历史开始于1847年。那一年,在美国驻日本首任大使汤森·哈利斯的推动下,纽约市成立了全美国第一所公立高等教育学府,并将其命名为"免费学院"(Free Academy)。这所学院后来被改名为纽约市立学院(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CCNY)。纽约市立大学(CUNY)组建于1961年。它最初的两个分校为纽约市立学院和亨特学院(Hunter College),并最终扩展到现在的规模。</p>
<p style="text-indent:2em;">今天具有19个分校,20万学生的纽约市立大学起源于最初的纽约市立学院。1847年,著名纽约商人、政治家和外交家Townsend Harris创办纽约市立学院的前身自由学院(Freedom Academy, 意在为有才但没有钱的新移民提供免费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00多年后,纽约城市学院成为美国最具盛名的高校之一,被称为"穷人的哈佛"。它的校友中包括14名诺贝尔得主、国务卿鲍威尔将军、英特尔公司董事长格罗夫等许多名人。</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城市学院的创办与发展开美国公立大学之先河,亦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提供了实现美国梦的基本条件。后来纽约市的其它公立学校先后加入,形成今天的纽约的市立大学。一直到1960年代末纽约市立大学都免收学费,但其入学的标准相当高,大多数学院的学术水准亦在美国高校中名列前茅。</p>
<p style="text-indent:2em;">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美国民权、妇女及反战运动风起云涌。在纽约市立大学,激进的大学生们占领校长办公楼,要求市大取消入学标准,让所有家境贫寒的高中毕业生和新移民都有进入纽约市立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个要求竟然被纽约市立大学的两级政府以及校方全盘接受,从此纽约市立大学实行开门招生。然而,校门虽然打开了,学费全免的政策却难以为继,再加上1970年代初纽约市政府财政危机,几近破产。因而纽约市立大学亦和大多数高校一样实行收费,而且学费年年在涨。</p>
== 组织结构 ==
<p style="text-indent:2em;">一个有十七名校董组成的校董会为纽约城市大学(CUNY)的决策管理机构。其中十名校董由纽约州州长任命,五名校董由纽约市市长任命。这十五名校董的任命必须经过纽约州参议院审核通过方能生效,任期七年,可连任一届。另一名校董由纽约城市大学学生政府主席担任。纽约城市大学教师协会主席也为校董之一,但无投票权。校董会任命一名总校长负责整个市立大学系统的管理,但各所分校的校长直接向校董会负责,而不向总校长负责。</p>
<p style="text-indent:2em;">在成立之初,纽约市立大学(CUNY)校董会和总校长只能对各个分校行使十分有限的管理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大多数分校在纽约市立大学于1961年组建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例如,历史最久远的分校,1847年成立的纽约城市大学(CCNY)在纽约市立大学(CUNY)组建时已经存在了114年。这些分校是由纽约州议会授权成立。州议会确保了这些分校的自主权。</p>
<p style="text-indent:2em;">因此,在很多分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眼中,纽约市立大学不过是一个由各所独立大学所组成的松散的联盟而已。而不少学生对各自所就读分校的认同感也强于他们对市立大学的认同感。然而最近几年,在纽约州州长和纽约市市长的推动下,市立大学校董会和总校长通过他们对经费的控制权-虽然这个控制并非绝对-逐渐加强了对各个分校的行政管理权,同时削弱了分校校长的权力。</p>
<p style="text-indent:2em;">截至于2007年,纽约市立大学(CUNY)由十七所分校(包括十一所四年制常规大学、六所两年制社区大学)和六所独立院校(包括一所荣誉大学、一所研究生院、一所法学院、一所新闻学院、一所生物医学院和一所专业学院)组成。</p>
== 四年制分校==
<p style="text-indent:2em;">(1847年)纽约市立学院(也译作纽约城市学院,为纽约市立大学的创始学院,大部分纽约市立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均出自本学院)</p>
<p style="text-indent:2em;">(1870年)亨特分校(原为纽约市的公立女子学院,从1970年代起开始录取男性学生)</p>
<p style="text-indent:2em;">(1919年)巴鲁克分校,又译名柏鲁克分校(原为城市大学的商业及公共管理学院,于1953年获得分校资格,由华尔街投资大师伯纳德·巴鲁克创立)</p>
<p style="text-indent:2em;">(1930年)布鲁克林分校</p>
<p style="text-indent:2em;">(1937年)皇后分校(由亨特大学与城市大学位于纽约市皇后区的校区合并而成)</p>
<p style="text-indent:2em;">(1946年)纽约理工分校</p>
<p style="text-indent:2em;">(1955年)史泰登岛分校</p>
<p style="text-indent:2em;">(1964年)约翰·杰刑事分校</p>
<p style="text-indent:2em;">(1966年)约克分校</p>
<p style="text-indent:2em;">(1968年)雷曼分校(原为亨特大学位于纽约市布朗克斯区的校区)</p>
<p style="text-indent:2em;">(1970年)麦德加·艾菲斯分校</p>
== 两年制分校 ==
<p style="text-indent:2em;">(1957年)布朗克斯社区大学</p>
<p style="text-indent:2em;">(1958年)皇后社区大学</p>
<p style="text-indent:2em;">(1963年)曼哈顿社区大学</p>
<p style="text-indent:2em;">(1963年)国王郡社区大学</p>
<p style="text-indent:2em;">(1968年)拉瓜地亚社区大学</p>
