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8
次編輯
變更
李世芳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世芳 ( 京剧表演艺术家 )| 圖像 =[[File:李世 芳.jpg|缩略图]] [[File:李世芳2018芳5.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p7.qhmsgpstatp.com/drorigin/43d300046ea83ef849be 原图链接] [https:/220__/t0156aace36f0529307www.toutiao.jpg com/a1583227407024142/ 来自今日头条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京剧表演艺术家
| 出生日期 = 1921年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李福禄
| 職業 = 京剧演员
| 知名原因 = 四小名旦之一
| 知名作品 = 《生死恨》</br>《 [[ 霸王别姬 ]] 》</br>《天女散花》</br>《宇宙锋》</br>《 [[ 拾玉镯 ]] 》。
}}
'''李世芳'''(Li shi fang) 著名主持人
李世芳(1921年-1947年)京剧表演艺术家 京剧 [[ 旦角 ]] 京剧演员, 名福禄,祖籍山西太谷,生于内蒙古包头。父母都是山西梆子演员。尤其父亲李子健是位戏路宽广,青衣、花旦、刀马旦、彩旦无所不精的名角,并且对每门角色都有绝活。李世芳为人谦和,毫无一般伶人的傲气。一九四二年他偕新婚夫人姚宝琏首次到青岛演出,从前没看过梅兰芳戏的人,有缘看到"小梅兰芳"的演出,连连称赞大饱眼福。因为他不但扮相酷似,唱腔亦极像,这次在青岛所演的戏码又都是《生死恨》、《霸王别姬》、《 [[ 天女散花 ]] 》、《宇宙锋》等梅派戏,所以特别受到青岛观众的欢迎,一直连演十三天他才回上海 。== 出身 ==(1921年一1947年),名福禄,祖籍山西太谷,生于内蒙古包头。父母都是[[山西梆子]]演员。尤其父亲李子健是位戏路宽广,青衣、花旦、刀马旦、彩旦无所不精的名角,并且对每门角色都有绝活。福禄从三岁开始就跟随父母往来于大小城市,过着没有定居的艺员生活。十岁时,其父在北京定居,准备息影舞台,专心教子。一九三一年七月二十四日,福禄正式进入富连成科班,开始了他一生的从艺生涯。他排在小"世"字科,专工青衣兼花旦、刀马,从此改名为李世芳 。
李世芳的青衣开蒙老师是[[苏雨卿]],先学《彩楼配》、《探寒窑》、《二进宫》等青衣开蒙戏,又跟萧连芳先生学《双沙河》、《拾玉镯》、《铁弓缘》等花旦戏。还学了《穆柯寨》、《樊江关》两出刀马戏。李不但学戏勤奋,练功也颇认真,就连繁难的"打出手"等武功技巧,他也跟着习练。由于学练刻苦,仅仅一年时间,他就能登台唱戏了。在科班学艺时即已享名,为"世"字班之高材生。该班排演《霸王别姬》、《碧游宫》、《盘丝洞》等戏,均由其主演。==初露锋芒== 一九三四年,"盛"字科学生结业出科,相继离去。为了演 出 身 ==的上座率,富连成科班请来了张彩林老先生教、排一些旦角大戏。首先排了《花田错》带《桃花村》,李世芳扮演的小姐演得非常传神,唱、念、做俱佳,毛世来的春兰、袁世海的鲁智深也是唱、念恰当无疵,一致受到观众的赞誉。李世芳的艺术才华从
这一时期,梅师每天都让他到后台,边化妆边向他即兴指教,演出了,叫他在包厢里观摩学习,演出后叫他到家中或聆听吊嗓,或对他加以调教。因梅师演出繁忙,就推荐他的大弟子魏莲芳代为传授梅派新戏。
== 名旦之首 ==
李世芳在童伶选举中,以超出他人五、六千张票之多的绝对优势,被选为"童伶主席"。一九三九年北京《立言报》接受读者建议,效仿二十年代评选"四大名旦"之举,主办了从青年新秀中评选"四小名旦"的活动。最后排列出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为"四小名旦"。此时李世芳已出科离开了 [[ 富连成 ]] ,正值变声"倒仓"期,他既未组班也未搭班,一直在家养嗓、学戏。他虽已有较长时间没有公开演出,却仍被推为"四小名旦"之首,足见他的表演艺术多么有魅力,多么深入人心 。==舞台创业==经过三年的勤学苦练,李世芳嗓音恢复,他挑梁组班"承芳社",开始了舞台创业生活。他与袁世海再次合作《霸王别姬》、《宇宙锋》,他演出了梅派戏《西施》和《生死恨》,排演了《百花公主》,在《金山寺》中加打出手,又排了一部艺术珍品《木兰从军》……他在京、津、沪、济南等地的演出盛况空前,从而李世芳名声大震,"承芳社"蒸蒸日上,步入了全盛时期 。
