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姜夔

增加 17,64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姜夔(kui )
| 文名 = Kui Jiang
| 图像 =
[[File:20170309050510669.jpg|缩略图|center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uploadfile/2017/0309/20170309050510669.jpg 原图链接]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people/201703/24173.html 来自历史上的今天网]]]
| 图像说明 = 姜夔 |center
| 出生日期 = 1154年
| 出生地点 = 饶州鄱阳
| 逝世日期 = 1221年
| 国籍 = 中国 | 年代 = 南宋| 籍贯 = | 国籍 = 中国 | 字号 别名 = 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 职业 = 文学家、音乐家
|主要 成就 = 诗词文章,书法音乐无不精善| 知名 作品 = 《白石道人诗集》<br> 《白石道人歌曲》 <br> 《续书谱 <br> 》等。}}== 早年经历 ==<p style=text-indent:2em;>公元1154年(南宋绍兴二十四年),'''<big'''<big>姜夔(kui )</big>''' ,出生于[[ <p style=text-indent:2em;>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 饶州鄱阳]]( 今江西 鄱阳)的一个破落官宦之 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 ==人物生平==<p style="text-indent:2em;">公元1154年(南宋绍兴二十四年) 他父亲[[姜噩]],是绍兴十八年进士,先后官任新喻( 姜夔出生于饶州鄱阳( 今江西 新余)县丞 鄱阳)的一个破落官宦之家 汉阳(今湖北武汉)知县 他父亲姜噩 在知县任上病卒。<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很小的时候 是绍兴十八年进士 就跟随父亲到 先后官 职地,父亲死后,十四岁的姜夔依靠姐姐 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丞 川县山 村度完少年时光 (今湖北武汉)知县 直到成年 在知县任上病卒 因为著籍饶州鄱阳 <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任职地,父亲死后 十四岁的 姜夔(kui )曾于公元1174 依靠姐姐,在汉川县山阳村度完少 (淳熙元 时光,直到成 )至1183年(淳熙十年) 。因为著籍饶州鄱阳,姜夔曾于公元1174年(淳熙元年)至1183年(淳熙十年) ,四次回家乡参加科举考试,均名落孙山。<p style="text-indent :2em:2em;">仕途不顺的姜夔四处 流寓 游历 涉足过 扬州、江淮一带,后 又客居湖南。大约在1185年( 淳熙十二年) ,认识了诗人萧德藻,因为情趣相投,两人结为忘年之交。<p style="text-indent :2em:2em;">萧德藻是福建闽清人,绍兴十一年进士,曾官任龙川县丞、湖北参议,后调湖州乌丞县令,擅长作诗,与范成大、杨万里、陆游 、尤袤 齐名。由于赏识姜夔的才华,他特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姜夔。== '''寓居湖州''' ==<p style="text-indent :2em:2em;"> 得到杨、范两位诗坛大家的揄扬 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冬天,萧德藻调官湖州 ,姜夔 名声籍甚 也决定和萧家随行。第二年暮春 此后寓居 萧德藻正式去 湖州 达十多年。[[湖 上任,途经杭 弁山]]风景优美 公元1190年( 熙元年),他正式卜居弁山苕溪 姜夔认识了著名诗人杨万里。杨万里对姜夔 白石洞天 诗词嗟赏不置 朋友潘德久遂 "白石道人"。<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为人潇洒 文无所 工” 酷似唐代著名诗人 陆龟蒙 自许 当时的名流士大夫都争相与他结 也和他结为忘年之 。之后杨万里还专门写信 连大学者[[朱熹]]也对 青眼 推荐给另一著名诗人范成大。范成大曾官任参知政事(副宰 ),当时已经告病回老家苏州休养 不但喜欢 读了姜夔 文章 诗词 还佩服他深通礼乐。著名词人辛弃疾对他的词也深 也极为喜欢,认 叹服 姜夔高雅脱俗 曾和他填词互相酬唱 翰墨人品酷肖魏晋间人物 == ''' 诗词创作'''==<p style="text-indent :2em:2em;"> 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他善于用联觉思维 得到杨、范两位诗坛大家的揄扬,姜夔名声日甚 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 此后寓居湖州达十多年。