<p style="text-indent:2em;">(1970年)侯斯托斯社区大学</p>
<p style="text-indent:2em;">研究生院及各独立院校</p>
<p style="text-indent:2em;">(1961年)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p>
<p style="text-indent:2em;">(1973年)纽约市立大学索菲·戴维斯生物医学院</p>
<p style="text-indent:2em;">(1983年)纽约市立大学法学院</p>
<p style="text-indent:2em;">(2001年)纽约市立大学荣誉学院</p>
<p style="text-indent:2em;">(2006年)纽约市立大学新闻学院</p>
== 学院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学院(英语: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缩写:CCNY),也译作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1847年,是纽约市立大学系统中的一所四年制学院,也是纽约市立大学系统的创始学校,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分校,尤其以工科闻名于世,至2012年止计有11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纽约市立学院相对于纽约市立大学系统其它四年制分校的就读学生人数而言,其规模属于中等。在2011年,纽约市立学院共有16,089名在学生,其中包括12,938名大学生和3,151名研究生。</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学院历来培育出不少杰出人才,其中的佼佼者有曾担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以及美国保险业巨头,1997年时代杂志风云人物安德鲁·格罗夫。而历来纽约市立学院有数以千计的毕业生任职于纽约首屈一指的大公司,包括大都会人寿保险、大通银行、花旗银行、高盛投资银行等。学院不但以其悠久教学历史著称,而且以教师队伍的科研活动闻名于全世界。在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内都位居全美前列。学院拥有纽约市最大的本科科研项目,2003到2004期间,学院的教职员工获得了4100余万美元的科研经费。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1950届学生罗伯特. 欧曼, 因其经济游戏理论荣获了2005年度经济学诺贝尔奖。</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CUNY Graduate Center),也称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是纽约市立大学的下属分院之一,地处第五大道,与帝国大厦毗邻,提供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三十多个博士研究生课程和七个硕士研究生课程专业。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的十个Ph.D专业课程在全国排名都非常靠前,甚至仅此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提供的博士研究生专业和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有:人类学、美术历史学、听力学、生物化学、生物学、贸易学、化学、比较文学、刑事司法、电脑科学、经济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教育心理学、历史、法语、英语、数学、护理学等。</p>
<p style="text-indent:2em;">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保罗·克鲁格曼,将于2015年加入纽约市立大学经济系担任教授。</p>
<p style="text-indent:2em;">巴鲁克学院新的立体校园因其杰出设计获得美国建筑学院奖。 纽约市立大学最著名的巴鲁克学院坐落在纽约最繁华的金融和文化中心, 与华尔街隔区相望。</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最著名的巴鲁克学院(Baruch College,位于主校区)的历史可追溯至1847年城市大学成立之时,1919年命名为市立大学商业和民事管理学院。1953年,为纪念政治家和金融家伯纳德·巴鲁克,改名为巴鲁克学院。1968年,巴鲁克学院成为纽约市立大学一座独立的高级学院。巴鲁克学院坐落在纽约最繁华的金融和文化中心曼哈顿区公园大道,与JP摩根大通银行总部等世界著名金融集团毗邻,与华尔街隔区相望。巴鲁克学院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现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共15 000名,其中近2 500人为研究生。巴鲁克学院包括三个分院:杰客林商学院、威斯曼艺术和科学学院以及公共事务学院。巴鲁克学院培养的企业首席执行官(CEO)和高层管理人才的数量在美国所有大学中列首位。巴鲁克学院的本科教育在全美排名第48位。该学院还曾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评为美国最佳商学院之一,美国《新闻周刊》将其列为全美最优秀的15家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学校第14位。巴鲁克学院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及美国各大企业(包括维亚康姆集团、AOL时代华纳等传媒企业和文化企业)保持著密切的合作关系。</p>
== 学位授予 ==