一九四四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是梅师五十华诞,李世芳特暂停演出,与新婚夫人姚宝琏专程赴沪祝寿。在此期间,梅师又悉心传授《游园惊梦》、《金山寺》、《断桥》等昆曲杰作,并且他还如饥似渴地观摩话剧表演艺术,从中得到启迪。回京后他创排了《天国女儿》,观众对戏中诸多革新的唱腔,创新的身段,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戏中运用话剧手法的开场,也使观众感到新颖、动人,大为赞许。这时李的艺术创造已具备了相当的时代意识,这正是他深悟梅派艺术革新精神的深层次心得体现。
== 英年早逝 ==
一九四六年岁尾,李世芳只身来到上海近半载,他该回家过年了。四六年除夕、四七年元旦及二日,梅师特意与弟子同台合作《金山寺》、《断桥》两折,准备弟子回家路费。不想这三场戏竟是李世芳诀别人世的最后演出。一九四七年元月五日,京沪航班121号班机途经青岛上空,因飞机遇雾撞山,机毁人亡。年仅二十六岁的一代名伶李世芳就这样化为尘埃而去。可惜他英年早逝,出科后仅有短暂的不到十年的舞台生涯。
李世芳乘机罹难,震惊了青岛京剧艺坛,引起梨园界的哀痛。李世芳之父李子健,友郑岐山前往收尸,其尸一团模糊,无从辨认,被编为三十号。遇难者尸体均用白布裹缠,仅露一面,全部用大布一块掩盖,停放在天后宫。宫内冷烛摇曳哀音不绝,报上载诗曰:
冷烛摇曳照残骸,天后宫内声声哀。不见名伶真面目,芳魂永留红坛毡。
后李世芳的遗体送入胶州路吕祖庙内举行入殓典礼,各界人士四十多人参加了公祭仪式。
李世芳的遗体运回北京后,京剧界名伶叶盛兰、马富禄、尚小云、谭福英等都前往吊唁。送去的挽联中,有一幅是由四个剧目的名字组成,上联是"金山寺成生死恨",下联是"帘锦风变镜花缘"。上联中的《生死恨》是李世芳生前经常演出的梅派戏,《金山寺》则是李世芳与梅兰芳合演的最后一个剧目。
梅兰芳从南京回上海以后,听到李世芳遇难的噩耗不胜悲痛,为此停演数日。他知道李世芳上有父母,还有妻子和三个女儿,生活无着,于是发起主办了两台救济戏,把全部收入寄给了李世芳的家属。常宝坤、张君秋等也分别为救济李世芳的家属举行了义演。
翁偶虹曾做诗悼念:
犹记童年霞举时,望梅竟玉成之。乱离前后梅无恙,及折梅园李一枝。
==艺术特色==
李世芳的嗓音宽厚,音色优美,声调纯正,有着较深的演唱功力,很会运用自身条件,尤其得到梅琴师王少卿先生的精心指教后,更能唱出纯正的梅派神韵。他的唱工可说虽无激越高亢之声,却有余音绕梁之妙。如果他能健在人世,对演唱艺术必有更大的发展和建树,定会以韵味胜出而称雄剧坛。
==“小梅兰芳”李世芳与梅兰芳:“老梅收小梅”的故事==
梅兰芳位居“四大名旦”首席,李世芳排名“四小名旦”第一。李世芳台上台下均颇似梅先生,被誉为“小梅兰芳”。梅、李是师徒,梨园史上有“老梅收小梅”一段佳话。
富连成社小五科的李世芳,工旦角儿。扮相身段唱念做表都是样儿,与少年时的[[梅兰芳]]颇有几分相似。李世芳属“科里红”,十四五岁即很能叫座儿,人气极旺,有“小梅兰芳”之誉
[[File:李世芳3.jpg|缩略图|左|400px|
[https://www.toutiao.com/i6645264501832679944/ 来自头条新闻原图链接]]]
李世芳出科前的民国二十六年(1937),北平的《立言报》举办“童伶主席”选举,以富社小五“世”字科和中华戏校“德”、“和”两科男生为候选人。李世芳以最高票荣膺冠军。三年后选举“四小名旦”,李世芳又获头名(后三位排序: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随后李世芳组班“承芳社”挂头牌,一炮而红。
此前的民国二十五年(1936),梅兰芳先生由沪来京去拜访富连成。此时富连成社长叶春善刚辞世,其长子叶龙章接任班主,梅兰芳与叶龙章就是同辈。
梅先生问叶龙章:“听说师弟有个徒儿,都说他是小梅兰芳,可否唤他来一见?”