湖州弁山风景优美 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 公元1190年(绍熙元年) 写情状物,不是 面直接刻画 式居住于弁山苕溪的白石洞天 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 朋友潘德久遂称 的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 为“白石道人” <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为人潇洒不羁,亦以陆龟蒙自许,当时 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 名流士大夫都争相与他结交,连大学者朱熹也对他青眼相加,不但喜欢他 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 文章 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还佩服他深通礼乐 <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 著名 清空高洁 人辛弃疾对他的词也深为叹服 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曾和 的艺术特色可用张炎所下断语填词互相酬唱。<p style=" 清空text-indent:2em;" 二字来概括。这种清空既不同于传统婉约派的绵丽软媚 >在湖州居住期间,姜夔仍时时四处游历 不同 足迹遍及 豪放派末流的粗犷叫嚣 苏州、杭州、合肥、金陵、南昌等地 也不同于苏轼以旷达为主要特色 这些经历在他 那种清空 词集和诗集中多有反映 要而言之 公元1190年(绍熙元年) 姜夔更善于以诗人的笔法入词 他客游合肥 且更 寓居赤阑桥,和范仲讷为邻,在合肥,他有相好的两位歌妓姐妹,彼此之间情深意厚,后来他做了很 地以"骚"的手法入 词, 对客观对象不作更多的质实描写,而对灵气飘忽的心境则极善捕捉与表达 纪念这段美好时光 <p style="text-indent:2em;">公元1191年(绍熙二年),姜夔从合肥出发,泛巢湖,作《满江红》词, 浪漫的 入词时,又善于吸收江西诗风注重锤炼、讲究瘦硬峭拔的特点 法和想像,讴歌巢湖仙姥 因而在清空之中 兼怀古叹今 <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约公元1155 —公元1221年)字尧章 夏天 号白石道人 又到金陵谒见杨万里 饶州波阳(今江西鄱阳)人 期间作了《醉吟商小品》词 南宋时期诗人、书法家、琴家 怀念合肥情侣 他的诗词 秋天 格高语秀 再度奔赴合肥,作《凄凉犯》词,通过对合肥城邑荒凉景色的描写 为后世所称道 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思 <p style=text-indent:2em;> 姜夔和合肥姐妹的感情,是 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 一生 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中极为重要的感情经历 从二十多岁认识这对姐妹以来, 有过 才多艺 次合肥寓居之举 精通音律 直到绍熙二年秋 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那对姐妹离开合肥才止 他在这年 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的《秋宵吟》中无可奈何的说:“卫娘何在,宋玉归来 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 两地暗萦绕。摇落江枫早 嫩约 不精善 是继苏轼之后 幽梦 一难得 杳。”对她们 艺术全才 离去表现出无比伤感和眷恋 同年冬天, 姜夔 词题材广泛 再次来到苏州,谒见范成大 有感时、抒怀、 作《雪中访石湖》诗,范成大作诗见答。姜夔在范家踏雪赏梅,范成大向他征求歌 物、恋情、写景、记游 梅花的诗句,姜夔填《暗香》 《疏影》二词,范成大让家妓习唱,音 序、交游、酬 谐婉,大为喜悦,特意把家妓小红 <p style=text-indent:2em;> 送给 姜夔 多才多艺 。除夕之夜 精通音律 姜夔在大雪之中乘舟从石湖返回苕溪之家 能于琴 途中作有七绝十首 善作曲 过苏州吴江垂虹桥之时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写下了“小红低唱我吹箫”的名句 他曾著有[[《白石道人歌曲》]]传 <p style="text-indent:2em;">公元1193年(绍熙四年),姜夔大约三十九岁,他在杭州结识了 家公子张鉴 其中以琴曲《古怨》特别 张鉴是南宋大将张俊的诸孙,家境豪富,在杭州、无锡都 田宅。他对姜夔的才华也很欣赏,因为姜夔屡试不售,曾经想出资为姜夔买官,但姜夔却不想用这种让人羞愧的方式进入仕途,婉言谢绝。