<p style="text-indent:2em;">由于纽约市立大学独特的组成结构和各个分校的相对独立性,大多数分校都有一些相同的科系。例如,很多分校都有自己的英语系、数学系、历史系等等。不过有些分校也有它们独特的科系。比如,城市大学拥有市立大学系统中唯一的工程学院和建筑学院,而伯鲁克大学是唯一拥有商学院的分校。</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系统的四年制分校颁发各自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两年制社区大学颁发各自的副学士学位。一般而言,Ph.D博士学位只有研究生院有权授予,例外包括工程学博士和临床心理学博士,这些学位由研究生院和纽约市立学院共同授予。而法律学博士学位则是由法学院颁发。</p>
== 成就荣誉 ==
<p style="text-indent:2em;">据美国标准普尔的一项调查,纽约市立大学毕业的企业首席执行官(CEO)和高层管理人才的数量在美国所有大学中列首位 。</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各学院的毕业生中日后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位居美高等学府的前十名。</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的杰出校友中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世界一流的教职员工中拥有诺贝尔奖得主、普利策奖获得者以及麦克亚瑟研究员、纽约科学院研究员以及著名作家。</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评为美国最佳研究生院之一。</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的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专案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评为美国20佳之一。</p>
<p style="text-indent:2em;">2005年,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的本科工商管理专案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列为全美第48位。</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列为美国最具民族多元化的高等学府。</p>
<p style="text-indent:2em;">被《普林斯顿评论》列为美国东北部地区最佳学校之一。</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被《钱财》(Money)杂志列为美国非寄宿的20佳学院之一。</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被《企业家》杂志列为美国年度最佳百名企业家学院之一。</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专案被《商业周刊》杂志列为美国性能价格比最佳的15个项目之一。</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被《成功》杂志列为美国企业家年度最佳50所商学院之一。</p>
<p style="text-indent:2em;">《今日会计》杂志所列举的"会计界最有影响力的百人"中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的毕业生上榜人数名列第三。</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培养的有高等学位并通过注册会计考试的人数名列全美国第一。</p>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在《金融管理日报》评选的全球金融研究能力最佳的923家机构中列第33名。</p>
<p style="text-indent:2em;">巴鲁克学院新的立体校园因其杰出设计获得美国建筑学院奖。</p>
<p style="text-indent:2em;">巴鲁克学院的威廉和安妮塔图书馆获得学院和研究所图书馆协会颁发的美国最佳学院图书馆奖。</p>
== 诺贝尔奖 ==
<p style="text-indent:2em;">Robert J. Aumann,经济奖(2005),纽约市立学院1950数学系校友 。</p>
<p style="text-indent:2em;">Gertrude Elion,生理医学奖(1988),亨特学院1937校友。</p>
<p style="text-indent:2em;">Leon M. Lederman,物理奖(1988),纽约市立学院1943物理系校友。</p>
<p style="text-indent:2em;">Stanley Cohen,生理医学奖(1986),布鲁克林学院1943化学系与动物学系校友。</p>
<p style="text-indent:2em;">Herbert A. Hauptman,化学奖(1985),纽约市立学院1937数学系校友。</p>
<p style="text-indent:2em;">Jerome Karle,化学奖(1985),纽约市立学院1937校友。</p>
<p style="text-indent:2em;">Arno A. Penzias,物理奖(1978),纽约市立学院1954物理系校友。</p>
<p style="text-indent:2em;">Rosalyn Yalow,生理医学奖(1977),亨特学院1941物理系校友。</p>
<p style="text-indent:2em;">Henry Kissinger 季辛吉,和平奖(1973),纽约市立学院会计系校友,1943因进入美国陆军服役休学。</p>
<p style="text-indent:2em;">Kenneth Arrow,经济奖(1972),纽约市立学院1940数学系暨社会科学系校友。</p>
<p style="text-indent:2em;">Julius Axelrod,生理医学奖(1970),纽约市立学院1933生物学系校友。</p>
<p style="text-indent:2em;">Julian S. Schwinger,物理奖(1965),纽约市立学院校友后转学至哥伦比亚大学。</p>
<p style="text-indent:2em;">Robert Hofstadter,物理奖(1961),纽约市立学院1935校友。</p>
<p style="text-indent:2em;">Arthur Kornberg,生理医学奖(1959),纽约市立学院1937校友。</p>
