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97
次編輯
變更
黄格胜
,無編輯摘要
'''现任中国美协第九届顾问'''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File:黄格胜12.jpg|350px|缩略图|右|'''黄格胜作品'''[http://old.zhsh5000.com/admin/edit/UploadFile/img/2010070209522073499.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9%BB%84%E6%A0%BC%E8%83%9C 来自搜狗网 的图片]]]
10词条图册
==人物履历==1970.05—1977.08,广西灌阳县[[电影]]院美工<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1970.05%E2%80%941977.08%EF%BC%8C%E5%B9%BF%E8%A5%BF%E7%81%8C%E9%98%B3%E5%8E%BF%E7%94%B5%E5%BD%B1%E9%99%A2%E7%BE%8E%E5%B7%A5&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1970.05—1977.08,广西灌阳县电影院美工],搜狐滚动频道 - roll.sohu.com/20130...- 2013-1-28</ref> 1977.08—1980.09,广西 [[ 灌阳县 ]] 文化馆美工
1980.09—1982.07,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研究生班学习<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1980.09%E2%80%941982.07%EF%BC%8C%E5%B9%BF%E8%A5%BF%E8%89%BA%E6%9C%AF%E5%AD%A6%E9%99%A2%E7%BE%8E%E6%9C%AF%E7%B3%BB%E5%9B%BD%E7%94%BB%E7%A0%94%E7%A9%B6%E7%94%9F%E7%8F%AD%E5%AD%A6%E4%B9%A0&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1980.09—1982.07,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研究生班学习],个人简历网 - www.gerenjianli.com/M... - 2020-10-24</ref>
1982.07—1994.01,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讲师、副教授、教授,广西书画院副院
2007.12—2008.01,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2008.01—2008.12,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副主席、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2008.12—2014.12,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副主席、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2014.12—2017.01,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副主席、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
2017.01—2017.06,致公党中央副主席、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中国美术家协会 ]] 副主席
2017.06—2017.12,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
2017.12—2018.12,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3]
2018.12—中国美协第九届顾问[4]
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第十二届中央常委,第十三、十四届副主席,政协第七、九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委,第十、十一届委员。[5]
2017年1月16日下午,广西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关于接受黄格胜同志因年龄原因请辞政协第十一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职务的决定。
黄格胜出席会议(2)
黄格胜曾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夏威夷举办画展和讲学;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办画展,作品被荷兰国家艺术馆收藏;在桂林、柳州、南宁、广州、深圳、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15次;[6]
2012年 6月1日来自中国广西的著名国画家、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教授1日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举行了其中英文新画册《黄格胜——漓江百景图》的首发式。
2004年国画家黄格胜获“黄宾虹奖”。
2001年 国画家黄格胜作品《老屋纪事》入选2001“百年中国画展”。[7]
黄格胜谈《漓江烟雨》
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中)发表讲话
物境?情境?意境——黄格胜山水画述评
黄格胜院长为画展剪彩
中国画的20世纪,依我个人的认识,它既是个特色鲜明的时期,同时也是个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百年的中国画探索中,我们大体可以把画家们归为三类:第一类,为续接传统而不惜努力的画家,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等。这一类画家们的特点是始终坚持着传统绘画的笔墨造型,其作品是传统的,古典的,但又有新意,绝非重复古人;第二类,接受西方文化与艺术感染而致力于融合的画家,如高剑父、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他们的作品特点为中国画变异的形态,强调现代性,广泛地借鉴西方绘画,移步换形,突破传统笔墨方式的限制,手段更加自由,面貌趋于多样;第三类,勇于创新,致力于全面改革的画家,如赵无极、吴冠中、刘国松以及实验水墨的画家们。其特点表现为中国画变异的极端形式,作品介于中国画与非中国画之间,尤其是以观念上、媒材上与风格技巧上多取自于西方,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方式,如果依据传统的标准,他们的所谓革新似乎十分糟糕,既无笔又无墨,可以说是不入流的。
