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八旗汉军

增加 20 位元組, 3 年前
历史作用
== 历史作用 ==
[[ 八旗 ]] 满洲在追随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父子征战辽东的历次战事中坚定的支持努尔哈赤父子,因而深得努尔哈赤父子的信赖,至皇太极即位之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随着一次次的对外征战,尤其是讨伐明王朝的战役之中,满洲八旗也逐渐暴露出了其严重的弊端:
一方面是满八旗仅限于平原野战,而不善于攻城掠地,在攻打明王朝的关内城池方面,远远无法与一起参战的汉军相提并论;随同参战的汉军不仅表现得同样骁勇善战,而且"谙水战,习地利,"在同明王朝的征战中,以汉兵为前驱,往往可以克服 [[ 满族骑兵 ]] 无所施其伎的不足。
另一方面,也是最令皇太极深感头痛的是八旗满洲自上而下的劫掠习气屡禁不止。尽管八旗自从建立之日起即以战争和劫掠为生,对此,皇太极也深表理解,但随着皇太极一次又一次地入关作战,以及由此逐渐确立的将大明王朝取而代之的思想,却使得他不得不开始认真地考虑汉族文臣如宁完我、范文程等人所提出的关于禁止劫掠的建议。不言而喻,想要将一向视劫掠为家常便饭且当做是获得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满洲八旗会遇到多么巨大的阻力。
相形之下,随同做战的汉军却经常表现出一种少有的自我克制能力,能够基本上遵从皇太极屡次关于禁止大肆劫掠的诏令。汉军在屡次征战中的良好表现让皇太极对其予以重视。
[[ 天聪 ]] 五年(1631年)以前,后金军中尚无大炮,攻城时难免会受到很大阻碍。于是在该年,皇太极因永平之战俘获的王天相会造炮,命其铸造红衣炮,并始编汉军一旗,旗纛为青色,由额驸佟养性率领这支"重兵"。汉军之所以在满语中被称为"重兵"也正是由于投降汉人铸造、掌管火炮而得名,因此可知汉军创制之初扮演着八旗军队中"重炮兵部队"的角色,火炮对于后金军队的重要性也使得汉军地位获得了提高。
[[ 崇德 ]] 二年(1637年)七月,汉军扩建为二旗,旗纛仍为青色。两年后(1639年)再增至四旗,旗纛为纯青镶黄、纯青镶白、纯青镶红和纯青色。不过,无论是汉军一旗、二旗还是四旗时期,旗下人丁的本籍均属满洲旗分之下,当时汉军的旗色只是为了对兵种加以区分。崇德七年(1642年)六月,由于 [[ 清朝 ]] 取得松锦大战的胜利,将此战降人和之前大凌河降人编立佐领,与原先的汉人佐领一同组建八旗汉军,旗色与八旗满洲相同,至此汉军开始拥有独立的旗籍。
== 军事力量 ==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