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3
次編輯
變更
隆嶺古道
,创建页面,内容为“thumb|400px|有框|右| [https://www.taiwanalpine.org.tw/ 圖片來源台灣國家山岳協會] '''隆嶺古道'''位於東北角福隆…”
[[File:EmbeddedImage.jpg|thumb|400px|有框|右|
[https://www.taiwanalpine.org.tw/ 圖片來源台灣國家山岳協會]]]
'''隆嶺古道'''位於東北角福隆舊草嶺隧道旁,是[[淡蘭古道]]其中最早開發的一段,昔日越嶺山徑樹林茂密,終年雲霧籠罩,故名「嶐嶺古道」。
隆嶺古道是最早開發的古道,因此古道沿途擁有眾多歷史遺跡,像是廢墾地、石屋、石棺、石牆及古榕樹等,甚至有凱達格蘭族祭祀場所使用的七星堆,山頂鞍部還有一座刻有「福德正神」的石碑。步道兩旁林蔭蓊蓊景致優美,遍佈山菊、鴨腳木及樓梯草等植物,溪谷水流潺潺,有如世外桃源般靜謐。
從舊草嶺隧道北口前的小公園出發,經七星堆、心齋橋,至第一登山口,步入山徑,再與第二登山口交會。古道路跡明顯,伴著涓涓小溪前行,不久即抵達越嶺高點「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海拔280公尺,開闊處可望見[[太平洋]],有「隆嶺夕煙」美稱,為蘭陽八景之一。此處為早期移民入蘭的孔道,是許多路線的交會點,西可通福隆山、龜媽坑古道,東往嶐嶐山、嶐嶐古道。
嶐嶺古道的後段,續往石城方向下山,由於迎著東北海岸,此段路多雨較為陡滑,經石城[[土地公]]廟、聚落遺跡,湛藍的東北角海岸呈現眼前,即抵達古道終點石城。<ref>[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detail&id=937 ] 健行筆記</ref>
==嶐嶺夕煙==
隆嶺古道是最早的淡蘭古道,在清嘉慶十二年(1807)以前便已形成。
據說當年(嘉慶元年)吳沙就是走這條古道進入噶瑪蘭,開啟漢人拓墾蘭陽平原的歷史。
清[[咸豐]]二年(1852)出版的「噶瑪蘭廳志」曾如此描述這條古道:
「嶐嶺在廳治之北五十里以高得名,石磴如梯,煙雨籠樹。所謂嶐嶺夕煙,乃八景之一。 嶺腳有防汛,為從前入蘭孔道。」
隆嶺古道的歷史早於[[草嶺古道]]。隆嶺位於草嶺東北側。[[嘉慶]]十二年,台灣知府楊廷理入噶瑪蘭平亂, 修築草嶺古道,從此草嶺古道成為淡蘭之間主要往來的官道。其後,隆嶺古道漸少人走,而漸趨沒落。
一百年前,著名的[[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也曾走過隆嶺古道。
==吉次茂七郎石碑==
這座石碑是為紀念日據時期因興建草嶺隧道,積勞成疾病逝的日籍工程師吉次茂七郎。 石碑因年代久遠,背面碑文已模糊難識,舊草嶺隧道北口,紅磚牆也塵封了一段被遺忘的歷史。隧道口以草書題「制天險」三字, 在孤寂裡,依舊蒼勁。
==草嶺隧道==
於大正十三年(1924)十月打通的。在此之前,北宜鐵路,北邊火車只抵達貢寮, 南邊只抵大里,中間為草嶺山脈所阻隔,仍須翻山越嶺,以通往來,十分不便。舊草嶺隧道長2165公尺, 為當時[[台灣]]最長的隧道,工程浩大,費時三年,終於順利完工。工程師吉次茂七郎積勞成疾而逝, 於是在隧道口附近立碑以為紀念。
草嶺隧道使用超過半個世紀,直至民國六十九年(1980),[[宜蘭]]線開始進行雙線拓寬工程, 台灣鐵路局在舊道旁另闢新的雙軌隧道,於民國七十五年(1986)完工。舊的隧道就被廢棄了。
如今,「吉次茂七郎紀念碑」孤佇於外隆林街的路旁,沒有任何解說牌或維護措施, 任何人開車經過這裡,若非有意,否則很難注意到這不起眼的碑石。<ref>[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166.html ]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66)</ref>
==石城山==
位於宜蘭縣頭城鎮與[[新北市]]貢寮區交界的石城地區,屬於[[雪山山脈]]尾稜上的一座獨立山頭,有顆山字[[水泥]]柱。
隆嶺古道是福隆與石城兩地的越嶺道路,是[[淡蘭古道]]最早開發的一段,在清嘉慶十二年(1807)以前便已形成。據說當年[[吳沙]]就是走這條古道進入噶瑪蘭開墾蘭陽平原。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在一百年前也曾走過隆嶺古道。隆嶺古道的歷史早於[[草嶺古道]],但因草嶺古道修築後成為淡蘭之間主要的往來官道,隆嶺古道遂漸趨沒落。古道南北入口有日據時期興建的舊草嶺隧道南北隧道口遺址。
越嶺鞍部往北循稜上上下下,經過數個小山頭抵達石城山,山頂360度視野,展望絕佳,可飽覽山海風光。登頂後原路退回「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鞍部。古道後段續往石城方向下山,此路段較為陡滑,經石城土地公廟、聚落遺跡,即抵達古道終點石城服務區,續沿公路抵石城火車站搭車賦歸。全程含休息約6小時。
<ref>[https://www.taiwanalpine.org.tw/ ] 台灣國家山岳協會</ref>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Tn dsc 2173.jpg|缩略图|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166.html 照片來自]