黄格胜的中国画,画得好!我这么说或许恰好是他的风格与艺术追求正合于我所设定的标准。我认为在当代山水画家中,他是位画得十分出色的画家。相对而言,黄格胜的作品比较倾向于第一类,所不同的是,他既受第一类大师们较大的影响,但又在不断地超越他们,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更真实,更浓厚,意趣也更强。如果要说当代中国画中突出成就的画家,那么毫无疑问,黄格胜便是最典型的一个。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诗格》中论及诗的境界时,认为诗有三境界,即物境、情境与意境,三境具佳者乃为好诗。中国诗画一律,黄格胜的画之所以好,我想可能就因为他的作品同时获得了这得之不易的三境吧。
黄格胜画作《阳朔冬岭写生》
作为造型艺术,中国画同样重视塑造对象形态,虽然它不同于西方古典绘画刻意于表现对象的“视觉”真实,但对“物”之形态的表现仍属首要任务。所以,古人十分重视“物境”的表现。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首先强调的便是“师造化”,即对“物境”的追求。荆浩则有“度物象而取其真”,其“真”境获得的前提,是基于“度物象”的手段才得以实现的。王履说得更明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连文人画大师石涛,也要强调“搜尽奇峰打草稿”。“物境”乃为中国画家们追求的第一境界,亘古不移。
谙熟于画史的黄格胜,当然早就认为到这一“坎”的重要性,所以他入手学画,以造型为切入点,黄格胜有大量表现“物境”的精彩速写,这种厚积乃为其求得画之“物境”起到了极好的筑基作用。
古人重视“物境”的表现,通常是借助于“目识心记”而获得的,即所谓观念在先,景致在后,无论是观察还是记取,均服务于画家所设定的观念。当然,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这一观念有时也会获得修正,比如石涛的山水画。但这种源于自然的画面“生动”,还是远离了真实的自然之境的,有些画家干脆把这一“自然”叠合在前人表现的“自然”之上,于是就有了程式化的便利。“物境”成了躯壳,画家们更热衷于笔墨趣味的表现。“物境”被“情境”所淹没,这就难免千人一个“情”,一个“意”。近代学人们所抨击的对象当为这一式微的“传统”。
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对这一“物境”摄取的纠偏过程之中。这一时期凸现出的大师级画家,没有一个不是重“物境”和表现“物境”的高手,从黄宾虹到李可染,从傅抱石到潘天寿、陈子庄、钱松岩……无一例外。黄格胜可能更感于这些同时代师长们作品的盎然生机,这是时代情致的链接所致,亦或是他在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过程中,更为“物”之所役,于是便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狂热。黄格胜的小品与长卷宏制,无一不是自然或生活的场景真实写照。就因为有了这一“物境”的呈现,他的作品更多了一份清新与自得。
黄格胜画作《漓江百里图》(中国画·局部)
白居易有诗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件好的艺术品首先以“情”而感人,表现“物境”的最后目的还在于传情。黄格胜不仅是“物境”传写的狂热者,在表现“情境”上,他亦可称之谓“造情”高手,这更多地源于他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感受之故。黄格胜的作品虽然选取的对象极为简单、平凡,但是一旦进入画面,这些不经意的形象,经艺术家的巧妙处理,顿时鲜活起来,可谓情趣毕现,妙不可言!尤其是其小品型制,更为突出,也更精彩。
黄格胜画面的“情境”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首先,是他乡情的流露。黄格胜山水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那活生生的、带有童年印记的、平民化的日常生活气氛,这便是一种活脱脱的故乡之情。这可能与其儿时多活动于乡里民间,感于民情民风有关。其次,是他文人之情的表白。黄格胜受过较好的教育,有着极好的文化熏陶,加上他的勤学苦读,其文人修养当在同辈之上。另外,在对古代大师作品的学习与研究中,他以一种虔诚的心态在与大师们进行着对话、交流,这同样是其文人之情获得提升的最好途径。所以,他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品格,那种游离于古代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一种高尚之趣。在黄格胜画面“情境”塑造中,更重要的还是其诗人之情的张扬,黄格胜作品一种明白显现的情趣便是诗意的表达。相比较于古代文人的闲情逸致,黄格胜的诗人之情更多豪壮与刚猛,颇有些“大风起兮尘飞扬”之感,这可能与其内在品格与气质有关。黄格胜作品阳刚大气的风格,客观上对于当代画坛的柔弱与颓废,有着较好的反拨之功,这是应当更值得我们特别肯定的“情境”追求。
黄格胜的“情境”,正是有效地将乡情的质朴与文人的修养,复合在豪放的诗人情怀之上而得以表现,这是生活的偶然与画家的主动追求共结的佳境。
黄格胜画作 《漓江秋爽》
画面最终由“意”而得“境”。黄格胜在物境与情境表现都获得成功之后,加上他对画理画法的透彻理悟,其画之“意境”自然而然进入了极佳境地。
著名美术评论家苏旅指出:“《漓江百里图》是第一幅真正把漓江、把广西的自然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特色当作研究对象的美术作品,是‘漓江画派’真正的开山之作。即使在今天,依然是‘漓江画派’成长道路上不可替代的里程碑和代表作。”
黄格胜画作 《瑶歌满东山》
1.要保持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就不能离开故乡,离开乡亲。和他们在一起,我从没觉得自己是教授。在这里,我回到自己真正的家园,回到了童年,找到真正的自我。
4.画什么不重要,怎么画才重要,怎么画好更重要。
5.既然做了老师,就要倾注全部的爱,让你的学生不后悔做你的学生。”既要让自己感到幸福,也要让别人从你的幸福中得到幸福。[11]
黄格胜国画展新闻发布会
黄格胜新闻发布会
高2.4米、全长37米,由28张八尺整宣组合而成的漓江画派巨幅画作《壮锦》,将在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4日于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家园——黄格胜国画展”中与观众见面。这是漓江画派领军人物黄格胜继200米长卷《漓江百里图》之后又一“大作”。在5日举行的“家园——黄格胜国画展”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壮锦》以山寨为主题,把广西四个人口最多的民族壮、瑶、侗、苗民居聚于一画,并按四个民族的居住习惯行笔布局,通过山形地貌、民族建筑的变化融通,把夹土夹石地貌、梯田坡地、鼓楼、风雨桥及壮、苗、侗、瑶的民居特色融入笔端,在28张八尺宣纸上建造了一个鳞次栉比、气韵生动的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家园场景。
《壮锦》整张画作从构思到创作完毕耗时10月有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父老乡亲的一腔深情,以及对故土家园的眷恋和脉脉深情。
据介绍,与《壮锦》同时在画展上展出的还有黄格胜精选的120余件画作,全部作品都是第一次公开展出,题材主要分为漓江、少数民族山寨和祖国名胜三大类。[12] ==作品赏析==
10词条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