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隅良典

移除 1,24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scientistperson|name = 大隅良典<br />{{small| おおすみ よしのり}}|image = [[File: 大隅良典.jpg |缩略图|center|image_size = 300px|caption =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06692 圖片來源:2016諾貝爾生醫獎:細胞自噬和大隅良典的酵母菌(Pan Sci)] ]]|birth_date = {{birth Birth date and age|df=y|1945|2|9|mf=y}}|birth_place = [[ 大日本帝国| 日本]][[福岡縣]][[福岡市]]|death_date = |death_place = |nationality = [[ 日本人| 日本]]|ethnicity = |fields 研究領域 = [[细胞生物学]]|workplaces alma_mater = [[東京大學]]| 机构 = [[洛克菲勒大學]]<br>[[東京大學]]<br>[[基礎生物學研究所]]<br>[[綜合研究大学院大学]]<br>[[東京工業大學]]|alma_mater = 東京大學|academic_advisors = [[傑拉爾德·埃德爾曼]]|doctoral_advisor = {{link-ja|今堀和友|今堀和友}}|doctoral_students = |notable_students = [[水島昇]]|known_for = 细胞[[自噬]]的分子機制研究|awards = [[日本学士院獎]](2006)<br>[[朝日獎]](2008)<br>[[京都獎]]基礎科学部門(2012)<br>[[蓋爾德納國際獎]](2015)<br>[[威利獎]](2016)<br>[[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6)<br>[[生命科學突破獎]](2017)|religion =|signature = <!--(filename only)-->|footnotes = |website = {{URL|http://www.ohsumilab.aro.iri.titech.ac.jp|東京工業大学大隅研究室}}
}}
{{japanese|japanese=大隅 良典|kana=おおすみ よしのり|romaji=Ōsumi Yoshinori}}
'''大隅良典'''(日語:おおすみ よしのり,英語:Ōsumi Yoshinori,{{bd|1945年|2月9日|||catIdx=Osumi}}),[[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学家。現任[[東京工業大学]]前沿研究機構特聘教授、第6位[[東京大學]]特別榮譽教授<ref>http://www.u-tokyo.ac.jp/ja/news/topics/topics_z1402_00004.html</ref>等職。[[文化勳章]]表彰。[[文化功勞者]]。
2016年[[ 大隅 教授曾獲得[[京都獎良典]] 、[[蓋爾德納國際獎]]及[[威利獎]]<ref>[http://news.mynavi.jp/news/2013/09/25/168/ トムソン・ロイター、ノーベル賞有力候補者28名を発表 - 日本人は3名が選出 | マイナビニュース]</ref>。2016年他 因「對細胞[[自噬]]機制的發現」成為21世紀第2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單人得主<ref name="CNA1">[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0035017-1.aspx 諾貝爾醫學獎 日本學者大隅良典獨得],中央社,2016年10月3日</ref><ref name="CNA2">[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0030378-1.aspx 大隅良典解析細胞自噬 創癌症治療契機],中央社,2016年10月3日</ref><ref name="CNA3">[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0030436-1.aspx 大隅良典獲諾貝爾獎:做沒人做的事很快樂],中央社,2016年10月3日</ref><ref name="2016Nobel" />。
== 主要成就 ==
</gallery>
== 主要榮譽 ==
*2005年:藤原獎
*2006年:[[日本学士院獎]]
*2007年:日本植物学会学術獎
*2008年:[[朝日獎]]
*2012年:[[京都獎]]基礎科学部門
*2013年:[[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
*2015年:[[蓋爾德納國際獎]]
*2015年:{{link-ja|國際生物學獎|国際生物学賞}}
*2015年:[[文化功勞者]]
*2015年:[[贝时璋奖|贝时璋国际奖]]
*2016年:[[威利獎]]
*2016年:保罗·杨森奖
*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ref name="2016Nobel" />
*2016年:[[文化勳章]]
*2017年:[[生命科學突破獎]]
 == ''' 軼事 ''' ==
[[鬍鬚]]是[[大隅良典]]的「註冊商標」,始於他的美國博士後生涯<ref name="brh"/>。
;與水島家族的關係
:大隅良典的博士導師[[今堀和友]]師從[[水島三一郎]](1962年、1964年[[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ref>[http://www.nobelprize.org/nomination/archive/show_people.php?id=6339 San-ichiro Mizushima - Nomination Database]</ref>,故大隅也是[[水島三一郎]]的再傳弟子。此外,[[水島三一郎]]的孫子[[水島昇]]曾是大隅的學生,並與大隅一同入選2013年[[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
=== ''' 發言 ''' ===
大隅良典於2016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後在[[斯德哥爾摩]]發表談話,提到:「在年輕世代中,被要求在極短期間就交出研究成果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我希望能創造出一個各人能盡情探究其志趣的科學世界。」長期以來他對於「日本的科學正在空洞化」的警告,開始成為媒體焦點。<ref>[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2329959 聯合 - 日本高教寒冬]</ref>
7,4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