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台東基督教醫院

增加 5,647 位元組, 3 年前
成立記事
=== 成立記事 ===
1961年基督教協同會差派[[葉德華]]牧師前往臺灣宣教,進行[[阿美族語]]的[[聖經]]翻譯。葉德華寫信要求協同會也派遣一名[[醫師]]與[[護理師]]前來[[臺灣東部]]提供醫療服務。同年,協同會醫師[[譚維義]]與其夫人帶著四名子女自[[美國]][[舊金山]]搭船,歷經三週航程抵達臺灣<ref name="福音站"/><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2"/>。 譚維義一家抵達臺灣後,首先於[[臺北]]學習[[中文]],並陸續南下至臺東原住民部落舉辦義診<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2"/>。1964年9月,譚維義醫師率領三名醫師組成醫療團隊,巡迴於[[屏東縣]]至臺東縣[[成功鎮]]之間,為沿線原住民部落提供巡迴義診服務。同年年底,再加入[[德樂詩]]護理師及[[華德安]]護理師,並將義診巡迴範圍擴大至[[長濱鄉]]<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2"/>。 1965年2月,譚維義的醫療團隊於臺東市[[寶桑路]]成立固定門診。同年[[農曆]][[春節]]期間成功鎮[[都壢]]一名青年罹患[[肝膿瘡]]導致性命垂危,正巧遇到譚維義進行巡迴義診時發現而撿回一命。譚維義有感於臺灣東部醫療環境不佳的窘境,逐心生籌措資金成立醫院之念頭。爾後譚維義及其夫人返美,展開設立醫院之募款活動<ref name="福音站"/>。 === 成立至今 ===1968年4月譚維義夫婦再度來到臺灣,並利用於美國募得之資金,在臺東市[[馬蘭部落|馬蘭]]地區購得成立醫院之土地,隨即展開醫院興建工程。經歷一年施工期,台東基督教醫院於1969年4月竣工開幕。院內設有[[X光機]]提供民眾篩檢[[肺結核]]疾病<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2"/>。 
1975年台東基督教醫院透過牧師[[葛理翰]]所捐贈《天使》一書的[[版稅]],於院內增建嬰兒室即小兒科病房。1979年小兒科護理站成立,1986年起設立公共衛生室,並展開臺東地區原住民部落社區健康發展計畫,進行[[家庭計畫]]及[[傳染病]]防治工作,藉此改善部落居民的居住環境衛生。1987年8月台東基督教醫院引進全臺第一部「蛇槍」,以治療遭毒蛇咬傷之病患,並且也因此多次支援外縣市消防單位救助遭蛇吻民眾<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2"/>。
1994年台東基督教醫院創辦人譚維義因年事已高決定退休,並偕同夫人返回美國定居,由[[蘇輔道]]醫師接任第二任院長 <ref name="福音站"/> 。2011年12月因應[[馬偕計畫]]之執行,[[內政部移民署]]向高齡82歲的譚維義與譚秀麗夫妻頒發[[中華民國永久居留證]],以表感謝兩人為臺灣醫療50年之貢獻<ref name="福音站"/>。1995年2月行政院衛生署(今[[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核准台東基督教醫院病床擴增至110床計畫,卻因缺乏經費久未動工<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2"/>。 1997年台東基督教醫院原有的多位宣教士與醫師等陸續退休,造成基督教醫院不管在人力、物力、資源,甚至財政上面臨極大困難,當時整間醫院建築與設備老舊,甚至僅剩下四名醫師苦撐經營;因此後續基督教醫院成立獨立董事會,並商請花蓮[[基督教門諾會醫院]]代為協助經營<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2"/>。1998年2月蘇輔道院長退休返美,同年9月1日來自花蓮的門諾醫院行政副院長呂信雄接任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即著手展開醫院體質改革作業<ref name="中時電子報2"/>,其整治方法包括積極對外勸募醫院資金、精簡人事成本,後續也成立四個公益機構以服務各個不同階層的社會弱勢民眾<ref name="康健雜誌"/><ref name="基督教今日報"/>。 
1999年台東基督教醫院居家護理所成立,2000年5月6日門診大樓整修計畫啟動<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2"/>,耗資新臺幣數千萬元進行翻修工程,並也在這段期間與[[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等商討請求醫師支援臺東門診的措施<ref name="基督教今日報"/>。
2000年11月與花蓮門諾醫院結束協助關係,獨立營運<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2"/>。2004年4月因應新醫療大樓啟用,既有舊門診大樓更名為「慈愛樓」,新醫療大樓命名為「恩典樓」。2006年1月基督教醫院增設新型三合一骨密度檢測儀,讓受測者一次定位就可同時檢測腰椎、兩側髖骨三個部位。同年6月30日與[[馬偕紀念醫院|臺東馬偕醫院]]達成資源合作協議,馬偕醫院陸續派遣多名醫師支援基督教醫院。2007年8月16日洗腎室啟用「腹膜透析」服務<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2"/>。 2012年9月26日因應《醫療法》規定,台東基督教醫院更名為「東基醫療財團法人台東基督教醫院」<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2"/>。 
2014年起,台東基督教醫院與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建教合作,每年資助八位符合資格的台東子弟就學,突破偏鄉護理人才難覓的困境。<ref name="建教合作">{{cite news |author1=楊漢聲 |title=護理生力軍報到! 台東基督教醫院與馬偕護專建教合作 |url=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810/1781324.htm |work=www.ettoday.net |language=(中文(台灣))}}</ref>
 
