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鸠摩罗什

增加 9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入室弟子有'''[[僧肇]]''','''[[僧叡]]''','''[[道生]]''','''[[道融]]''','''[[慧观]]'''等三千余人,後世有什门四圣、八俊、十哲之称。他翻译的经卷准确无误,对后世佛教界影响极为深远。并留有“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句。[[赞宁]]称赞鸠摩罗什翻译《法华经》“有天然西域之语趣”<ref>《大正藏》,50: 724</ref>,《[[金刚经]]》虽有众多译本,在佛教界一向传诵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鸠摩罗什的译文已臻於精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四字句爲主的行文体制,称“译经体”。[[胡适]]在《佛教的翻译文学》一文指出:“在当日过渡时期,罗什的译法可算是最适宜的法子。”<ref>胡适,《白话文学史第一篇》,远流出版社,1986,页171。</ref>
[[陈寅恪]]推崇鸠摩罗什,认为他的译经艺术实优於玄奘,有三个特色:“一为删去原文繁重,二为不拘原文体制,三为变易原文”<ref>胡适,《白话文学史第一篇》,远流出版社,1986,页172。</ref>。但罗什却认为“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ref>《[[高僧传]]·鸠摩罗什传》</ref>。
 
== 鸠摩罗什大师东行记(千年菩提路) ==
{{#ev:youku|XMTU1NTExNDQ3Mg|640|center}}
 
==参见==
[[File:Qmls3.jpg|缩略图|200px|light|[[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
23,7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