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快樂山

增加 1,29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2006年快樂山有23,615名居民,較2001年下跌3.8%。19歲以下的居民佔區内居民總數13.7%,20至39歲居民佔44.8%,40至64歲居民佔33.4%,而65歲或以上的居民則佔8.2%。區内居民有62.0%以英語為母語,其次為中文(10.0%)和他加洛語(5.1%)。區内家庭入息中位數為$37,782,而31.7%居民為低收入戶。失業率為5.5%。<ref>{{Cite web|url=http://vancouver.ca/commsvcs/planning/census/2006/localareas/mtpleasant.pdf |title=City of Vancouver Community Profiles: Mount Pleasant Community Statistics |accessdate=2013-05-01 |publisher=溫哥華市政府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10165840/http://vancouver.ca/commsvcs/planning/census/2006/localareas/mtpleasant.pdf |archivedate=2011-08-10 |deadurl=yes }}</ref>
 
==遺產==
Mount Pleasant 仍然擁有許多從 1890 年代到 1920 年代的重要住宅。Mount Pleasant 著名的住宅建築範圍從社區第一階段開發的一系列簡陋房屋,到在 20 世紀前二十年建造的更堅固、更精緻的安妮女王/愛德華式住宅建築。
 
有幾座重要的建築為社區服務,包括:
 
*文物館(原郵政C站)
這座引人注目的建築於 1915 年在主街和第 15 大道作為郵局開業,被認為是溫哥華古典主義美術的最佳典範。這座建築有一個石頭基座、耦合壁柱、陡峭的屋頂和一座高大的鐘樓。現在被稱為遺產大廳,它被用作會議廳,是許多社區組織的所在地。
 
*前福音會幕(西北角 E 10 大道和魁北克街)
這座建於 1909 年的建築位於舊芒特普萊森特的中心地帶,最初是芒特普萊森特長老會教堂。建築師 Parr 和 Fee 使用了在私人住宅中更常見的都鐸復興半木石組合。它在 1990 年代被改建為私人公寓。
 
*市政府
1936 年在溫哥華 50 歲生日慶祝活動期間於 12th 和 Cambie 開業,1930 年代從慕尼黑到莫斯科的政府建築中出現了嚴峻的白色牆壁和柱狀豎井的硬邊古典主義。 了解有關市政廳歷史和遺產的更多信息。
 
==參考資料==
{{reflist}}
9,0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