2016年1月,擔任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長達17年的呂信雄升任東基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並兼任東基公益總執行長。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一職由副院長[[陳玉祥]]醫師接任<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3"/>。2021年1月,陳志成醫師接任院長<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cite news |author1=梁敬彥 |title=陳志成醫師接任東基院長履新 是主耶穌的呼召就順服! |url=https://www.ct.org.tw/1375625 |accessdate=2020-12-25|work=基督教論壇報 |archivedate=2020-12-25|language=(中文(台灣))}}</ref>。
 
2018年8月有鑑於近年來[[智慧型手機]]普及率高,加上為防止吃錯[[處方藥]]的狀況,台東基督教醫院於該月中旬開始採用彩色藥袋,並於藥袋上附有藥物的彩色照片、[[QR碼|QR-Code]]、藥錠劑量及使用部位圖示、高警訊藥品警示等四項元素<ref name="東森新聞雲"/>。
 
=== 擴建計畫 ===
台東基督教醫院為加強對東部地區的醫療服務,於1998年起啟動擴建為現代化地區性醫院之計畫。其中為不影響既有院區的營運作業與醫療照護,因此擴建計畫採三階段進行。第一期擴建工程為,在既有醫院大樓後方興建新醫療大樓,由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承攬設計,新醫療大樓為高十層樓,地下三層之設計,地下層至地面層一樓採用[[鋼筋]][[混凝土]]設計,二樓起改採用鋼骨結構施作<ref name="潘冀聯合建築師1"/>。
 
新醫療大樓自1998年10月起展開設計作業,直到2001年9月完成整體設計規劃,隔月即展開施工,11月開挖地下室基礎。2002年12月台東基督教醫院新醫療大樓完工啟用<ref name="潘冀聯合建築師1"/>。2003年2月13日新醫療大樓開始門診與24小時急診服務<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2"/>。
 
新醫療大樓啟用後,除了增加台東基督教醫院的醫療能量外,為照顧醫療人員,因此接續推動員工宿舍之改建工程,基督教醫院員工宿舍坐落於臺東市[[寧波街]],鄰近基督教醫院院區,該計畫於2012年起推動,同樣由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承攬宿舍規劃,建築結構採地上四層鋼筋混凝土設計。2013年1月完成宿舍細部設計,6月起破土動工,隔年12月竣工啟用<ref name="潘冀聯合建築師2"/>。
 
2012年9月起台東基督教醫院與位在[[臺北市]][[北投區]]的[[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簽署[[癌症]]照護「無縫接軌」合作計畫,經歷多年籌備,於2017年8月啟動台東基督教醫院癌症醫療大樓興建計畫,並計畫購置[[直線加速器]]做為癌症治療用,於8月12日舉行動土典禮,並邀集臺東政商界人士到場觀禮。癌症醫療大樓計畫興建於台東基督教醫院慈愛樓東側空地,總占地面積約210坪,預定興建為一棟地下兩層,地上五層之建築,該計畫同樣由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承攬設計<ref name="台東基督教醫院3"/>。總施工經費包含[[放射性]]治療區防護工程需[[新臺幣]]2億5千萬元<ref name="今日傳媒"/>。
 
癌症醫療大樓樓層配置規劃為地下二樓放置直線加速器,地下一樓為放射治療計畫室,地面層起分別為化療調劑室、全靜脈營養調劑室,二樓為癌症中心、檢查中心,三樓聯合評估中心,五樓為復健治療部,六樓為健康管理中心,總樓層板面積約1,470坪<ref name="今日傳媒"/>。
 
癌症醫療大樓命名為「盼望樓<ref name="盼望樓" />」,2020年9月19日舉行啟用感恩禮拜。
 
=== 尼伯特風災 ===
2016年7月[[颱風尼伯特 (2016年)|強烈颱風尼伯特]]登陸臺東縣[[太麻里]]地區,其夾帶之強勁風勢更創下[[中央氣象局]][[臺東氣象站]]自1901年成立以來所測得最大陣風,造成臺東市區多處災情。台東基督教醫院同樣也在此波受災名單中,由於風勢強勁,將醫療大樓部分樓層之窗戶玻璃吹破,風雨灌入室內,導致洗腎室以及部分診間受到輕重不一的進水破壞。經院內同仁緊急搶救,暫能維持醫療服務正常運作<ref name="基督教論壇報"/><ref name="中時電子報"/>。
 
其他東基醫療財團法人旗下的公益機構也同樣受到損害,包含家立立社福基金會辦公室全毀、迦南銀髮生活福祉中心部分空間毀壞、一粒麥子基金會、臺東縣境內唯一收顧兩歲以下失依嬰兒的哈拿之家也受到玻璃破損至風雨灌入而有損失,另外也有部分東基醫療旗下的公務車輛損壞,包括一粒麥子基金會轄下的四輛復康巴士車窗破損<ref name="基督教論壇報"/><ref name="中時電子報"/>。
 
此次風災中雖造成東基醫療財團法人轄下各單位嚴重損失,但台東基督教醫院仍維持急診、住院、洗腎等部間段的醫療服務,也因此於7月7日晚間起陸續有傷患因玻璃割傷湧入基督教醫院。截至風災第二日,7月8日晚間10時之間,基督教醫院即收治共196名患者<ref name="基督教論壇報"/><ref name="中時電子報"/>。
24,5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