此后姜夔经常出入张鉴家,相互作诗填词唱和。<p style="text-indent:2em;">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萧德藻被侄子萧时父迎归池阳,姜夔在湖州失去依傍,遂干脆移家杭州,依附张鉴及其族兄张镃,后不再迁徙,在杭州居住终老。张鉴是姜夔晚年最好的知己,两人友谊极深,姜夔自己说:“十年相处,情甚骨肉。”公元1202年(嘉泰二年),张鉴死后,姜夔非常悲痛,作诗哀挽,可见其情意之深。<p style="text-indent:2em;">是时南宋朝廷定都杭州已经六七十年之久,原来的乐典散落。公元1197年(庆元三年),四十三岁的姜夔曾向朝廷献《大乐议》、《琴瑟考古图》,希望获得提拔,但朝廷没有重视。两年之后,姜夔再次向朝廷献上《圣宋铙歌鼓吹十二章》,这次朝廷下诏允许他破格到礼部参加进士考试,但他仍旧落选,从此完全绝了仕途之念,以布衣终老。<p style="text-indent:2em;">公元1202年(嘉泰二年),自张鉴死后,姜夔生活开始逐年走向困顿,公元1204年(嘉泰四年)三月,杭州发生火灾,尚书省、中书省、枢密院等政府机构都被延及,二千零七十多家民房也同时遭殃,姜夔的屋舍也在其列,家产图书几乎烧光,这对于姜夔无疑又是一个打击,由于亲朋好友相继故去,姜夔投靠无着,难以为生,六十岁之后,还不得不为衣食奔走于金陵、扬州之间。<p style="text-indent:2em;">公元1221年(嘉定十四年),姜夔在杭州去世,他死后靠友朋吴潜等人捐资,才勉强葬于杭州钱塘门外的西马塍,这也是他晚年居住了十多年的地方。==主要成就=====诗词创作===<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他的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词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艺术特色可用张炎所下断语“清空”二字来概括。这种清空既不同于传统婉约派的绵丽软媚,不同于豪放派末流的粗犷叫嚣,也不同于苏轼以旷达为主要特色的那种清空。要而言之,姜夔更善于以诗人的笔法入词,且更多地以“骚”的手法入词,对客观对象不作更多的质实描写,而对灵气飘忽的心境则极善捕捉与表达。在以骚笔入词时,又善于吸收江西诗风注重锤炼、讲究瘦硬峭拔的特点,因而在清空之中带有一种刚劲峻洁之气。<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词具有“清空”和“骚雅”的特色。姜夔的清空出自苏轼,骚雅脱胎于辛弃疾。苏辛都是无意为词的,他们的清空、骚雅都是通过诗歌化的途径实现的。姜夔在引诗济词方面和苏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为词,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南宋江湖词派理论和创作就是阐释和普及这种清空骚雅词风的。他根据自己对音乐精神的理解,改造唐宋乐谱,使市井俗乐与传统雅乐的精神相通;他总结化用才学的法度,从众多的典故中汲取其共同意义,把具体的情感升华为空灵模糊的意趣;他用近俗的题材,表现出雅正的情感。他从词体的特征出发,因势而利导,随俗而雅化,使清空与骚雅连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宋人以才学为词,抒发的情感比较空泛。沦落江湖,远离政治风波,使江湖词人抒发的情感多是一种清雅的意趣。姜夔词的情感是孤云野飞、去留无迹的意趣,由于它无所定指,以致《暗香》、《疏影》的主题千余年来尚无定论。史达祖、吴文英、周密等风尘小吏的词作虽然有一定的现实感受,但主要还是以抒情为主,并具有结体为虚的特点。张炎、王沂孙等人抒发的是宋社既屋的亡国之痛、遗民故老的黍离之悲,这种情感很难落实到具体的事件之上。散处江湖,与社会现实比较隔膜,促成了空灵情感与骚雅人品的结合。<p style="text-indent:2em;">宋代词学的创作风格是趋向“清空”的,而审美理想是趋向“骚雅”的。到了姜夔的笔下,才把它们绾结起来。姜夔恪守本色,一切从法度出发,这使清空和骚雅的结合成为一种必然。姜夔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雅化,南宋中后期词人极工极变,皆不出姜夔的划域,并且各具姜夔的某种风格特征。后来这些相近的风格汇集起来,就形成了一个词学流派。这就是以姜夔为典范的南宋江湖词派。而江湖词派的三部词法,两部词选,还有频繁的词社聚会,都是在实践和传递姜夔的清空骚雅词法。像这样同时具备词人、词作、词选、词论、词社等五种因素比较典型的词学流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是不多见的。<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以有意的心态从事词的创作,认真探讨词的各种法度。因此,后人把以姜夔为代表的一些南宋词人合称为“骚雅派”。其中包括南宋中后期的姜夔、吴文英、史达祖、高观国、张炎、王沂孙、周密等人。这是继辛弃疾之后所形成的又一个词派。他们既不同于香而弱的婉约派,也不同于苏辛以来的豪放派。