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陈来

增加 81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陈来| 圖像 = [[File:陈来.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8248803928&di=f290cd1afadea8fc31329a8c04187d2c&imgtype=0&src=http%3A%2F%2Fnews.tsinghua.edu.cn%2Fpublish%2Fnews%2F4204%2F20151102%2F62821446451426443.jpg 原圖鏈結][http://blog.sina.com.cn/s/blog_8bbb45e70102w1o4.html 来自新浪博客图片]]]| 出生日期 = 1952(壬辰年)| 逝世时间 =| 出生地点 = 北京| 國籍 = 中国| 職業 = 教师| 知名原因 =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知名作品 = 《[[朱熹哲学研究]]》</br>《[[朱子书信编年考证]]》</br>《[[陈来自选集]]》</br>}}'''[[陈来]]'''<ref>[https://baike.so.com/doc/5672718-5885384.html 个人简历网 ] </ref>陈来,哲学博士,当代著名哲学家、 [[ 哲学史家 ]] 。1952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温州,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哲学史家。1976年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留系任教。198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 [[ 张岱年 ]] 先生、 [[ 冯友兰 ]] 先生。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  现担任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教育部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以及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讲座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 香港科技大学 ]] 、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兼任教授。  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和现代儒家哲学  2018 。2018 年1月,入选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基本信息https://baike.so.com/doc/5672718-5885384.html中文名称陈来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1952年(壬辰年)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 代表作品《朱熹哲学研究》等 祖籍浙江温州 目录1人物经历2担任职务3主要贡献4获奖记录折叠编辑本段 人物经历==陈来,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9年11月1日正式出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1952年出生于北京。1976年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留系任教。198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浙大庞学铨副书记向陈来博士授兼职教授聘书浙大庞学铨副书记向陈来博士授兼职教授聘书 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
1981-1986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讲师,1986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90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评定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获发"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被评为教育部 "跨世纪人才"。
 
曾任北京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2009年转任清华大学,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圖像 =
[[File:陈来1.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8249175193&di=c15205c856d66b0ff2624fddc3259b4e&imgtype=0&src=http%3A%2F%2Ftc.sinaimg.cn%2Fmaxwidth.2048%2Ftc.service.weibo.com%2Fqqadapt_qpic_cn%2F69f9d12089a3a35f8db16bcd34db1b34.jpg 原圖鏈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04269c0102wm11.html 来自新浪博客图片]]]
兼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副执行长(2002-2008)、全国[[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冯友兰研究会会长,朱熹研究会会长,以及首都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校兼任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重点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福建社科院-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宋明理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社会科学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顾问、复旦大学儒学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兼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副执行长(2002-2008)、全国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冯友兰研究会会长,朱熹研究会会长,以及首都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校兼任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重点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福建社科院-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宋明理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社会科学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顾问、复旦大学儒学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86-1988年在美国 [[ 哈佛大学 ]] 费正清中心任鲁斯学人。
1995─1996年任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外国人研究员。
2018年1月,入选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 折叠编辑本段 担任职务==
现担任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教育部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以及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讲座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兼任教授。
1986-1988年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鲁斯学人、哈佛大学东亚
1986-1988年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鲁斯学人、哈佛大学东亚
哈佛大学杜维明与陈来纵论国学如何走向世界
哈佛大学杜维明与陈来纵论国学如何走向世界
系访问学人, 1995-1996年任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外国人研究员,1997年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1999年任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1999-2000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2002年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客座教授,2003年任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访问学人。2006-2007任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合作研究访问学人。2008-2009任台湾中央大学客座教授。2011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唐君毅讲座访问教授。
== 折叠编辑本段 主要贡献==1、《 [[ 朱熹哲学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
2、《朱子书信编年考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
4、《 [[ 宋明理学 ]]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5、《哲学与传统:现代儒家哲学与现代中国文化》(台湾允晨出版公司,1994);
11、《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三联书店,2002);
《东亚儒学九论》
《东亚儒学九论》
12、《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
《早期道学话语的形成与演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等。
== 折叠编辑本段 获奖记录==获得中国图书奖二等奖(1992)、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2)、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2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8)、三等奖(2006)、北京高等教育教学一等奖(2004)、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奖二等奖(2005)、孔子文化奖(2015) 、思勉原创奖(2015) 、" [[ 张世英 ]] 美学哲学奖励基金"学术成就奖(2017) 以及会林文化奖(2018) 等多种奖项。多部著作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日文、韩文等。2009年三联书店将其已出版的专著整合为《陈来论著集》十二种出版。== 视频 ==陈来-古代文明的演进与儒家思想的根源{{#ev:youku|XMTQyMDQwNDQ0NA|alignment=left}}== 视频 ==“启蒙之对话”系列论坛第三讲陈来教授阐述主题{{#ev:youku|XMzA0NjIzMT|alignment=left}} == 参考资料 =={{reflist}}
337
次編輯