叶龙章让人叫来李世芳。梅先生一见,觉得真有几分像自己,越瞧越喜欢眉目俊秀的李世芳。就对叶龙章说:“您看能不能让他唱两出我瞧瞧?”叶答应说,今晚华乐就有他的《别姬》,隔天是他的《醉酒》。
看完戏没几天,梅先生二访富连成,一是向叶龙章道谢,二是看看李世芳。三天过后,齐如山、姚玉芙和李春林(梅剧团大管)再次登门富社。
齐如山直接挑明来意:“梅畹华想举行个仪式,收世芳为徒,您看如何?”
过去伶界有规矩,班社弟子坐科期间不兴再拜他人为师,对其他名角儿只称呼先生或老师,不能磕头另拜,出科后方无限制。
叶龙章一时难以作答。齐如山见叶不置可否,遂做高论一番,从梅先生的名望地位,艺术成就,梅叶两家关系,富社的荣光,到如此难得云云。叶答:“还得容我与其他老先生研究商量再作答复。”
随后,叶龙章找来萧长华等几位老先生商议,萧先生等一致持赞成意见。叶龙章一想既然如此,也就同意。但提出条件,要搭几个有出息的弟子一同拜梅,多几个人向梅先生学习总不是坏事。
传话给齐如山,齐再告梅,梅先生爽快答应。这样李世芳、毛世来、李元芳、刘元彤、张世孝都拜了梅先生。
拜师宴那天,在京名角儿并各界人士数百人汇聚国剧学会,盛况空前。次日,梅、齐二位再来富社与全体师生言欢合影。此后梅先生在京连演40场,每场专留一个包厢,由[[叶龙章]]带五弟子观摩。
以梅兰芳之地位,为收个徒弟三次登门,且如此周章,在行里不仅少见,似也仅有。<ref>[https://www.toutiao.com/i6645264501832679944/ “小梅兰芳”李世芳与梅兰芳:“老梅收小梅”的故事]头条新闻,2019-01-12 </ref>
抗战胜利后,梅先生剃须重登舞台。为了捧捧爱徒世芳,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底,在上海贴演《金山寺》带《断桥》,梅的白娘子,世芳的青儿。李世芳的扮相儿、唱腔儿、台风儿酷似乃师。爷儿俩在台上一左一右互使身段,配合得严丝合缝,美妙绝伦,以致彩声爆棚。沪上戏迷大呼过瘾。谁想这竟成了李世芳的绝唱。
一个月后,春节临近,世芳的太太亦接近临产,他要回北京。可几次买不到飞机票,急得上火。名须生杨宝森太太谢虹雯看他如此着急,就一片好心,把自己的飞机票让给了李世芳。
李世芳大喜过望,万分感谢后即由[[张盛利]]师兄陪送至机场登机。没想到飞机在山东境内周村附近坠毁,机上人员全部罹难。梅先生刚听到信儿时,心中甚急,不愿相信。几次打电话让当时在上海的张盛利、袁世海详细核实,到底世芳如何。
当消息确实后,梅先生强压悲痛,派张盛利前去认尸。盛利回来后只说出“太惨了”三个字就嚎啕大哭。袁世海忍住眼泪,使劲摇着张盛利肩膀,大声叫:“说清楚,快说清楚,你真地看见了?说啊!”张盛利满脸是泪,哽咽说道:“世芳全身焦黑,就一只袖子还看得出是世芳,那是他的格子衬衣。”
李世芳形、神、貌俱佳,一表人才。平时喜穿西装,里面常搭配条格衬衫。因张盛利送世芳登机,只他知道世芳最后所穿衣服,换了别人再难认出。一代艺术家殉难,震动全国。梅先生悲痛得不能登台。他从前几乎没回过戏,这次实在坚持不住,回戏三天,闭门不见客。
过后,梅先生在上海主持同乡会馆举办李世芳追悼会。[[袁世海]]为家属代表(李世芳与袁世海十分要好,张嘴三哥长三哥短),梅兰芳亲致悼词。梅先生最喜欢李世芳,颇以世芳为得意,结果却是白发人送了黑发人。世芳时年25岁。
==视频==
{{#ev:youku|XMzgwNjU5NzMwNA|640|inline|四小名旦之首李世芳《廉锦枫》精彩唱段 李胜素配像 |frame}}
{{#ev:youku|XMjQ4NTYwMzM2OA|640|inline|台海记忆 京剧名家身后的母女重逢(李世芳) |frame}}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