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11
次編輯
變更
三代虫科
,创建页面,内容为“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体细小,延伸,具1对头器。后吸器发育很好,通常有1对…”
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体细小,延伸,具1对头器。后吸器发育很好,通常有1对中央大钩及若干对边缘小钩。
<ref>[http://www.iplant.cn/info/%C8%FD%B4%FA%B3%E6%BF%C6 三代虫科], 植物智, 2020-01-18</ref>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三代虫科</big> '''
|-
|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三代虫科
界:动物界
门:扁形动物门
纲:吸虫纲
亚 纲:单殖亚纲
科:三代虫科
拉丁名:Gyrodactylidae
|}
==三代虫科形态特征==
体细小,延伸,具1对头器。后吸器发育很好,通常有1对中央大钩及若干对边缘小钩。例外者,无中央大钩。肠支通常为盲支。眼点付缺,睾丸中位,在肠支内或之后。交配囊具小刺。卵巢通常位于睾丸之后,V形或分瓣。卵黄腺付缺或与卵巢联合,或对称的位于肠支后端下方,很少超过此范围。阴道缺如。
==三代虫科生活习性==
胎生。寄生于鱼类、两栖类、头足类和甲壳类。
在虫体的中部,可见到胚胎,有时甚至可见到“连续四代”在一起。当体内的胎儿发育到后期,卵巢又产生1个幼胚。位于大胎儿的后方。大胎儿脱离母体后,该胚就取代已产出的胎儿的位置,发育成为新的胎儿。成熟的胎儿离开母体时,在母体中部突然隆起1个瘤子,胎儿就从此冲出。先是中部,然后是前部和后端逐渐离开母体。
==三代虫科下级分类==
有10余属。目前在我国仅有1属的记录:三代虫属(Gyrodactylus Nordmann,1832),如:鲢三代虫(G. hypopthalmichthysi Ling)、鲩三代虫(G. ctenopharyngodontis Ling)、秀丽三代虫(G. elegans Nordmann)。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80 动物學總論]]
<ref>[http://www.iplant.cn/info/%C8%FD%B4%FA%B3%E6%BF%C6 三代虫科], 植物智, 2020-01-18</ref>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三代虫科</big> '''
|-
|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三代虫科
界:动物界
门:扁形动物门
纲:吸虫纲
亚 纲:单殖亚纲
科:三代虫科
拉丁名:Gyrodactylidae
|}
==三代虫科形态特征==
体细小,延伸,具1对头器。后吸器发育很好,通常有1对中央大钩及若干对边缘小钩。例外者,无中央大钩。肠支通常为盲支。眼点付缺,睾丸中位,在肠支内或之后。交配囊具小刺。卵巢通常位于睾丸之后,V形或分瓣。卵黄腺付缺或与卵巢联合,或对称的位于肠支后端下方,很少超过此范围。阴道缺如。
==三代虫科生活习性==
胎生。寄生于鱼类、两栖类、头足类和甲壳类。
在虫体的中部,可见到胚胎,有时甚至可见到“连续四代”在一起。当体内的胎儿发育到后期,卵巢又产生1个幼胚。位于大胎儿的后方。大胎儿脱离母体后,该胚就取代已产出的胎儿的位置,发育成为新的胎儿。成熟的胎儿离开母体时,在母体中部突然隆起1个瘤子,胎儿就从此冲出。先是中部,然后是前部和后端逐渐离开母体。
==三代虫科下级分类==
有10余属。目前在我国仅有1属的记录:三代虫属(Gyrodactylus Nordmann,1832),如:鲢三代虫(G. hypopthalmichthysi Ling)、鲩三代虫(G. ctenopharyngodontis Ling)、秀丽三代虫(G. elegans Nordmann)。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80 动物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