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8
次編輯
變更
楊英風
,無編輯摘要
[[File:楊英風.jpg | thumb | 300px | 楊英風攝於新竹國立 [[ 交通大學 ]][[ 浩然圖書館 ]] 前 [緣慧潤生]施工現場 ,1996年 <br> [http://www.yuyuyang.com.tw/yuyuyang.php 原圖鏈接] ]]
'''楊英風'''{{BD|1926年|12月4日|1997年|10月21日|Y}} ,[[當代]]知名[[台灣]][[雕塑家]],出生於[[台灣]][[宜蘭縣]]。台灣雕塑家,[[朱銘]]之師,育才無數,其創作年代橫跨二次大戰戰後到二十世紀末,藝術創作媒材廣及[[油畫]]、[[版畫]]、[[速寫]]、[[水墨]]、[[漫畫]]、[[美術設計]]、[[獎座設計]]、[[雕塑]]、[[景觀規畫]]等,藝術創作風格多變,從早期鄉土寫實到中晚期抽象藝術,並致力於人文與藝術哲思之思考,提出「大乘景觀」藝術之雕塑理論,可以說是台灣戰後在藝術創作與藝術理論兩個領域中皆有卓越成就的重要藝術家。<ref name="藝術教育基金會">{{cite web |url=http://www.yuyuyang.com.tw/yuyuyang.php | title= 楊英風簡介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1-20}}</ref>
==童年與青年時期==
楊英風是台灣[[宜蘭縣]]當地望族之後、父親[[楊朝木]](後改名楊朝華)、母親[[陳鴛鴦]]。祖籍[[福建]]。他排行老大,小名為「呦呦」。他的父母長期在[[北京]]經商 ,1933年,就讀宜蘭公學校,受[[林阿坤]]老師啟發,展露美術方面的興趣和才華。1940年 , 楊英風 小學畢業之後 ,也 前往北京讀書, 當時是[[1940年]],他對藝術已經充滿熱愛,經常利用課餘時 就讀期 間 到處寫生。曾 師事於[[郭柏川]]和[[淺井武]]、[[差川典美]] 三位老師。1942年,以一幅油畫與兩件雕塑作品參展「北平南海秋季美展」 。
==創作路程==
[[1962年]],楊英風辭去了美術編輯,開始專心的經營雕塑創作。此時他在台灣「[[五月畫會]]」中也相當活躍,不僅在聯展中擔任重要角色,也帶領組織年輕畫家進入國際舞台,這一年他獲得了[[香港]]國際藝術[[沙龍]]展的銀獎。隔年,他開始大膽的採用[[不銹鋼]]材質創作,並旅居[[義大利]]三年,在歐洲籌辦了許多引介中國現代藝術的展覽。回國之後,楊英風到[[花蓮]]開始了石雕山水系列的創作,並在1970年代開始為許多[[飯店]]、[[主題公園]]、大型建築等設計了許多現代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