File:20040716 05.jpg|缩略图|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166.html 照片來自]
File:Tn dsc 2150.jpg|缩略图|
[https://pswoodly.wordpress.com/2019/06/08/20190608 照片來自]
File:Tn dsc 2137.jpg|缩略图|
[https://pswoodly.wordpress.com/2019/06/08/20190608 照片來自]
File:Tn dsc 2168.jpg|缩略图|
[https://pswoodly.wordpress.com/2019/06/08/20190608 照片來自]
</gallery>
==視頻==
===【重新上傳】隆嶺古道(上集) 文獻記載的第一條淡蘭古道,1796年吳沙進入噶瑪蘭的道路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YAJ8yxsAOo }}
=== 【重新上傳】隆嶺古道(下集) 最菁華路段~越嶺至石城舊草嶺隧道南口 ★ 隆嶺古道(下集)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WmTvf8cufI }}
=== 2021隆嶺古道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c8VCqJlM6E }}
=== 隆嶺古道縱走,大崛澳山、石城山、福隆到石城-20190907,FP060,1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hoVWd9EboQ }}
===福隆到石城隆嶺古道縱走,軌跡-20190907,FP060,2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ReT7kf7zU0 }}
==外部連結==
*[https://pswoodly.wordpress.com/2019/06/08/20190608 隆嶺古道 ]
*[https://hillmont.tw/activities/jinzibei/ 丘山行 ]
*[https://sanderatalk.pixnet.net/blog/post/329896504 【福隆】淡蘭古道走一回_嶐嶺古道--人文歷史 ]
*[https://www.beclass.com/rid=2443dd05f5cc742b45dc beclass ]
*[http://titohiking.voyage.com.tw/EW/GO/MGroupDetail.asp?prodCd=TW69 趣健行 ]
==參考資料==
{{Reflist}}
[https://www.taiwanalpine.org.tw/ 圖片來源台灣國家山岳協會]]]
'''隆嶺古道'''位於東北角福隆舊草嶺隧道旁,是[[淡蘭古道]]其中最早開發的一段,昔日越嶺山徑樹林茂密,終年雲霧籠罩,故名「嶐嶺古道」。
隆嶺古道是最早開發的古道,因此古道沿途擁有眾多歷史遺跡,像是廢墾地、石屋、石棺、石牆及古榕樹等,甚至有凱達格蘭族祭祀場所使用的七星堆,山頂鞍部還有一座刻有「福德正神」的石碑。步道兩旁林蔭蓊蓊景致優美,遍佈山菊、鴨腳木及樓梯草等植物,溪谷水流潺潺,有如世外桃源般靜謐。
從舊草嶺隧道北口前的小公園出發,經七星堆、心齋橋,至第一登山口,步入山徑,再與第二登山口交會。古道路跡明顯,伴著涓涓小溪前行,不久即抵達越嶺高點「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海拔280公尺,開闊處可望見[[太平洋]],有「隆嶺夕煙」美稱,為蘭陽八景之一。此處為早期移民入蘭的孔道,是許多路線的交會點,西可通福隆山、龜媽坑古道,東往嶐嶐山、嶐嶐古道。
嶐嶺古道的後段,續往石城方向下山,由於迎著東北海岸,此段路多雨較為陡滑,經石城[[土地公]]廟、聚落遺跡,湛藍的東北角海岸呈現眼前,即抵達古道終點石城。<ref>[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detail&id=937 ] 健行筆記</ref>
==嶐嶺夕煙==
隆嶺古道是最早的淡蘭古道,在清嘉慶十二年(1807)以前便已形成。
據說當年(嘉慶元年)吳沙就是走這條古道進入噶瑪蘭,開啟漢人拓墾蘭陽平原的歷史。
清[[咸豐]]二年(1852)出版的「噶瑪蘭廳志」曾如此描述這條古道:
「嶐嶺在廳治之北五十里以高得名,石磴如梯,煙雨籠樹。所謂嶐嶺夕煙,乃八景之一。 嶺腳有防汛,為從前入蘭孔道。」
隆嶺古道的歷史早於[[草嶺古道]]。隆嶺位於草嶺東北側。[[嘉慶]]十二年,台灣知府楊廷理入噶瑪蘭平亂, 修築草嶺古道,從此草嶺古道成為淡蘭之間主要往來的官道。其後,隆嶺古道漸少人走,而漸趨沒落。
一百年前,著名的[[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也曾走過隆嶺古道。
==吉次茂七郎石碑==
這座石碑是為紀念日據時期因興建草嶺隧道,積勞成疾病逝的日籍工程師吉次茂七郎。 石碑因年代久遠,背面碑文已模糊難識,舊草嶺隧道北口,紅磚牆也塵封了一段被遺忘的歷史。隧道口以草書題「制天險」三字, 在孤寂裡,依舊蒼勁。
==草嶺隧道==