== 杰出校友 ==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毕业生中除了十四位诺贝尔奖得主,还包括一位美国国务卿、一位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陆军上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国会议员、州议会议员、纽约市市长、宇航员、演员、歌唱家、作曲家、作家、科学家、发明家等等。根据Standard&Poor's的最新调查,美国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EO)中,从纽约市立大学获得本科学位的人数远多于从其它任何大学获得本科学位的人数 。</p>
<p style="text-indent:2em;">毕恒达(台湾)知名学者及社会改革人士,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副教授,研究生中心都市规划博士。</p>
<p style="text-indent:2em;">黄崇仁(台湾)力晶半导体创始人暨董事长,西奈山医学院博士。</p>
<p style="text-indent:2em;">方念华(台湾)知名电视新闻主播,纽约市立大学大众传播艺术硕士。</p>
<p style="text-indent:2em;">李昌钰(台湾)世界知名刑事鉴定专家,约翰·杰刑事学院学士。</p>
<p style="text-indent:2em;">王嘉廉(香港)国联电脑Computer Associates创始人,皇后学院数学系学士。</p>
<p style="text-indent:2em;">许多年轻的校友们担任助理会计主管、副总裁、金融分析师、资料库和网路管理人员以及市场行销经理。纽约市立大学著名的校友包括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美国保险业巨头,国际集团董事长、1997年《时代》杂志的年度风云人物格罗夫,美国电脑业先驱王安(华裔)美国前国务卿,马球(POLO)品牌创始人时装大亨Ralph Lauren,著名的表演家Jerry Seinfeld,歌唱家Paul Simon,纽约市前市长科赫,美国宇航局宇航员Mario Runco。几位著名的普利策奖获得者:抒情诗人Ira Gershwin,小说家Oscar Hijuelos和诗人Lloyd Schwartz以及《时代》杂志评选的20世纪最重要的百人之一Jonas Salk等。</p>
== 大学排名 ==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CUNY,Graduate Center)各领域研究均极为出色,在相应领域均享有盛名。</p>
<p style="text-indent:2em;">#36 Math 数学全美排名第36</p>
<p style="text-indent:2em;">#63 Physics 物理学全美排名第63</p>
<p style="text-indent:2em;">#79 Computer Science 计算机全美排名第79</p>
<p style="text-indent:2em;">#22 English 英语全美排名第22</p>
<p style="text-indent:2em;">#100 Best Education Schools 教育学院全美排名第100</p>
<p style="text-indent:2em;">#94 Chemistry 化学全美排名第94</p>
<p style="text-indent:2em;">#89 Earth Sciences 地球科学全美排名第89</p>
<p style="text-indent:2em;">#64 Economics 经济学全美排名第64</p>
<p style="text-indent:2em;">#30 History 历史学全美排名第30</p>
<p style="text-indent:2em;">#68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学全美排名第68</p>
<p style="text-indent:2em;">#78 Psychology 心理学全美排名第78</p>
<p style="text-indent:2em;">#28 Sociology 社会学全美排名第28</p>
== 纽约市立学院 ==
<p style="text-indent:2em;">纽约市立学院(CUNY,City College)以工科研究闻名于世,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土木工程等位居全美前列。</p>
<p style="text-indent:2em;">#51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Bioengineering 生物医学工程全美排名第51</p>
<p style="text-indent:2em;">#50 Chemical Engineering 化学工程全美排名第50</p>
<p style="text-indent:2em;">#97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全美排名第97</p>
<p style="text-indent:2em;">#102 Electrical / Electronic /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电子工程全美排名第102</p>
<p style="text-indent:2em;">#84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全美排名第84</p>
<p style="text-indent:2em;">#125 Clinical Psychology 临床心理学全美排名第125</p>
<p style="text-indent:2em;">#93 Fine Arts 美术全美排名第93</p>
<p style="text-indent:2em;">#70 Physician Assistant 医师助理全美排名第70</p>
<p style="text-indent:2em;">#117 Psychology 心理学全美排名第117</p>
<p style="text-indent:2em;">#87 Public Affairs 公共事务全美排名第87</p>
7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