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基石種

增加 1,970 位元組, 3 年前
增加內容
它與旗艦和繖形物種一道成為保護生物學中的一個流行概念。儘管該概念被認為是特別強的種間相互作用的描述,並且使生態學家和保護政策制定者之間的交流更加容易,但由於過度簡化複雜的生態系統而受到批評。
不過數量或是生物量並不是決定物種在一生物群集中的關鍵性的必要條件。有些物種的數量或是生物量並不高,但是它們對群集的構造或環境具有關鍵性的作用。牠們的存在對其他生存在該群集裡的生物有不成比例的高影響力,牠們可以被稱為是該食物網的關鍵物種 (keystone species)。許多位於一群集的食物網頂端的掠食者都是關鍵物種。在某些環境中,可能會有一個或多個關鍵物種。一旦我們將群集中的關鍵物種除去,該群集的構造會產生明顯巨大的變化,有時甚至足以動搖整個生態系、導致其崩壞毀滅,所以我們在保護所謂稀有瀕危物種的同時,也應該保護生態系中的關鍵物種,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ref>[https://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64478 優勢物種與關鍵物種-上]科學ONLINE</ref>
==名詞釋義==
一個關鍵物種在其生態系統中所起的作用類似於一個的作用,重點在拱。雖然梯形石承受著拱形中任何一塊石頭的最小壓力,但沒有它,拱形仍然會塌陷。同樣,如果去除了關鍵物種,則生態系統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即使通過生物量或生產力衡量該物種僅占生態系統的一小部分。
 
另一種基石物種的關係是屬於互動互利的基石物種關係,Gilbert ( 1980 )曾提出雙向互動關連 ( mobile link )的觀念,某些動物取食植物的果實,同時亦扮演著這些植物生存繁衍的關鍵角色,而這些植物同時也支撐著其他食物鏈食物網。這種的相關性是互動互利的,此相關的物種可稱之為互利基石物種( keystone mutualisms )。
==樞紐種群==
===互利共生的現象===
Howe 於1984年亦曾提出類似的「樞紐種群」( Pivotal taxa )的觀念 , 某些植物會在每年食物缺乏期開花結果,以維持那些以果實為生的鳥類與哺乳動物,而 這些鳥類與哺乳動物同時亦扮演著這些植物與其他時期的某些樹種之種子傳播,以及長期的森林 生態物種平衡與多樣性角色。因此,根據這種既是基石物種又互相影響的緊密關係,Richards於 1995年即所提出一個互利假說( the mutualism hypothesis )來說明澳洲地區森林與狐蝠間的關係 : 他認為二者是一種互利共生的現象,森林中許多植物物種高度依賴狐蝠為其傳花授粉與傳播種子, 否則無法繁衍擴散。然而沒有這些植物種類,狐蝠亦不可能存活於澳洲森林中。
 
==臺灣案例==
臺灣地區生態基石物種例子。2003年3月,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復育珊瑚礁區原本數量龐大的的關鍵物種-馬糞海膽(又稱白棘三列海膽),在後壁湖潟湖設立「海膽保護區」,之後更在94年3月成立「海洋資源示範保護區「,使墾丁海域的海底景觀及物種多樣性會更豐富。另外,台灣地區野生動植物、濕地、溪流等自然資源,研究增加瀕絕物種分佈地區等需保護地區,對棲息地管理的重要性日漸提升以及保護關鍵物種的必要性等策略。<ref>[https://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64478 優勢物種與關鍵物種-下]科學ONLINE</ref>
==生態學==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