他们更注重人工思力的安排,和周邦彦较为相近。但他们在风格上有更明确和自觉的追求,更注重发挥传统的“雅”与“骚”的传统。所谓“雅”是指他们都受时代濡染,以雅相标榜,以雅为美学理想。所谓“骚”是指以诗人的笔法入词,侧重继承以《离骚》为开创和代表的,以表现自我、抒发自我的主观性描写为主要目的的抒情传统。注重抒写心境是这派词人的重要特征,也是这派词人对词的发展和贡献。骚雅派词人加强了词的表现自我的能力,丰富了词的抒情手段,在词史上有一定的开创之功,但为了追求骚雅,又走上了过于隐晦、细小、破碎、缺少开阔意境与开阔手段的道路,将词带入一个狭小的天地,这对词的发展又起到了不利的限制作用。姜夔是这一词派的最高代表。===书法创作===<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也是一位书法家。他的《续书谱》仿效孙过庭《书谱》而撰写,但并非《书谱》之续。全卷分总论、真书、用笔、草书、用笔、用墨、行书、临摹、方圆、向背、位置、疏密、风神、迟速、笔势、情性、血脉、书丹等十八则,所论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实自抒其心得之语。是南宋书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学术著作。 姜夔“崇晋贬唐”,反对俗书,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相一致。但他对“唐法”并非不问青红皂白一概予以否定,而是用了大量篇幅对“法”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论述,并从肯定和解释引申了“晋韵”古法。===音乐创作===<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词曲作家,他的词调音乐无论在艺术上及思想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并具有独创性。姜夔的词调音乐创作继承了古代民间音乐的传统,对词调音乐的格律、曲式结构及音阶的使用有新的突破,并且形成了独特风格。<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对于音乐史的主要贡献就是留给后人一部有“旁谱”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包括他自己的自度曲、古曲及词乐曲调。其代表曲有《扬州慢》、《杏花天影》、《疏影》、《暗香》等,成为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p style="text-indent:2em;">《白石道人歌曲》是历史上注明作者的珍谱,也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带有曲谱的宋代歌集,被视作“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其中有10首祀神曲《越九歌》、1首琴歌《古怨》、17首词体歌曲(又称“曲子词”,这些“曲子词”又分为两首填词的古曲《醉吟商·胡渭州》和《霓裳中序第一》)、一首《王梅令》(这是诗人为范成大所写曲调填词)、14首姜夔自己写的“自度曲”。他突破了词牌前后两段完全一致的套路,使乐曲的发展更为自由,在每首“自度曲”前,他都写有小序说明该曲的创作背景和动机,有的还介绍了演奏手法。<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能娴熟地运用七声音阶和半音,使曲调显得清越秀丽,这与他独具一格的清刚婉丽、典雅蕴藉的词风结合得天衣无缝。杨万里称其有“裁云缝雾之构思,敲金戛云之奇声”。<p style="text-indent:2em;">自唐末战祸四起,经过近半个世纪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宫廷雅乐大受挫伤,大部分的宫廷音乐、乐人流入民间。自商周以来规模盛大、气势恢弘、象征着皇权政治与王朝文化的宫廷音乐,到了宋朝则开始让位于正在崛起的民间音乐艺术。为改进宋时较混乱的音乐生活局面,姜夔曾写《大乐议》献给朝廷,希望复兴宫廷音乐,但未受重用。《大乐议》代表宋代民间音乐艺术最高成就,更为后人提供了一份了解当时音乐状况的可贵的资料。==主要作品==<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代表作《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借咏叹梅花,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其《扬州慢·淮左 都》是较有现实内容之作,它通过描绘金兵洗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表现对南宋衰亡局面的伤悼和对金兵暴行的憎恨。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几句颇受人们称道。他晚年受辛弃疾影响,词风有所转变,如《永遇乐·云隔迷楼》、《汉宫春·云日归欤》等,呈现出豪放风格。