於大正十三年(1924)十月打通的。在此之前,北宜鐵路,北邊火車只抵達貢寮, 南邊只抵大里,中間為草嶺山脈所阻隔,仍須翻山越嶺,以通往來,十分不便。舊草嶺隧道長2165公尺, 為當時[[台灣]]最長的隧道,工程浩大,費時三年,終於順利完工。工程師吉次茂七郎積勞成疾而逝, 於是在隧道口附近立碑以為紀念。
草嶺隧道使用超過半個世紀,直至民國六十九年(1980),[[宜蘭]]線開始進行雙線拓寬工程, 台灣鐵路局在舊道旁另闢新的雙軌隧道,於民國七十五年(1986)完工。舊的隧道就被廢棄了。
如今,「吉次茂七郎紀念碑」孤佇於外隆林街的路旁,沒有任何解說牌或維護措施, 任何人開車經過這裡,若非有意,否則很難注意到這不起眼的碑石。<ref>[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166.html ]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66)</ref>
==石城山==
位於宜蘭縣頭城鎮與[[新北市]]貢寮區交界的石城地區,屬於[[雪山山脈]]尾稜上的一座獨立山頭,有顆山字[[水泥]]柱。
隆嶺古道是福隆與石城兩地的越嶺道路,是[[淡蘭古道]]最早開發的一段,在清嘉慶十二年(1807)以前便已形成。據說當年[[吳沙]]就是走這條古道進入噶瑪蘭開墾蘭陽平原。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在一百年前也曾走過隆嶺古道。隆嶺古道的歷史早於[[草嶺古道]],但因草嶺古道修築後成為淡蘭之間主要的往來官道,隆嶺古道遂漸趨沒落。古道南北入口有日據時期興建的舊草嶺隧道南北隧道口遺址。
越嶺鞍部往北循稜上上下下,經過數個小山頭抵達石城山,山頂360度視野,展望絕佳,可飽覽山海風光。登頂後原路退回「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鞍部。古道後段續往石城方向下山,此路段較為陡滑,經石城土地公廟、聚落遺跡,即抵達古道終點石城服務區,續沿公路抵石城火車站搭車賦歸。全程含休息約6小時。
<ref>[https://www.taiwanalpine.org.tw/ ] 台灣國家山岳協會</ref>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Tn dsc 2173.jpg|缩略图|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166.html 照片來自]
File:20040716 05.jpg|缩略图|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166.html 照片來自]
File:Tn dsc 2150.jpg|缩略图|
[https://pswoodly.wordpress.com/2019/06/08/20190608 照片來自]
File:Tn dsc 2137.jpg|缩略图|
[https://pswoodly.wordpress.com/2019/06/08/20190608 照片來自]
File:Tn dsc 2168.jpg|缩略图|
[https://pswoodly.wordpress.com/2019/06/08/20190608 照片來自]
</gallery>
==視頻==
===【重新上傳】隆嶺古道(上集) 文獻記載的第一條淡蘭古道,1796年吳沙進入噶瑪蘭的道路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YAJ8yxsAOo }}
=== 【重新上傳】隆嶺古道(下集) 最菁華路段~越嶺至石城舊草嶺隧道南口 ★ 隆嶺古道(下集)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WmTvf8cufI }}
=== 2021隆嶺古道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c8VCqJlM6E }}
=== 隆嶺古道縱走,大崛澳山、石城山、福隆到石城-20190907,FP060,1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hoVWd9EboQ }}
===福隆到石城隆嶺古道縱走,軌跡-20190907,FP060,2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ReT7kf7zU0 }}
==外部連結==
*[https://pswoodly.wordpress.com/2019/06/08/20190608 隆嶺古道 ]
*[https://hillmont.tw/activities/jinzibei/ 丘山行 ]
*[https://sanderatalk.pixnet.net/blog/post/329896504 【福隆】淡蘭古道走一回_嶐嶺古道--人文歷史 ]
*[https://www.beclass.com/rid=2443dd05f5cc742b45dc beclass ]
*[http://titohiking.voyage.com.tw/EW/GO/MGroupDetail.asp?prodCd=TW69 趣健行 ]
==參考資料==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