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
次編輯
變更
托•斯•艾略特
,→获奖记录
== 人物简介 ==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他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比较文学,接触过梵文和东方文化,对黑格尔派的哲学家颇感兴趣,也曾受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1914年,艾略特结识了美国诗人[[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来到英国,并定居伦敦,先后做过教师和银行职员等。1922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任主编至1939年。1927年加入英国籍。艾略特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是保皇党,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
== 获奖记录 创作履历 =='''影视奖项''' 1922-1929年是艾略特创作的重要时期,他的诗歌的技巧和内容趋向复杂化。代表作《荒原》<ref>[https://www.jianshu.com/p/f30e2d14211a 《荒原》 ]简书网<br/ref>(1922)和《空心人》(1925)集中表现了西方人面对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希望颇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极为空虚的生存状态。《空心人》中绝望的情绪十分明显:人是空心人,头脑里塞满了稻草,人的声音“完全没有意义,像风吹在干草上”,而整个世界将在“嘘”的一声中结束。空心人是失去灵魂的现代人的象征。▪ 2014 1992-2003年30部热门香港电影 1929年以后,艾略特继续进行诗歌艺术的探索,同时思想开始出现变化。他的长诗《灰星期三》(1930)宗教色彩浓厚,作者试图在宗教中寻求解脱。《四个四重奏》(1943)是他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这是一组用四个地点为标题的哲学宗教冥想诗歌。《烧毁了的诺顿》指一座英国乡间住宅遗址,《东柯克》是艾略特的祖先 在 英国居住的村庄,《干萨尔维奇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海边的一处礁石,《小吉丁》是17世纪英国 内 战时国教徒的小教堂。这些地方都是诗人认为值得纪念的 地 方。每一首诗都模仿贝多芬的四重奏,有5个乐章。诗歌抒发人生的幻灭感,宣扬基督教的谦卑和灵魂自救。有的批评家认为,这是艾略特的登峰造极之作。 艾略特(Thomas Stearns "T.S." Eliot)的诗歌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作品情调低沉,常用联想、隐喻和暗示,表现现代人的苦闷。成名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用内心独白表现主人公渴望爱情又害怕爱情的矛盾心态,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空虚和怯懦。此诗后来收入他的第一部诗集《普鲁弗洛克及其他所见》(1917)。他这时期出版的另一部作品《诗集》(1920)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悲 观 众喜 和失望,颇受英美文坛的 好 度榜首 评,《小老头》被认为是 《 唐伯虎点秋香 荒原 》 的前奏曲。
== 人物评价 ==
老练的出众演技令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新浪网评价)<ref>[http://ent.sina.com.cn/s/2011-11-15/ba3481767.shtml 抑郁症:蓝洁瑛 ]新浪娱乐</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