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聖芳濟書院 (香港)

增加 12 位元組, 3 年前
芳濟史
==芳濟史==
# 1891年,小昆仲會的[[修士]]到[[天津]]和[[北京]],負責各地主要大學及高等學府的教務。1893年,修士到[[上海]]的[[耶穌會]][[聖芳濟書院 (上海)|聖芳濟書院]]接管教務工作 。1895 # 1895 年,修士接管了整個學校的校務<ref name="轶史">{{Cite web |url=http://www.jashidai.edu.sh.cn/pages/pages.aspx?id=9&page=9 |title=圣芳济轶史 - 上海市时代中学 |access-date=2015-04-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05148/http://www.jashidai.edu.sh.cn/pages/pages.aspx?id=9&page=9 |archive-date=2016-03-04 |dead-url=yes }}</ref> 。1950 # 195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所有[[中国天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國教會人士驅逐出境]]。在上海聖芳濟書院任教的修士倉皇逃難到香港,於[[九龍城]][[嘉林邊道]]聖馬丁書院任教<ref name="竇安寧">[http://archives.catholic.org.hk/In%20Memoriam/Clergy-Brother/K-Doheny.htm 竇安寧修士 - 天主教香港教區]</ref>。 # 1954年,[[香港教育署]]原本將現為[[伊利沙伯中學]]的地皮供修會建造校舍,及後知悉修會幾近身無分文,無法在山坡上建校,遂改為給予修會兩個選擇:在[[清水灣]]或[[大角咀]]建立校舍。最後,修士們於[[九龍]][[楓樹街]]和[[詩歌舞街]]交界處(當時被稱為九龍內地段6421(K.I.L. 6421))建立校舍。嘉林邊道的校舍同告棄置,同學被安排至九龍[[鄧鏡波學校]]暫時上課 。1955 # 1955 年12月9日,新建的學校啟用,為表示與上海母校(上海聖芳濟書院,即現在的上海北虹中學)的關係,便將學校命名為「聖芳濟書院」。至今,學校正門的「九龍內地段6421」地界仍然被保留。
學校自上世紀六十年代,教職員以歐洲人為主。至近數年修士們年紀漸長,南美洲的教育需求極為殷切,故現時修士以亞洲人為主,以確保學校的靈性教育得以繼續發展。
24,5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