《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并注有旁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南宋乐谱资料。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较大。其诗初学黄庭坚,后学晚唐陆龟蒙,虽精心刻意词句,但较少纤巧之痕,诗风清妙秀远,如《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等。所著《诗说》颇有独到见解。生平详见夏承焘《姜白石编年笺校》等。卒年据《姜夔卒年新考》。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和琴曲《古怨》。代表作品如下: 《江梅引·丙辰之冬》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 《玉梅令·疏疏雪片》 《踏莎行·燕燕轻盈》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自度曲) 《庆宫春·双桨莼波》 《齐天乐·蟋蟀》 《满江红·仙姥来时》 《一萼红·古城阴》 《念奴娇·闹红一舸》 《法曲献仙音·虚阁笼寒》(自度曲)《琵琶仙·双桨来时》 《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自度曲) 《探春慢·衰草愁烟》 《暗香·旧时月色》(自度曲) 《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扬州慢·淮左名都》 《长亭怨慢·渐吹尽》(自度曲)《淡黄柳·空城晓角》(自度曲) 《疏影·苔枝缀玉》(自度曲) 惜红衣·簟枕邀凉(自度曲) 《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自度曲) 《翠楼吟·月冷龙沙》(自度曲) 《湘月·五湖旧约》 ==人物评价=====综合评价===<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是与辛弃疾并峙的词坛领袖,在文学史上有杰出的地位。浙西派词人把他奉为宋词中的第一作家,比为词中老杜。自从柳永变雅为俗以来,词坛上一直是雅俗并存。无论是苏、辛,还是周秦,都既有雅调,也有俗词。姜夔则彻底反俗为雅,下字运意,都力求醇雅。这正迎合了南宋后期贵族雅士们弃俗尚雅的审美情趣,因而姜夔词被奉为雅词的典范,在辛弃疾之外别立一宗,自成一派。===各家评价===<p style="text-indent:2em;">张炎: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p style="text-indent:2em;">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p style="text-indent:2em;">汪森: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平、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p style="text-indent:2em;">周济: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p style="text-indent:2em;">刘熙载: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p style="text-indent:2em;">陈廷焯: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p style="text-indent:2em;">朱彝尊:词莫善于姜夔,宗之者张辑、卢祖皋、吴文英、蒋捷、王沂孙、张炎、周密、陈允平、张翥、杨基,皆具夔之一体,基之后,得其门者寡矣。<p style="text-indent:2em;">王国维: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风流,渡江遂绝,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轶事典故==<p style="text-indent:2em;">姜夔生平有一段情事,铭心而刻骨。他早年曾客居合肥,与一对善弹琵琶的姊妹相遇,从此与其中一位结下不解之缘,却因白石生计不能自足而不得不游食四方,无法厮守终老。姜夔在诗中少有提及,只在《送范伯讷往合肥》绝句三首中,提及此一情事。而他的词中,与此情有关的,却有二十二首之多,占其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一,足见其萦心不忘。前人中亦有多人误解。王国维甚至有“白石有格而无情”之讥评。可事实上,白石用情之专之深,在两宋文人中只有陆游差堪比拟。这也使得他的词具有极为感人的品质,诚如夏承焘先生所说的,“在唐宋情词中最为突出”
1,4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