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骧 (三国)

增加 2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李骧''' {{BD|?年||?年||catIdx=L}},字'''叔龙''',[[梓潼]]涪(今 [[ 四川 ]] 绵阳东)人。蜀汉官员,[[李福]]之子,官至 [[ 尚书 ]] 郎、广汉 [[ 太守 ]] 。<ref>《益部耆旧杂记》:(李福)子骧,字叔龙,亦有名,官至尚书郎、广汉太守。</ref>
==生平==
李骧才智过人,为人超脱有器量,知名于当世。蜀汉后期,任黄门 [[ 侍郎 ]] 。蜀亡仕晋,被举为 [[ 秀才 ]] ,入朝担任尚书郎。当时与[[杜轸]]齐名,每次有论议,朝廷中没有人能胜过他们,士人号“蜀有二郎”。<ref>《晋书》:时涪人李骧亦为尚书郎,与轸齐名,每有论议,朝廷莫能逾之,号蜀有二郎。</ref>
[[王崇 (蜀汉)|王崇]]、[[寿良]]、[[李密 (西晋)|李密]]、[[陈寿]]、李骧、[[杜烈]]一同入京都洛阳,被称为是梁、益二州有代表性的俊杰。寿良、李密、陈寿、李骧、杜烈五人虽然交情甚好但最终都疏远陌生了,只有王崇一人凭着宽厚和顺的性格,不分彼此,对待五人一视同仁,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ref>《华阳国志》:与寿良、李宓、陈寿、李骧、杜烈同入京洛,为二州标俊。五子情好未必能终。惟崇独以宽和,无所彼此。</ref>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