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亚洲叶猴属

增加 5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亚洲叶猴属.jpg|缩略图|[https://www.quanjing.com/category/111273/257.html 图片来自全景网]]]
'''亚洲叶猴属'''(学名:Presbytis):通称叶猴,共有11种。头体长40-60厘米,尾长50-85厘米;体重5-8千克。体型纤细,无颊囊。各种叶猴的毛色基本是通体一致,或褐、或灰、或黑,腹面色浅。有些种眉弓的毛黑而粗,有的头顶有毛冠呈脊状,或在头顶、两颊、臀部有浅色块斑。头小而圆, [[ ]] 大裸露。脸的皮肤深灰或 [[ 黑色 ]] ,有的在唇部、眼圈具 [[ 白色 ]][[ 皮肤 ]] 。臀部有胼胝。
栖息在热带或亚热带的树林里。以吃树叶为主;尾很长,适于树栖。[[喜欢在高大的树上活动,有时也到地面饮水或寻找食物]]。[[在树间跳跃,距离可达10-12米]]。[[白天活动,夜晚睡在大树上,没有窝]]。[[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分布于 [[ 泰国 ]] [[ 马来半岛 ]] [[ 苏门答腊 ]] 、婆罗洲、爪哇岛和附近的小岛屿。<ref>[https://www.sohu.com/a/309236346_100173598/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搜狐网</ref>
== 形态特征 ==
== 简介 ==
由干瘪的面部而得名,希腊语意为“老妇人”( Macdonald,1984)。叶猴类( Presbytines)是亚洲疣猴中分布最广的(9°s-33°N,7°-120)( Napier and napier1967)和可以分成明显的亚属(H1,1972)在种级阶元,叶猴类主要以毛色、毛的长度和配制(特别在头上,冠和旋等)婴猴 [[ 颜色 ]] 、叫声和生态特征等相区别( Pocock,1939; Delson,1976; Macdonald,1984; Fleagle,1988a),虽然种组或亚属一般用颅骨和颅后骨来区分( Pocock;1934; Manaster,1975; Delson,1976)。据 Grover(1970), Hooijer(1962)把 [[ 印度 ]] 尼西亚的叶猴分为两个独立的属( Presbytis和 Trachypithecus),它们的叫声也适合这种分类( Medway,1970),而Hill(1936)把印度叶猴定为两个属(Kasi和 Semnop ith ecas)。但是,至今,印度和 [[ 东南亚 ]] 的叶猴有被划归1个属( Presbytis: Grover,1970; Delson,1975),或2个属( Semnop ith ecu s和 Presbytis: Macdonald,1984),或3个属( Semnop thecus,Trachyp ith ecu s和 Presby tis: Strasser. et a.,1987),或4个属(se.,Ka.,Tra.,和Pre.;Pocock, 1939: Napier et al., 1967; Fielder et al., 1975; Fleagel, 1988a, b) 。
== 生活习性 ==
亚洲叶猴是森林居民,树栖动物,喜欢在高大的树上活动,有时也到地面饮水或寻找食物。在树间跳跃,距离可达10-12米。白天活动,夜晚睡在大树上,没有窝。有些叶猴冬季常在石灰岩洞中过夜,每天有相当长的时间在岩石上活动。有的季节性垂直迁移。结群生活,少则数只,多则数十只,一般由10-21只组成小群,由1只成年雄猴率领,族群中有几只雌性和它们的未成年的幼仔。
亚洲叶猴多在清晨和傍晚觅食 [[ 树叶 ]] 、花及 [[ 竹笋 ]] ,亦食野果。生育期多在春季、孕期5-6个月,每胎产1仔。新生的幼仔是白色的,在背后有一道黑色条纹,有些有十字形的标记。一年后,幼仔断奶,在4-5岁的年龄性成熟。该属大多数野生动物的预期寿命仍然未知,但是捕获的苏门答腊岛叶猴寿命超过18年。
== 保护级别 ==
全部列入《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 分布范围 ==
26,1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